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124发布日期:2019-07-27 10:1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的吸油烟机,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油烟机大多在进风口处设置导烟板,导烟板和进风口预留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的将油烟冷凝分离,使得吸油效率相对比较高。

如专利号为ZL201721255538.2(公告号为CN20719658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导烟板设置在进风口的前方。

目前的导烟板大多如上述专利所示,为一整块板,此类导烟板的进风口单一,远离进风口的油烟容易逃逸,且不能根据双灶头的使用情况调节进风口;另外,若导烟板为大平面,会压迫风机性能,损失较多风量,噪音大,对于速度较快的油烟的捕捉较差,易跑烟。

虽有一些专利如专利号为ZL201611057819.7(公布号为CN10810581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侧吸式油烟机》所示,在进风口内设置左导流板(即导烟板)、右导流板和位于中部的固定挡板,左导流板、右导流板和固定挡板刚好覆盖住整个进风口;或者如专利号为ZL201721290304.1(公告号为CN2072142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所示,该吸油烟机的导烟板包括左右两侧的活动的第一导烟板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导烟板之间的固定的第二导烟板,第一导烟板能向壳体内方向或外方向移动。

前述专利虽将导烟板分段设计为多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进风口单一的问题,但是固定挡板和第二导烟板依然会压迫风机,造成风机的性能不能完全释放,且风机噪音大。

由上可知,现有的吸油烟机的导烟板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在导烟板之间形成多个进风口从而解决压迫风机性能问题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导烟板之间形成的多个进风口相互配合以既对油烟进行导流吸入、又能防止油烟逃逸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设有进风口的集烟罩,在所述集烟罩的前侧设有能在驱动机构驱动下相对集烟罩偏转而使进风口启闭的导烟板,所述导烟板在进风口关闭状态下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所述导烟板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块第一导烟板以及位于两块第一导烟板之间的第二导烟板;

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一导烟板均绕其上部的水平轴线偏转从而在第一导烟板的下部与集烟罩、第二导烟板之间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导烟板绕其下部的水平轴线偏转从而在第二导烟板的上部与集烟罩、第一导烟板之间形成第二进风口。

为便于第一进风口的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导烟板偏转而形成。

为便于第二进风口的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导烟板偏转而形成。

为防止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在偏转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影响形成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集烟罩的上部和第一导烟板的上部之间匹配设置有使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集烟罩的下部和第二导烟板的下部之间匹配设置有使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对第一导烟板在偏转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第二连接组件对第二导烟板在偏转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偏转预定的角度。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集烟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第一导烟板的背部并邻近第一导烟板的上侧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并所述第一连接件绕第一支架的水平轴旋转。该第一连接组件结构简单。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架设于集烟罩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第二导烟板的背部并邻近第二导烟板的下侧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并所述第二连接件绕第二支架的水平轴旋转。该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简单。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二导烟板及其联动的第一导烟板之间的联动机构,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该第一导烟板驱动相连。如此,无需每个导烟板设置一套驱动装置,即无需设置三套驱动装置,涉及部件少,成本低。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一导烟板前后偏转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导烟板相连。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连接件和推杆,所述丝杆由电机驱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于丝杆上,所述推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导烟板之间设置有使得二者转动连接并对第一导烟板导向的导向结构。该传动机构结构简单,且动作简单可靠,推动第一导烟板前后偏转。

所述导向结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连接块、第一导槽、第一安装件、第一滑动块,所述连接块设于推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槽设于连接块上且该第一导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第一导烟板的背部并与第一滑动块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的第二端滑动插置于第一导槽中。如此在推杆向前推动连接块时,第一滑动块沿第一导槽向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导烟板的前后偏转,此时第一导烟板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均自上而下向后倾斜;在推杆向后拉动连接块时,则第一导烟板的运动过程相反。

所述联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二导槽、第二安装件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导槽设于连接块上,且该第二导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第二导烟板的背部并与第二滑动块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端滑动插置于第二导槽中,且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邻近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相邻的两侧边设置。因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故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从而实现第一导烟板朝向第一支架偏转时,第二导烟板朝向第二支架偏转。

为了使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的旋转角度尽可能相同,从而使三块导烟板配合形成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导烟效果最佳,所述第一支架距推杆的第二端的垂直距离 d1与第一支架距第二支架的垂直距离d2的比值同于第二支架距推杆的第二端的垂直距离d3与集烟罩的上侧边距第二支架的垂直距离d4的比值。

为进一步使三块导烟板配合形成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导烟效果最佳,所述第一连接件距第一导烟板的上侧边的距离D1与第一连接件距第一导烟板的下侧边的距离 D2之比为3:7~1:1。若比值小于3:7,第一导烟板偏转之后,第一导烟板上部两侧吸烟的开口过小,不利于吸烟效果;若比值大于1:1,第一导烟板下侧开口幅度过小,作为辅助吸烟口,效果不明显。

为使吸油烟机外观整齐美观,所述第二导烟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处于同一平面,且遮盖在进风口所在平面的前侧。如此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不仅可以作为吸油烟机的面板,还整齐美观。

