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及其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036发布日期:2019-03-27 09:3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及其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及其底座,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现有的电磁炉一般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底座、盖设在底座上开口的面板、安装于底座和面板所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内的线圈盘、电路板和风扇。具体来说,线圈盘安装在面板的下方并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电路板的控制使线圈盘将电能转换为磁能,使得放置在面板上方的锅具切割快速变换的磁力线,继而使得该锅具内的金属原子高速旋转并摩擦生热,以实现对锅具内食物的烹饪。在底座的底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在该底板或者底座的侧壁靠近底面的位置开设有出风口,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风扇从进风口将空气吸入到电磁炉内,然后将吸入的空气吹到线圈盘和电路板等发热部件上,与发热部件换热后的空气再从出风口排出电磁炉外,从而起到为电磁炉降温的作用。

现有的电磁炉,虽然可能会在底座内设置挡风壁来将面板和底座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分隔成两个区域,以便使更多的空气吹到发热部件上,从而提高散热效果。但是,却始终无法解决风扇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中会混杂有大量刚从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使得进入电磁炉内的温度过高,影响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及其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或者其他潜在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围设在所述底板的外边沿的侧壁;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形成有挡风筋,所述挡风筋将所述底板的底面分隔成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区域设置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通过在底板的外表面形成挡风筋,可以阻挡从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向进风口方向流动,从而避免风扇吸入的空气中包括了部分从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可以降低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从而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挡风筋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的交界处。通过将挡风筋的两端均延伸到底板与侧壁的交界处,可以完全将进风口和出风口隔离,从而避免当出风口设置在底板边缘处时可能出现的部分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绕过挡风筋的端部而被从进风口吸入到电磁炉内,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形成有挡风板,用于将所述底座与面板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通过在底座的内表面形成挡风板,以将底座和面板锁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分隔成冷风腔和热风腔,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冷空气分布到热风腔中,以便为热风腔内的诸如电路板和线圈盘等发热部件降温。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进风区域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凹陷部。通过设置凹陷部,能够提高进风效率。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外边缘的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内边缘的高度。通过将凹陷部的外边缘的高度设置为小于凹陷部的内边缘的高度,可以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凹陷部的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外边缘的中心角为30度至100度。通过将进风区域的中心角设置为30度至100度,可以在吸风和出风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还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和侧壁交界处的多个脚垫,所述挡风筋的高度小于所述脚垫的高度。将挡风筋的高度设置为小于脚垫的高度,可以降低模塑加工的难度。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挡风筋包括多个弧形段,每个所述弧形段设置于相邻两个脚垫之间。通过将挡风筋设置成为多个弧形段,且将每个弧形段设置在相邻两个脚垫之间,可以将脚垫作为挡风筋的延伸部分,以便将进风口和出风口完全隔离开,以提高散热效率。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出风口延伸到所述侧壁上。将出风口延伸到侧壁上可以提高出风效率。

如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底板与侧壁的交界处,以提高冷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以及上述底座,所述面板盖合在所述底座的侧壁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底座的底板的外表面形成挡风筋,可以阻挡从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向进风口方向流动,从而避免风扇吸入的空气中包括了部分从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可以降低风扇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从而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磁炉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外表面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底座的外表面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磁炉的仰视图;

图6为图5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底座; 101、底板;

101a、进风区域; 101b、出风区域;

101c、冷风腔; 101d、热风腔;

102、侧壁; 102a、下侧壁;

102b、上侧壁; 103、挡风筋;

103a、弧形段; 104、进风口;

105、出风口; 106、凹陷部;

106a、外边缘; 106b、内边缘;

107、脚垫; 108、过线孔;

109、挡风板; 20、面板;

30、风扇; 40、线圈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电磁炉正常使用时候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磁炉的侧视图。图3和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底座的外表面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电磁炉的仰视图;图6为图5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内表面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炉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底座10、盖设在底座10的上开口处的面板20,安装于面板20和底座10所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内的诸如电路板、线圈盘40和风扇30等器件。

