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510发布日期:2019-03-27 09:3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知的空调器在工作时,都对整个房间区域的空气进行制冷,其能耗较大。当空间大而人员较少(如一个人)或人员相对集中(如吃饭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只需要对人体周围局部空间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就能满足人体舒适度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出风口两侧设立独立的、可调宽度的条缝型送风口,使空调在向局部区域送风时,在该送风区域两侧形成高速气流幕,相当于在送风区域与非送风区域间设置了隔断,减少了区域间的热交换,实现了局部区域的调节功能,降低了能耗。

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前侧面板的中间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出风口两侧的条缝型出风装置和设于所述壳体后侧的进风口;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由进风侧到出风侧的宽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与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下板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进风侧的面积大于出风侧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由进风侧到出风侧宽度逐渐减小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为可弯曲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面板的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信息,所述人体信息包括人数、人体温度和人体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人体传感器和条缝型出风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控制条缝型出风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出风口的两侧设立独立的、可调宽度的条缝型出风装置,使空调在向局部区域送风时,在该送风区域两侧形成高速气流幕,减少了区域间的热交换,实现了局部区域的调节功能,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条缝型出风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条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缝型出风装置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条缝型出风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条缝型出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局部调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局部调节区域确定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局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前侧面板的中间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出风口两侧的条缝型出风装置和设于所述壳体后侧的进风口;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由进风侧到出风侧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出风口两侧设立独立的、可调宽度的条缝型送风口,使空调在向局部区域送风时,在该送风区域两侧形成高速气流幕,相当于在送风区域与非送风区域间设置了隔断,减少了区域间的热交换,实现了局部区域的调节功能,降低了能耗。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驱动机构,与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条缝型出风装置的方向。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条缝型出风装置可以为由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下板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进风侧的面积大于出风侧的面积,形成类似喷口的结构,对气流有加速的作用;该条缝型出风装置的结构为刚性结构,结构尺寸在运行过程中不可调节;在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左右摆动,进而实现送风方向的调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条缝型出风装置的俯视图,条缝出风口D1与D2之间的比值B在2~12之间,根据不同机型出风速度不同而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条缝型出风装置可以为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的装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由进风侧到出风侧宽度逐渐减小的结构,形成类似喷口的结构,对气流有加速的作用;这两个侧板可以分别驱动,可形成不同的夹角角度,在不同进风风速下调节该角度以获得一定的出风速度,进而实现高速空气幕的形成。

其中,侧板的驱动方式有多种,包括电机驱动、电驱动等;侧板为可弯曲材料,可在电压、电流或电场等作用下产生弯曲形变,侧板的材料可以为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侧板的调节方法如下所示:两侧板D1端的位置固定,通过在D2 端施加不同的电压或电流或电场,使D2端发生弯曲,如图5所示为另一种条缝型出风装置的俯视图,出风侧的宽度如下式所示:

其中:D1为预设值,取值范围0cm-10cm;V进为进入条缝型出风装置送风口时的风速,为预设值,根据空调风档的不同而不同,如低风档时为V进1,中风档时为V进2,高风档时为V进3,不同机型,该值存在差异;V出为条缝型出风装置出风口的出风风速,为预设值,该值的大小决定着是否能形成高速空气幕及空气幕的强度,该值的取值范围为3 m/s-9m/s。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面板的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信息,所述人体信息包括人数、人体温度和人体位置;

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人体传感器和条缝型出风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控制条缝型出风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通过人体传感器确定局部调节区域,通过两个条缝型出风装置形成高速气流幕用于与周边空气形成隔断,中间送风口送出低速风,最终实现仅对人体所在区域送风,实现局部调节,如图6所示。

空调检测到人体所处位置后,确定送风方向(即目标调节区域),进而调节条缝出风口的方向和宽度,两侧的条缝送风口送出高速气流使人体所在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两侧高速气流形成的空气幕阻挡了旁边气流对目标调节区域的干扰,中间送风口送出低速气流,调节目标区域温度的同时减少吹风感,增加舒适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局部调节区域确定方法如图7所示,先通过人体传感器确定人体所处区域A,在人体所处区域两侧分别增加角度β,β的取值范围在5°-20°之间,β取值主要和人体舒适性有关,角度大舒适性高,节能性低一些,角度小人体舒适性低,节能性高一些,则局部调节区域为人体所处区域A与两侧β角的区域之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