为防止导烟板在移动时与集烟罩之间产生干涉,所述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为防止进风方向相反的两股气流产生对冲,所述第二导烟板的中央部位向后凹陷形成凹入部,且所述凹入部具有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连接两者的顶壁,并且所述左侧壁自前向后向右倾斜,所述右侧壁自前向后向左倾斜。如此,左侧壁和右侧壁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顺畅导入集烟罩上的进风口,避免两侧气流对冲导致气流不能顺畅吸入、并造成噪声的问题。

所述凹入部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左右两侧的侧壁能够导流即可,优选地,所述左侧壁与顶壁之间的夹角为5°~10°,所述右侧壁与顶壁之间的夹角为5°~10°,以达到最佳的导流效果。

为更进一步提高吸烟效果,所述第一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占第二导烟板在左右方向上宽度的0.5~0.8。当第一导烟板宽度小于第二导烟板宽度的50%时,第二导烟板过宽,吸油烟机工作时,第二进风口离风机距离远,负压值较低。当第一导烟板宽度大于第二导烟板宽度的80%时,吸油烟机工作时,第一导烟板偏转会遮挡集烟罩上的进风口,风机性能不能完全被释放,影响最大风量,增大噪音。

为提高导流效果,所述第一导烟板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所述第二导烟板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若夹角小于8°,风机性能会受压迫,风量偏小,噪音过大。若夹角大于12°,整流效果变差,第二导烟板过于倾斜,影响导流效果,且第一导烟板容易与集烟罩干涉,也不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烟板设置为三块且均能前后偏转,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的偏转方向相反,从而在第一导烟板的下部与集烟罩、第二导烟板之间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导烟板绕其下部的水平轴线偏转从而在第二导烟板的上部与集烟罩、第一导烟板之间形成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离风机近风力强劲,第一进风口起到防跑烟的作用,多个进风口(即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配合合理分配负压,提高整流效果;并且多个进风口(即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形成,避免了对风机的压迫,能够充分释放风机性能,最大风量增加,提高吸烟效果,且降低了风机噪音;2、从吸油烟机的侧视方向看(面向用户的为主视方向),三块导烟板形成交错结构,在油烟处于导烟板下部时,第二导烟板主要起导流的作用,将烟快速导入第一进风口,在油烟升腾至上部时,第一导烟板主要起导流的作用,将烟导入第二进风口。这样互导互吸的结构大大提升吸烟效果;并且跑烟的原因之一是油烟偏离方向后很难被拉回来,第一导烟板主要是下部进烟,此类吸烟方式能使一开始偏离竖直方向扩散的油烟能通过第一导烟板下面的第一进风口被吸入风机;3、第二导烟板上设置有凹入部,凹入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对气流具有导流作用,避免了进风方向相反的两股气流对冲,不仅造成气流不能顺畅进入进风口、还产生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导烟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导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导烟板与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侧第一导烟板上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烟罩与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3的去掉导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导烟板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设有进风口11的集烟罩1以及风机系统,集烟罩1设于机壳前部,风机系统设于机壳内,进风口11与风机系统相连通。

在集烟罩1的前侧设有能在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对集烟罩1移动而使进风口11启闭的导烟板2,导烟板2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导烟板2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导烟板21之间的第二导烟板22,第二导烟板22和两个第一导烟板21在关闭状态下处于同一平面,并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且遮盖在进风口11所在平面的前侧,如此导烟板2在关闭状态下也可以作为吸油烟机的面板。并且导烟板2在左右方向上与集烟罩 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不小于3mm,以防止导烟板2在移动时与集烟罩1之间产生干涉。

在打开进风口11时,两块第一导烟板21均绕其上部的水平轴线偏转从而在第一导烟板21的下部与集烟罩1、第二导烟板22之间形成第一进风口24,第二导烟板22绕其下部的水平轴线偏转从而在第二导烟板22的上部与集烟罩1、第一导烟板21之间形成第二进风口23。

第一进风口24可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烟板21偏转而形成,第二进风口 23可由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导烟板22偏转而形成。即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 22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偏转,或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主动板,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与第一导烟板21联动的从动板,或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主动板,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与第二导烟板22联动的从动板。

如图3~6所示,集烟罩1的上部和第一导烟板21的上部之间匹配设置有使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集烟罩1的下部和第二导烟板22的下部之间匹配设置有使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从而实现两块第一导烟板21均绕其上部的水平轴线偏转,第二导烟板22绕其下部的水平轴线偏转。

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2和第一连接件211,集烟罩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架12,第一连接件211设于第一导烟板21的背部并邻近第一导烟板21的上侧边设置,第一连接件211和对应侧的第一支架12的水平轴121转动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13和第二连接件221,第二支架13设于集烟罩1 上,第二连接件221设于第二导烟板22的背部并邻近第二导烟板22的下侧边设置,第二连接件221和第二支架13的水平轴131转动连接。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烟板21作为主动板,第二导烟板22作为与第一导烟板21联动的从动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以及设置在第二导烟板22及其联动的第一导烟板21之间的联动机构4,其中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输出端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一导烟板21前后偏转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导烟板21相连。集烟罩1的背部固定设有一固定架39,电机31设于该固定架39上。

