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057发布日期:2019-07-19 22:0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干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厨具用品,在烹饪食物尤其是煲汤或者烧水时,用户可能会因为暂时的离开去做其他事时忘记燃气灶还在工作,在高温下锅内的食物或者汤水被烧干后如果没有及时关掉火,燃气会继续干烧锅底直至被烧穿,很容易酿成火灾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大部分燃气灶防干烧装置只是在炉头中心位置安装一个温度感应器直接对锅底的温度检测,当锅底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值时关掉气源。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防干烧装置直接接触锅底,并且内置的温度探头只能承受350℃左右的温度,加热的锅具在干烧的情况下一般能达到600℃,而火焰的温度高达1600℃甚至更高,如果出现锅具一直干烧,虽然能够及时的切断气源,但短时的高温直接影响温度感应器的寿命,致使温度感应器失效,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装置和具有该防干烧装置的燃气灶,以解决传统防干烧装置内置温度传感器不耐高温,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干烧装置,其包括:加热组件;感应组件,其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隔热装置,其一端设置有所述加热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感应组件;控制板,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加热组件。

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隔热管。

可选地,所述隔热管外表面设有陶瓷纤维层。

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热管的相对两侧,并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隔热管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

可选地,所述防干烧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及底板,所述支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热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架将所述隔热装置固定于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感应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可选地,所述防干烧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热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气源控制器,所述控制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气源控制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任一项所述的防干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干烧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感应组件,其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隔热装置,其一端设置有所述加热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感应组件;控制板,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加热组件。通过上述感应组件设置于隔热装置的一端,避免锅底的高温对感应组件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感应组件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干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干烧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防干烧装置的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防干烧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防干烧装置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上述防干烧装置包括加热组件2、隔热装置4、复位件5、固定组件6、感应组件7和控制板8。隔热装置4一端设置有加热组件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组件6,控制板8分别与感应组件7和加热组件2电连接。

请参阅图2,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台22、灶头24、气源气管26和气源控制气阀28,气源气管26分别贯通于灶头24两端,加热台22放置于灶头24上方,气源控制气阀28设置于气源气管26,用于控制气源气管26开通和关断。

加热台22可为铝合金压力锅、不锈钢压力锅、铁锅、铝锅、不锈钢锅、砂锅等,加热台22的形状不限,加热台22的底面即被加热面,为平面,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凹凸面、曲面等。

灶头24包括第一灶头242和第二灶头244,隔热装置4靠近加热台22的一端夹持于第一灶头242和第二灶头244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灶头24可在中部开设第一开口249,隔热装置4靠近加热台22的一端收容于第一开口249。第一灶头242和第二灶头244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46和第二通孔248,第一通孔246和第二通孔248的直径均与气源气管26的直径相适配,气源气管26分别贯通于第一通孔246和第二通孔248,用于对加热台22底面提供可燃气体,可使加热台22均匀受热。

气源气管26表面附有金属蒸镀层,用于取代传统的卡扣方式橡胶软管,可以解决橡胶管易脱落、易老化、易虫咬、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同时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耐腐蚀、不堵气、柔软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不阻气等特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源气管26表面覆有软性防护层材料,其具有安全、更易清洁、美观的特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源气管26也可采用PE燃气管、PP-R燃气管和UPVC燃气管等。气源气管26包括入气管266、第一出气管262和第二出气管264,入气管266分设出第一出气管262和第二出气管264,且第一出气管262和第二出气管264分别连通于入气管266,用于对第一出气管262和第二出气管264输送可燃气体,第一出气管262和第二出气管264分别贯通于第一通孔246和第二通孔248,用于对加热台22底面提供可燃气体,可使加热台22均匀受热。气源控制阀28电连接于控制板8,并且气源控制阀28内置有阀门(图未标示),控制板8可发送给气源控制阀28一个关断或者开启的信号,进而气源控制阀28控制阀门(图未标示)使其截断或开通入气管266。

请参阅图3,隔热装置4包括隔热板46和隔热管42。隔热板46包括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平行相对设置,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的之间形成第一收容腔466,隔热管42远离加热台22的一端收容于第一收容腔466。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板46也可用大口径隔热管代替,大口径隔热管为筒状结构,内部形成第一收容腔466,隔热管42远离加热台22的一端收容于第一收容腔466内,可以理解的是,大口径隔热管的直径大于隔热管42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板46可以省略,隔热管42的长度适应性增大。隔热板46为真空隔热板46,隔热板46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小于0.035w/(㎡.k),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

隔热管42为筒状结构,其外表面设有陶瓷纤维层,隔热管42一端设有加热台22,另一端固定于复位件5,其靠近加热台22的一端为截头圆锥形,隔热管42采用耐高温高压树脂,玻纤无碱布及复合强化材料经模层压而成,克服了密度越大抗压越大而隔热效果差的难题,无论从耐压强度、隔热性能还是使用寿命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石棉矿棉材料。

复位件5设置为弹性弹簧,其一端固定于隔热管42,另一端固定于固定组件6,使隔热管42具有回弹功能,当有加热台22压下时,隔热管42会自动下移,当加热台22取下时,隔热管42往上复原至原先的水平位置,可使为了锅底和隔热管42密切接触,防止火焰串入感应组件7的监控范围,误触发燃烧控制器。

请参阅图4,固定组件6包括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64和底板66,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远离加热台22的一端,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底板66,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64和底板66形成第二收容腔68,感应组件7收容于第二收容腔68,使其感应组件7远离加热台22,避免锅底的高温对感应组件7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感应组件7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64、第一隔热板462、第二隔热板464均为长条形,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的宽度分别与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的宽度相同,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用第一固定件(图未标示)代替,第一固定件(图未标示)设置为中空圆台形,其内部形成第二收容腔68,感应组件7收容于第二收容腔68,中空圆台的一端固定于底板66,另一端固定于隔热板46,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的形状可作适应性的改变,例如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可设置为曲状,与中空圆台的曲面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口径隔热管代替第一隔热板462和第二隔热板464,第一固定件(图未标示)代替第一支架62和第二支架64,大口径隔热管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件(图未标示),复位件5收容于大口径隔热管,且一端固定于大口径隔热管的内壁或第一固定件(图未标示)。

请参阅图5,感应组件7包括电路板72、红外温度传感器74和信号线78,红外感应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72,信号线78为耐高温信号线78,信号线78的一端电连接于电路板72,另一端电连接于控制器,红外温度传感器74能够将即时采集到的温度信号通过电路板72上引出的耐高温信号线78传输给控制板8。

控制板8的一端通过信号线78电连接于电路板72,另一端通过信号线78电连接于气源控制阀28,控制器内置控制器,型号为KSD302,其可处理红外温度传感器74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判断加热台22是否为干烧状态,进而发出关断或开通信号给气源控制阀28,气源控制阀28接受相关信号,控制其内置的阀门(图未标示)的开启或关闭,达到控制气源气管26内可热气体的输送或截断的目的,例如当红外温度传感器74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过高时,电路板72通过信号线78将其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加热台22处于干烧状态,及时给气源控制气阀28一个关断的信号使其截断气源,达到防干烧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干烧装置,通过上述隔热装置4的设置,对感应组件7起到良好防护作用,避免锅底的高温对感应组件7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感应组件7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干烧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