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949发布日期:2019-06-29 01:43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内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和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汽车坐垫分为三件套、五件套、八件套、九件套四种。三件套指的是两个前排座椅的坐垫加上后面长排座椅的坐垫。五件套在三件套的基础上加上两个前排座椅的靠背。八件套在五件套的基础上加上后排座椅的靠背。九件套是指前排两件,后排靠背两件,长坐垫一件,两个头枕,两个腰枕。

聚氨酯软发泡橡胶,聚氨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海绵”制品。以及避震,抗摩擦用途的弹性材料,例如鞋底,拖拉机坦克履带衬底。定型绵此材料棉由聚氨酯材料,经发泡剂等多种添加剂混合,压剂入简易模具加温即可压出不同形状的海绵,它适合转椅沙发座垫、背棉,也有少量扶手也用定型棉做,其弹性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海绵弹性硬度可调整,依产品不同部位不同进行调整。一般座棉较硬度高,密度较大,背棉次之,枕棉更软。

海绵坐垫比较软,而且具有保温性,成本较低,受到大多数车主青睐,但是海绵坐垫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洗,由于海绵的吸水性较强,清洗过后海绵坐垫吸附大量的水,清洗人员难以将海绵中的水分全部挤出,由于海绵坐垫吸水重量增加,使清洗人员难以将坐垫搬运到甩干机内进行除水,导致海绵坐垫无法进行晾干,增加清洗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解决了由于海绵的吸水性较强,清洗过后海绵坐垫吸附大量的水,清洗人员难以将海绵中的水分全部挤出,由于海绵坐垫吸水重量增加,使清洗人员难以将坐垫搬运到甩干机内进行除水,导致海绵坐垫无法进行晾干,增加清洗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室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集水室的左侧面与导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集水室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且集水室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底板的下表面和集水室内壁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壁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与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驱动装置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支撑板与滚筒筛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滚筒筛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壳体内壁上表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且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Z形,且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形状为圆形,且通孔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电机的机身通过固定套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源,且把手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通过滚轮、把手、集水室、壳体、滚筒筛、底板和漏水孔的相互配合,当海绵坐垫清洗过后,清洗人员通过把手推动滚轮在地面滚动,滚轮带动壳体和集水室移动到坐垫的清洗位置,清洗人员把海绵坐垫通过进料口和通孔放置到滚筒筛内,电机带动滚筒筛高速转动,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坐垫进行分离,水分飞溅到壳体的内壁并且从漏水孔流入到集水室,实现了海绵坐垫的快速除水,节省了清洗人员搬运坐垫到甩干机过程,便于清洁人员对海绵坐垫除水过程的使用。

2、该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通过底板、通槽、漏水孔和壳体的相互配合,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溅到壳体的内壁,由于底板的倾斜设计,使水分经过一圈的漏水孔流入到集水室,水流通过导管排出集水室,避免了水分飞溅到清洗人员身上。

3、该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通过把手、壳体和滚轮的相互配合,由于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大了清洗人员手掌与把手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清洗人员推动壳体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滚筒筛、3支撑板、4转轴、5轴承、6底板、7漏水孔、 8集水室、9导管、10滚轮、11通槽、12把手、13进料口、14通孔、15电源、16驱动装置、161电机、162固定套、1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海绵坐垫除水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室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集水室8的左侧面与导管9的右端相连通,通过设置集水室8和导管9,水流进入到集水室8后,通过导管9排出集水室8,避免了水分飞溅到各处而增加清洗人员清洗的工作量,集水室8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0,通过设置滚轮10,当海绵坐垫清洗过后,清洗人员通过把手12推动滚轮10在地面滚动,滚轮10带动壳体1和集水室8移动到坐垫的清洗位置,且集水室 8的上表面与底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底板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底板6的下表面和集水室8内壁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漏水孔7,通过设置漏水孔7和底板6,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溅到壳体1的内壁,由于底板6的倾斜设计,使水分经过一圈的漏水孔7流入到集水室8,水流通过导管9排出集水室8,避免了水分飞溅到清洗人员身上,底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1,且通槽11内壁卡接有轴承5,轴承5内套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底端与驱动装置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6包括电机161,且电机161的输出轴与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161,电机161带动滚筒筛2高速转动,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坐垫进行分离,水分飞溅到壳体1的内壁并且从漏水孔7流入到集水室8,实现了海绵坐垫的快速除水,且电机161的机身通过固定套162与通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驱动装置16的外表面与通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源15,通过设置电源15,为电机161提供动力,使电机161能够带动滚筒筛2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有利于清洁人员对海绵坐垫除水过程的使用,且把手12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17,开关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15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61的输入端电连接。

转轴4的顶端通过支撑板3与滚筒筛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滚筒筛2,滚筒筛2表面开设有无数个小孔,有利于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海绵坐垫,从而实现了海绵坐垫的甩干,且滚筒筛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4,且壳体1内壁上表面对应通孔14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3,述进料口13的形状为圆形,且通孔14的形状为圆形,通过设置进料口13和通孔14,清洗人员把海绵坐垫通过进料口13和通孔14放置到滚筒筛2内,由于海绵坐垫具有延展性,滚筒筛2通孔14附近的位置可以对海绵坐垫进行阻隔,从而使海绵坐垫在滚筒筛2内不会在高速转动转态下飞出滚筒筛2,且壳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2,把手12的形状为Z形,且把手1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由于把手12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大了清洗人员手掌与把手12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清洗人员推动壳体1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S1、首先,当海绵坐垫清洗过后,清洗人员通过把手12推动滚轮10在地面滚动,滚轮10带动壳体1和集水室8移动到坐垫的清洗位置;

S2、然后,清洗人员把海绵坐垫通过进料口13和通孔14放置到滚筒筛2 内,电机161带动滚筒筛2高速转动,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坐垫进行分离,水分飞溅到壳体1的内壁并且从漏水孔7流入到集水室8;

S3、最后,水流进入到集水室8后,通过导管9排出集水室8,避免了水分飞溅到各处而增加清洗人员清洗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