具体的,底座10包括:底板101和围设在该底板101的外边沿的侧壁102,以形成用于安装面板20的上开口以及与面板20围合成上述密闭空腔。底板101可以由塑料通过模塑工艺、或者由金属材料经过模压制作成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侧壁102同样可以通过模塑或者模压制成,其形状一般与底板101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3所示,在底板101的外表面形成有挡风筋103,该挡风筋103将底板101分隔成了进风区域101a和出风区域101b,在进风区域101a开设有进风口104,在出风区域101b开设有出风口105。本实施例的电磁炉在工作时,风扇30会从进风口104的四周吸入冷空气以便对电磁炉内安装的诸如电路板和线圈盘40等发热部件降温,由于本实施例的电磁炉在在底板101的外表面设置了挡风筋103,该挡风筋103可以阻挡从出风口105排出的热风被从进风口104处吸入到电磁炉内,从而可以降低风扇30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以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进风口104可以包括形成在底板101上的多个进风小孔,这些进风小孔可以如图1和图5所示的排列成环形,当然也可以排列成其他任意合适的形状。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进风口104包括三层排列成环形的进风小孔,每个进风小孔的横截面都可以做成类似于多边形的形状。

出风口105则可以是如图1和图5所示的沿着底板101的边缘位置设置的多个条形孔。一般来说,出风口105占底板101的面积设置的比进风口104占底板101的面积大,以提高出风效率。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出风口105延伸到侧壁102上,以增大出风面积。

进一步,与图3相比,本实施例的挡风筋103还可以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的将两端都被延伸到底板101和侧壁102的交界处,以便将整个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完全隔离开,可以提高对于从出风口105排出的热空气的阻挡作用,尤其是当出风口105设置在侧壁102与底板101的交界位置时,可以避免出风口105排出的热空气从挡风筋103的端部绕过挡风筋103而被吸入到电磁炉内,以提高散热的效果。

一般来说,挡风筋103的端部距离底板101和侧壁102的交界处越近,则从出风口105排出的热空气绕过该端的可能性越小,也即,挡风筋103在该端阻挡热空气被吸入进风口104的能力也越强,从而,当挡风筋103的两端均延伸到底板101和侧壁102的交界处的时候,出风口105所排出的热空气都会受到挡风筋103的阻挡作用,从而可以减少绕过挡风筋103的端部而被吸入到电磁炉内部的热空气,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筋10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位于底板101的相对两个侧边之间的直线段、折线段或者曲线段。举例而言,底板101可以为圆形,形成于该圆形底板101的外表面的挡风筋103包括:沿圆形底板101的一个半径延伸到底板101和侧壁102交界处的第一段,沿圆形底板101的另一个半径延伸到底板101和侧壁102交界处的第二段,以及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该中间段沿着出风口105的内边缘延伸。

通过将挡风筋103沿着出风口105的内边缘延伸,可以在热空气排出出风口105的时候就起到阻挡作用,从而避免其向进风口104方向流动,这样也就进一步避免了从出风口105排出的热空气被从吸风口吸入到电磁炉内部的可能。

参见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底座10制作成为圆形,例如,使用圆形底板101并在其外边缘形成一圈环形的侧壁102,同时,将出风口105开设在底板101的外边缘位置,也即,将出风口105开设在底板101与侧壁102的交界处。

参见图1和图5,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进风区域101a形成凹陷部106,并将进风口104设置在该凹陷部106内,从而可以增加进风口104和台面之间的高度,便于增加进风口104与台面之间所容纳的冷空气的体积,使得风扇30能够吸入足够量的冷空气用于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

可选地,凹陷部106的外边缘106a的高度可以小于内边缘106b的高度,从而可以在外边缘106a的位置形成一个有助于冷空气进入进风口104的进风通道。当风扇30工作时,凹陷部106内的冷空气从进风口104被吸入到电磁炉内,使得凹陷部106内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位于凹陷部106外的冷空气被从该进风通道被吸入到凹陷部106内,进而再被吸入到电磁炉内部。

又可选地,凹陷部106的外边缘106a的中心角α为30度至100度,参阅图5。通过将外边缘106a的中心角α设置为30度至100度,可以使得进风通道具有足够的宽度,并能够保证底板101的外边缘还有足够的宽度设置合适数量的长条形孔作为出风口,从而在吸风和出风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以提高散热效率。可以理解,相对于外边缘106a的内边缘106b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设计成如图1和图5所示的类似于扇形的形状,当然也可以设计成矩形或者三角形的形状。