其中传动机构包括丝杆32、连接件33和推杆34,丝杆32由电机31驱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件33螺纹连接于丝杆32上,推杆34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推杆34的第一端与连接件33相连接,第二端穿过固定架39并与第一导烟板21之间设置有使得二者转动连接并对第一导烟板21导向的导向结构。

其中导向结构包括连接块35、第一导槽36、第一安装件37、第一滑动块38,连接块35设于推杆34的第二端,第一导槽36设于连接块35上且该第一导槽36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安装件37设于第一导烟板21的背部并与第一滑动块38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滑动块38的第二端滑动插置于第一导槽36中。

其中联动机构4包括第二导槽41、第二安装件42和第二滑动块43,第二导槽41 设于连接块35上,且该第二导槽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槽36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安装件42设于第二导烟板22的背部并与第二滑动块4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滑动块43的第二端滑动插置于第二导槽41中,且第一安装件37和第二安装件42分别邻近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相邻的两侧边设置。另外,沿第一导烟板21或第二导烟板22的上下延伸方向,第一安装件37和第二安装件42均设于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之间。

如此在推杆34向前推动连接块35时,第一滑动块38沿第一导槽36向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导烟板21的前后偏转,此时第一导烟板21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自上而下向后倾斜;在推杆34向后拉动连接块35时,则第一导烟板21 的运动过程相反。且因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即第一安装件37和第二安装件42均设于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之间),故第一滑动块38和第二滑动块43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从而实现第一导烟板21朝向第一支架12偏转时,第二导烟板22朝向第二支架13偏转。

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的偏转角度优选如下:第一导烟板21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21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优选为10°;第二导烟板22在打开状态下所在平面相对第一导烟板21在关闭状态下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夹角为8°~12°,优选为10°。因若夹角小于8°,风机性能会受压迫,风量偏小,噪音过大。若夹角大于12°,整流效果变差,第二导烟板22过于倾斜,影响导流效果,且第一导烟板21容易与集烟罩1干涉,也不美观。

由上可知,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前后偏转,从而在第二导烟板22的上部与集烟罩1之间、第二导烟板22的上部在左右方向上与相邻的第一导烟板21之间均形成第二进风口23,该第二进风口23离风机近,风力强劲,能迅猛吸烟;第一导烟板21的下部在左右方向上与相邻的第二导烟板22之间、第一导烟板21 的下部与集烟罩1之间均形成第一进风口24,该第一进风口24防止油烟扩散。

如图1、2所示,从吸油烟机的侧视方向看(面向用户的方向为主视方向),三块导烟板形成交错结构,在油烟处于下部时,第二导烟板22主要起导流的作用,将烟快速导入第一进风口24,在油烟升腾至上部时,第一导烟板21主要起导流的作用,将油烟导入第二进风口23,这样互导互吸的结构大大提升吸烟效果。

另外,如图4、8所示,第一支架12距推杆34的第二端的垂直距离d1与第一支架 12距第二支架13的垂直距离d2的比值同于第二支架13距推杆34的第二端的垂直距离 d3与集烟罩1的上侧边距第二支架13的垂直距离d4的比值,如此使第一导烟板21和第二导烟板22的偏转角度尽可能相同。并且第一连接件211距第一导烟板21的上侧边的距离D1与第一连接件211距第一导烟板21的下侧边的距离D2之比为3:7~1:1,优选为5:7。若比值小于3:7,第一导烟板21偏转之后,第一导烟板21上部两侧吸烟的开口过小,不利于吸烟效果;若比值大于1:1,第一导烟板21下侧开口幅度过小,作为辅助吸烟口,效果不明显。

另外,第一导烟板2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占第二导烟板22在左右方向上宽度的 0.5~0.8。当第一导烟板21宽度小于第二导烟板22宽度的50%时,第二导烟板22过宽,吸油烟机工作时,第二进风口23离风机距离远,负压值较低。当第一导烟板21宽度大于第二导烟板22宽度的80%时,吸油烟机工作时,第一导烟板21偏转会遮挡集烟罩1 上的进风口11,风机性能不能完全被释放,影响最大风量,增大噪音。

如图1~5所示,第二导烟板22的中央部位向后凹陷形成凹入部25,凹入部25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左侧壁251、右侧壁252以及连接左侧壁251和右侧壁252的顶壁253,并且左侧壁251自前向后向右倾斜,右侧壁252自前向后向左倾斜,左侧壁251与顶壁 253之间的夹角为7°,右侧壁252与顶壁253之间的夹角为7°。如此,左侧壁251 和右侧壁252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顺畅导入集烟罩1上的进风口11,避免两侧气流对冲导致气流不能顺畅吸入、并造成噪声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