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598发布日期:2019-07-27 10:1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工业及民用建筑供暖供热的设备多采用以燃煤、燃气或燃油为能源的锅炉,此类设备由于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另外燃料的运输、储存及炉渣的处理都十分不便,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虽然此类设备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进,但是能源利用率还是很低,并且燃料被大量的浪费,资源浪费严重。另外,锅炉的运行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燃料燃烧时比较危险,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除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不仅修建锅炉房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燃料的储存也需要修建储存库,也极大的浪费了土地资源。

除了锅炉供暖,用户家中还有一些小型的供暖设备,例如电暖气、空调、暖风机、电热油器等,这些设备耗电量大,热效率低,由于成本较高,不能在大部分地区广泛普及使用。另外这类电热设备,电热管与水是直接接触的,所以存在着漏电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研发出水电分离的供热装置,但是由于水的沸点很低,只有 100℃,所以热转化的效率还是比较偏低,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包括油箱箱体,所述油箱箱体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设有第二底座,所述油箱箱体一侧连接有第一法兰,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法兰;

所述油箱箱体外面涂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面包裹有铁皮层,所述油箱箱体内设有导热油,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排入孔、排出孔,所述排入孔连接有进油管,所述排出孔连接有出油管,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上层左通槽、中层左通槽、下层左通槽,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上层右通槽、中层右通槽、下层右通槽,所述油箱箱体内还设有上层套管、中层套管、下层套管,所述上层套管一端穿过上层左通槽,另一端穿过上层右通槽,所述中层套管一端穿过上层左通槽,另一端穿过中层右通槽,所述下层套管一端穿过下层左通槽,另一端穿过下层右通槽;

所述上层套管内设有石英玻璃管,所述石英玻璃管内设有卤族元素气体,所述卤族元素气体包括溴甲烷和高纯氮,所述石英玻璃管内还设有钨灯丝,所述上层套管一侧设有第一耐高温绝缘瓷座,另一侧设有第二耐高温绝缘瓷座,所述第一耐高温绝缘瓷座内设有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内设有第一硅橡胶密封,所述第二耐高温绝缘瓷座内设有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腔内设有第二硅橡胶密封,所述石英玻璃管一端位于第一硅橡胶密封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硅橡胶密封内。

所述中层套管、下层套管的结构与上层套管的结构相同。

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

所述进油管上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通过耐高温线与PLC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导热介质由水变成油,可以将设备整体的受热温度提高到350℃,大大提高了热转换效率,另外在油箱的外面涂有硅酸铝层,再包一层铁皮,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的流失,在进油管上设置热电偶,可以对导热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该技术是通过模拟太阳光聚集辐射在360度三维空间,定向地高密度地为油箱中的介质油加热,使油快速升温,光波传导速度快,穿透力强。本技术属国内首创,拥有无污染、高效节能、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多重保护、机电一体体积小、无噪音和使用方便八大特点,换热部分采用列管式,管内是光电管的光波热源,管外是被加热的介质油,因加热部件采用光波辐射技术,真正做到了油电分离,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性能优越,作为供热、供暖设备,可替代燃煤、燃油、燃气等以生化物为燃料的锅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箱体,2-上层套管,3-石英玻璃管,4-卤族元素气体,5-钨灯丝,6-第一耐高温绝缘瓷座,7-第一瓷座固定板,8-第一紧固螺栓,9-第一密封腔,10-第一硅橡胶密封,11- 第一通孔,12-第一导线,14-保温层,15-铁皮层,16-上层左通槽,17-上层右通槽,18-中层左通槽,19-中层右通槽,20-下层左通槽,21-下层右通槽,22-上层套管,23-中层套管, 24-下层套管,25-进油管,26-出油管,27-导热油,28-热电偶,29-第一支撑架,30-第一底座,31-第二支撑架,32-第二底座,33-第一法兰,34-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介质为导热油的光电供热系统,包括油箱箱体1,油箱箱体1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架 29、第二支撑架31,第一支撑架29底部设有第一底座30,第二支撑架31底部设有第二底座 32,油箱箱体1一侧连接有第一法兰33,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法兰34;