继续参阅图1和图5,在底板101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位于底板101和侧壁102交界处的脚垫107,挡筋的高度小于脚垫107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脚垫107的数量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四个,在其他一些可选的示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以上的脚垫107。脚垫107可以是底板101的外表面形成的圆形或者矩形凸块,在该凸块上还可选地设置有橡胶防滑片。

进一步,如图1所示,挡风筋10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脚垫107连接。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挡风筋103的端部可以和脚垫107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体件。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挡风筋103可以包括多个弧形段103a,相邻两个脚垫107之间设置一个弧形段103a,以便将脚垫107作为该挡风筋103的延伸,从而实现对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的完全隔离。可以理解,弧形段103a与出风口105的内边缘106b靠近,以便使得从排风口排出的热空气直接被挡风筋103阻挡,从而不会流动到靠近进风口104的位置。具体的,图1和图5示出了挡风筋103包括三个弧形段103a的示例,这三个弧形段103a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脚垫107之间,从而形成连续的挡风筋103,并且,位于挡风筋103端部的两个脚垫107分别作为挡风筋103向底板101和侧壁102的交界处的延伸部分,进而将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完全隔离。

进一步,如图7所示,在底板101的内表面还可以形成有挡风板109,该挡风板109用于将由面板20和底座10所围合成的密闭空腔分隔成冷风腔101c和热风腔101d,以便将风扇30吸入的风量更多的分配给热风腔101d,从而提高位于热风腔101d内的诸如电路板和线圈盘40等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与底板101类似,侧壁102也可以由塑料通过模塑工艺、或者由金属材料经过模压制作成与底板101相匹配的形状。侧壁102的结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侧壁102可以如图1至4所示的包括上侧壁102b和下侧壁102a,该下侧壁102a可以与底板101通过一体成型(例如模塑)的方式形成为一体件。上侧壁102b则可以通过模塑或者模压等方式形成单独的零部件,然后通过卡扣或者粘接、螺接等方式与一体成型在底板101上的下侧壁102a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上侧壁102b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下侧壁102a的横截面积,以便安装更大面积的面板20以及与该面板20配合的线圈盘40。

可以理解,虽然以上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7介绍了将侧壁102分成上侧壁102b和下侧壁102a的方式单独制造并组装在一起,但本实施例并不排除将上侧壁102b和下侧壁102a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为一体件,然后再与底板101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底座10,同时也不排除将整个侧壁102与底板10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体件。

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侧壁102上开设有过线孔108,电源线穿过该过线孔108以便与电磁炉内的安装在面板20和底座10所围成的密闭空腔内的电路板、线圈盘40和散热板等用电器件电连接,以便为这些用电器件供电。电路板与线圈盘40电连接,从而外接电源可以通过电路板的降压电路和变频电路等控制电路的处理后输入线圈盘40内,以使线圈盘40产生感应磁场,该磁场与锅具作用,引起锅具内原子的运动,从而产生热量,以便对锅具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电路板上的MCU通过控制输出给线圈盘40的电流大小以及频率等可以实现对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风扇30与线圈盘40并排设置在密闭空腔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电路板的控制,风扇30可以从进风口104吸入冷空气后吹到线圈盘40和电路板等发热部件上,然后从出风口105吹出,以便为发热部件散热。

在密闭空腔内还设置有与电路板上的MCU电连接的测温组件,以监测锅具的加热温度来控制整个烹饪过程,从而当MCU接收到测温组件发送来的温度信号后,就可以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比较结果来控制输出给线圈盘40的交流电的频率,以便将当前温度在一定时间内升高或者降低到目标温度。

面板20则可以由玻璃制作而成,从而当面板20安装在底座10的上开口处时,该玻璃面板20不仅不会影响线圈盘40产生的磁场与锅具相互作用,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便于进行清洁。线圈盘40则安装在面板20的正下方,其在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一般小于面板20。

为了使用户能够对加热过程进行控制,还可以在面板20上设置与MCU电连接的输入装置,例如触控面板。通过该输入装置可以向MCU输入控制信号(例如加热功率、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烹饪模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以使MCU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电磁炉的整个加热过程。可选地,为了直观的了解电磁炉的加热过程,可以在面板20上再设置一个显示屏,以显示电磁炉的烹饪模式、加热功率、加热温度、已加热时间和剩余加热时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