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679发布日期:2019-06-26 01:2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污染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城乡餐饮、食品加工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烹炒过程中产生大量油烟与异味,异味向周围四处扩散,刺鼻难闻,严重污染大气和城乡人民居住环境。

餐饮业烟气一般来说是由灶头燃烧废气和烹饪油烟两部分混合性污染物所组成,成分复杂。据研究,共有200~300种化学物质,其中有74种有毒化学成分。灶头燃烧废气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有尘埃、烟粒、水分和各种化合物,化合物主要有醛、酮、烃、醇、酯、芳香族化合物等。其中含有致突变物和致癌物。

烹调油烟是食用油或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后而形成的。如食用油加热到170℃时就会开始出现少量烟雾,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的分解速度加快,当达到200℃时会出现大量的烹调油烟,而人们炒菜时通常的油温都在200℃左右。烹饪油烟也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主要来自烹调过程中动(植)物油、鱼、肉类、蔬菜以及各种调料在高温煎、炸、炒时的热反应,如热氧化反应、热聚合反应、热氧化聚合反应、热裂解反应和水解反应等,生成一些比正常植物油分子(甘油三酸酯)极性较大的一些物质,如甘油三酸酯类的热氧化产物、热聚合产物、热氧化聚合产物、水解产物(游离脂肪等)。

现在很多居民楼下和办公楼下都会有餐饮店,餐饮店中排放的油烟虽已经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但是其中的还是有较浓的异味,异味会随着排气管道排放后进入楼上的居民房和隔壁的商铺,而遭到投诉。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餐馆的排气管中附加除味装置,除味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光解法,另一种是通过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光解法除味,设备本身成本较大,而且维修不方便,通过活性炭吸附法除味,则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来维持除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从油烟管道排出的油烟走向,并防止油烟异味进入居民房和隔壁商铺的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包括油烟管道、管道风机,所述的管道风机安装在油烟管道上,所述油烟管道的出烟口处设有出气方向调节装置,出气方向调节装置的周围设有至少一个风幕装置,所述风幕装置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的排烟方向平行;所述的管道风机的排烟速度为6m/s~30m/s,风幕装置的宽度大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油烟管道的进烟口处安装吸烟罩,油烟管道上安装有油烟净化器。

优选地,所述的风幕装置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内的若干风机,所述的机壳固定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周围的墙体上,所述机壳的前方设有风向导流装置,风向导流装置的进风口与若干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风向导流装置由上下两个活动百叶和左右挡板围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出气方向调节装置为百叶窗,所述的百叶窗上设有多个活动的百叶片,所述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呈α角度,其中α角度为-80度~80度。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百叶与水平方向呈β角度,其中β角度为-80度~80度。

优选地,所述的风向导流装置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速度为10m/s~30m/s。

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相比油烟净化器加光解除味法有巨大价格优势,且不用更换滤芯,售后简单,对异味控制更有效,光解除味只能降低影响,而风幕式控味系统可做到油烟对周围无影响。

2、本实用新型相比油烟净化器加活性炭等物理性除味法,对异味控制更有效,活性炭等除味只能降低影响,而风幕式油烟治理系统可做到油烟对周围无影响,且活性炭除味法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等物质,且有堵风情况,风幕式油烟治理系统能做到持久简便。

3、本实用新型相比其他控烟控味治理手段,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广,安装简单,处理模式可复制,不占厨房空间等优势。油烟净化器加光解除味法等传统方法不适用于餐饮场所管道短和居民等利害相关方距离特别近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风幕式油烟治理系统成本低,轻便安装简单,安装好后易调整,传统方法一旦安装好后调整很难,本实用新型可试用于多家餐饮店污染治理,传统方法由于安装条件问题对多家餐饮店污染存在不适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风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风幕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风幕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风幕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风幕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油烟气流方向和风幕气流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油烟气流和风幕气流的示意图;