包括油箱箱体1,油箱箱体1外面涂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外面包裹有铁皮层15,油箱箱体1内设有导热油27,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排入孔、排出孔,排入孔连接有进油管25,所述排出孔连接有出油管26,第一法兰33设有上层左通槽16、中层左通槽18、下层左通槽 20,第二法兰34设有上层右通槽17、中层右通槽19、下层右通槽21,油箱箱体1内还设有上层套管22、中层套管23、下层套管24,上层套管22一端穿过上层左通槽16,另一端穿过上层右通槽17,中层套管23一端穿过上层左通槽18,另一端穿过中层右通槽19,下层套管 24一端穿过下层左通槽20,另一端穿过下层右通槽21;

上层套管22内设有石英玻璃管3,石英玻璃管3内设有卤族元素气体4,卤族元素气体 4包括溴甲烷和高纯氮,石英玻璃管3内还设有钨灯丝5,上层套管22一侧设有第一耐高温绝缘瓷座6,另一侧设有第二耐高温绝缘瓷座,第一耐高温绝缘瓷座6内设有第一密封腔9,第一密封腔9内设有第一硅橡胶密封10,第二耐高温绝缘瓷座内设有第二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内设有第二硅橡胶密封,石英玻璃管3一端位于第一硅橡胶密封10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硅橡胶密封内。

中层套管23、下层套管24的结构与上层套管22的结构相同。

保温层14为硅酸铝。

进油管25上设有热电偶28,热电偶28通过耐高温线与PLC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为:该技术是通过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辐射到被加热介质中,光是一种能量表现的形式,高密度的光能可产生高热能,电能转化的光能定向地高密度地为水箱中的介质水加热,使水快速升温,光波传导速度快,穿透力强。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种,本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5um-15um不可见光部分,也就是红外线部分的光波,这部分光波渗透力和辐射力都极强,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可使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共分子间的结合力,使水快速升温。这段光波在传播热的过程中损失极小,可以把热能直线辐射到被加热水中,因为不存在传播界面,并且同其他光波一样有直线传播、漫反射和镜面发射的性质,通过光波的集散照射来使热能在加热水中更有效地利用,使光波增强了热能转换,显著提高了热效率。另外这段光波辐射可达到一定深度,受热均匀,从光波传导的原理上可知,波长越长,穿透物体的深度就越大,这部分光波不仅能把热能传播到物体的表面,而且还能把热能直接传播到水的一定深度,可以显著提高加热效率。

根据以上的原理,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制造出利用电能产生光波热能,为介质油加热的GDL型光电供热供暖设备,可广泛应用,目前产品已经成型,正在测试阶段,通过测试证明本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非常理想,是很好的供热、供暖设备,另外本技术方案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稳定性高。

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首先将光电管接通电源,钨灯丝开始发热,钨原子被蒸发向石英玻璃壳壁方向移动,当接近玻璃壳壁时,钨蒸汽被冷却到800℃并且和卤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卤化钨,卤化钨向管中央运动,又重新回到被氧化的灯丝上,卤化钨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遇到热后又重新分解成卤元素、蒸汽和钨原子,这样钨原子又在灯丝上沉淀下来,弥补了被蒸发掉的部分,经过这种再生循环过程,使光电管灯丝使用寿命更长,同时使钨灯丝上的工作温度更高,钨原子能够发出红外线光波,通过与卤原子的结合,可以保持大量的红外线不间断的发射,提高钨原子的发光效率,由于这部分光波渗透力和辐射力都极强,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光波穿过石英玻璃壳和套管,可使介质油中的油分子产生共振,使油分子活化,增强共分子间的结合力,使介质油快速升温,从而实现供热。

申请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管的使用寿命,增加热效率及提高安全性,经多次试验,调整了光电管中充入的混合气比,最后得出90%-95%的溴甲烷和5%-10%的高纯氮结合后,实施效果最为理想。

本技术方案采用了高纯度石英玻璃,提高了石英玻璃耐温度,可达到1200℃,选用高质量的钨丝,以保证达到实际需求,套管用选用304不锈钢无缝管,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好,耐高温,热传导好,耐腐蚀,不易结垢,比钢、铝、铁的性能优异。为了提高光电管两侧电接点密闭性、稳定光电管的热效率,在灯管的两侧,引出线用耐高温500℃的硅橡胶密封,测试证明效果良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