图9是在无风幕装置和不控制油烟速度时的排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图4是一种楼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方是大门9,上方为居民窗户10,中间为排烟装置;主要是用于防止居民楼下餐饮店排出的油烟进入居民房内,所述的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包括油烟管道1、油烟净化器2、风机3、吸烟罩4,所述的吸烟罩4安装在油烟管道2的油烟进口处,所述的油烟净化器2和风机3依次安装在油烟管道1上,所述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处设有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上方设有一个风幕装置6,风幕装置6的宽度大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宽度;。由于居民房在餐饮店的上方,如果油烟从油烟管道1排出后直接向上飘散就容易进入居民房内,所以通过风幕装置6可以隔断油烟向上扩散,等油烟先向整栋楼房的外侧飘出,然后在远离房屋七八米外再向上扩散。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风幕装置6包括机壳61和安装在机壳61内的两个风机62,所述的机壳61固定在百叶窗5上方的墙体上,所述机壳61的前方设有风向导流装置63,风向导流装置63的进风口与两个风机62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风向导流装置63由上下两个活动百叶631和左右挡板632围合组成;所述的活动百叶与水平方向呈β角度,其中β角度为-80度~80度,风向导流装置63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速度为12m/s以上。

为了进一步控制油烟走向,还需要控制油烟从排烟管道1排出时的速度,排烟速度=风机风量/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量和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来控制排烟速度。当油烟速度大于6m/s时,从排烟管道1排出的油烟大致会呈锥柱状结构,呈锥柱状结构的油烟刚出油烟管道时,只有少许油烟会飘散开来,大部分油烟还会一直向外延伸,直到油烟的速度小于6m/s时,才会飘散开来,所以需要控制风机3的排风速度为10m/s以上,油烟排出油烟管道1时的速度在10m/s以上,油烟会在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以外七米以外的位置才开始飘散开来,可以更好地控制油烟走向。

所述的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为百叶窗,百叶窗上设有多个活动的百叶片,所述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呈α角度,其中α角度为-80度~80度。所述百叶窗和风向导流装置63是为了使油烟排烟方向和风幕装置的出气方向平行,防止油烟在近点与风幕气流交叉,影响控制油烟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不同要求,来调整油烟的方向。

如图9所示,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周围不设置排烟装置,并且也不控制油烟速度时,油烟从油烟管道1排出后,就会向上飘散,在距离排烟口往上6~7米的散烟区12开始扩散,影响到楼上的居民。

实施例2:

根据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图5是一种楼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方是餐饮店大门9和隔壁商铺大门11,上方为居民窗户10,中间为排烟装置,主要是用于防止居民楼下餐饮店排出的油烟进入居民房和隔壁商铺内,所述的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包括油烟管道1、油烟净化器2、风机3、吸烟罩4,所述的吸烟罩4安装在油烟管道2的油烟进口处,所述的油烟净化器2和风机3依次安装在油烟管道1上,所述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处设有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风幕装置6;风幕装置6的宽度大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宽度。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风幕装置6和上下两侧的幕风装置6相互垂直,通过风幕装置6可以隔断油烟向上侧的居民房和左右两侧的商铺内扩散,等油烟先向楼房的外侧飘出,然后在远离房屋七米以外再向四周扩散。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风幕装置6包括机壳61和安装在机壳61内的两个风机62,所述的机壳61固定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上方的墙体上,所述机壳61的前方设有风向导流装置63,风向导流装置63的进风口与两个风机62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风向导流装置63由上下两个活动百叶631和左右挡板632围合组成;上下两侧两个风幕装置6上的活动百叶631与水方向呈β角度,其中β角度为-80度~80度;左右两侧两个风幕装置6上的活动百叶631与垂直方向同样具有-80度~80度的调节范围;风向导流装置63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速度为12m/s以上。

为了进一步控制油烟走向,还需要控制油烟从排烟管道1排出时的速度,排烟速度=风机风量/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量和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来控制排烟速度。当油烟速度大于6m/s时,从排烟管道1排出的油烟大致会呈锥柱状结构,呈锥柱状结构的油烟刚出油烟管道时,只有少许油烟会飘散开来,大部分油烟还会一直向外延伸,直到油烟的速度小于6m/s时,才会飘散开来,所以需要控制风机3的排风速度为10m/s以上,油烟排出油烟管道1时的速度在10m/s以上,油烟会在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以外七米以外的位置才开始飘散开来,可以更好地控制油烟走向。

所述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为百叶窗,百叶窗上设有多个活动的百叶片,所述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呈α角度,其中α角度为-80度~80度。所述百叶窗和风向导流装置63是为了使油烟排烟方向和风幕装置的出气方向平行,防止油烟在近点与风幕气流交叉,影响控制油烟的效果,一般是通过改变上下两侧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不同要求,来调整油烟的方向。

如图9所示,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周围不设置排烟装置,并且也不控制油烟速度时,油烟从油烟管道1排出后,就会向上飘散,在距离排烟口往上6~7米的散烟区12开始扩散,影响到楼上的居民。

实施例3:

根据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图6是一种楼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方是餐饮店大门9,上方为居民窗户10,中间为排烟装置,当居民楼下有一排餐饮店时,可对整排餐饮店同时安装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用于防止餐饮店排出的油烟进入居民房内。所述的风幕式油烟污染治理系统包括油烟管道1、油烟净化器2、风机3、吸烟罩4,所述的吸烟罩4安装在油烟管道2的油烟进口处,所述的油烟净化器2和风机3依次安装在油烟管道1上,所述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处设有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风幕装置6;风幕装置6的宽度大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宽度。由于居民房在餐饮店的上方,如果油烟从油烟管道1排出后直接向上飘散就容易进入居民房内,位于百叶窗5上侧的风幕装置6可以隔断油烟向上扩散,位于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下侧的风幕装置6可以隔断油烟向下扩散;等油烟先向整栋楼房的外侧飘出,然后在远离房屋七米外再向周围扩散。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风幕装置6包括机壳61和安装在机壳61内的两个风机62,所述的机壳61固定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上方的墙体上,所述机壳61的前方设有风向导流装置63,风向导流装置63的进风口与两个风机62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风向导流装置63由上下两个活动百叶631和左右挡板632围合组成;所述的活动百叶与水平方向呈β角度,其中β角度为-80度~80度;风向导流装置63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速度为12m/s以上。

为了进一步控制油烟走向,还需要控制油烟从排烟管道1排出时的速度,排烟速度=风机风量/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量和油烟管道的横截面积来控制排烟速度。当油烟速度大于6m/s时,从排烟管道1排出的油烟大致会呈锥柱状结构(如图8所示),呈锥柱状结构的油烟刚出油烟管道时,只有少许油烟会飘散开来,大部分油烟还会一直向外延伸,直到油烟的速度小于6m/s时,才会飘散开来,所以需要控制风机3的排风速度为10m/s以上,油烟排出油烟管道1时的速度在10m/s以上,油烟会在油烟管道1的出烟口以外七米以外的散烟区12才开始飘散开来,可以更好地控制油烟走向。

所述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为百叶窗,百叶窗上设于多个活动的百叶片,所述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呈α角度,其中α角度为-80度~80度。所述百叶窗5和风向导流装置63是为了使油烟排烟方向和风幕装置的出气方向平行(如图7所示),防止油烟气流7在近点与风幕气流8交叉,影响控制油烟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不同要求,来调整油烟的方向。

如图9所示,在出气方向调节装置5的周围不设置排烟装置,并且也不控制油烟速度时,油烟从油烟管道1排出后,就会向上飘散,在距离排烟口往上6~7米的散烟区12开始扩散,影响到楼上的居民。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油烟通过风机3和吸烟罩4进入油烟管道1,进入油烟管道的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2进化后达到国家油烟排放标准,控制风机的排烟速度在10m/s以上,使得油烟在排出油烟管道后呈锥柱状结构,通过调整百叶窗上百叶片与水平方向的角度,来控制油烟排出时油烟气流7的方向,同时调整风幕装置6上活动百叶631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使得油烟气流7和风幕气流8相互平行,油烟气流7在排出油烟管道后速度降低,当油烟气流7速度小于6m/s时,油烟开始向四周扩散开来,但此时油烟已经距离油烟管道出口七米以外,油烟扩散后油烟味就会变淡,对居民房内的居民影响非常小。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