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0268发布日期:2019-04-13 00:2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各类厂房恒温恒湿车间及办公区需要维持室内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才能满足产品质量的需求,车间内部的设备在运行期间会散发热量,因此车间通常会在内部加装空调系统对室内进行降温。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来为室内降温除湿,使室内湿度符合要求,再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控制室内的温度需求。由于车间内部运行设备产生的散热量较大,因此对空调制冷量的需求较高,空调常年处于高负荷运转进行制冷,导致空调的能耗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空调能耗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在低温季节能够利用室外冷源调节室内温度,从而降低空调的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包括用于向室内提供空气的进口空调箱,所述进口空调箱的进气口设有用于引进室外新风的补新风管;还包括进气口位于室内的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出气口设有排风管、联通管以及调节所述联通管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阀,所述排风管的出气口与室外连通,所述联通管的出气口与所述进口空调箱的进气口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监测车间内部温度的室内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外温度的室外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调节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所述联通管的出风量,所述室内传感器、所述室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室内传感器能够监测室内湿度,所述室外传感器能够监测室外湿度,所述控制器能够在室外湿度处于预设范围时调整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少所述联通管的出风量。

优选的,所述回风管设有加强气体流动的出口风机。

优选的,所述出口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回风管的出气口连接、出气口与所述联通管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排风管设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和所述出口风机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回风管的进气口设有位于车间内部的室内回风段,且所述室内回风段设有调节所述回风管的进气量的第二风量调节阀,以调整室内压力。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内压力的微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在室内压力高于预设值时增大所述第二风量调节阀的开度,在室内压力低于预设值时减小所述第二风量调节阀的开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压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包括进口空调箱、设置在进口空调箱进气口的补新风管、将室内回风导出的回风管;回风管的出气口设有排风管、联通管和第一风量调节阀,其中排风管向室外排放回风管中的一部分回风,联通管将回风管中的一部分回风输送至进口空调箱,第一风量调节阀对排风管和联通管的进气量的比例进行调节。

在工作过程中,进入回风管中的回风一部分经过排风管排出至室外,另一部分通过联通管引入进口空调箱;同时,进口空调箱将联通管中的回风和补新风管中的新风汇集后通入车间内部。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调整第一风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增加通过补新风管进入进口空调箱的新风量、减少通过联通管进入进口空调箱中的回风量,进而可将更多的外部低温新风引入室内,对车间内部的设备进行降温。

本申请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在低温环境中利用外界自然冷源替代空调制冷系统对室内设备进行降温,实现了减少空调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

进口空调箱1、进风管2、微压传感器3、室内传感器4、室内回风段5、第二风量调节阀6、回风管7、出口风机8、联通管9、第一风量调节阀10、排风管11、补新风管12、室外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能够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对车间内部进行降温,降低空调的能耗。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空调,其能够利用外界冷源为室内降温,具有耗能低的特点。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包括用于向室内提供空气的进口空调箱1,进口空调箱1的进气口设有用于引进室外新风的补新风管12;还包括进气口位于室内的回风管7,回风管7的出气口设有排风管11、联通管9以及调节联通管9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阀10,排风管11的出气口与室外连通,联通管9的出气口与进口空调箱1的进气口连接。

具体的,进口空调箱1的主要作用为对空气进行除尘并将清洁空气输送至室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口空调箱1的出气口连接有进风管2,同时进风管2的出气口位于室内,从而将清洁空气输送至车间内部。

回风管7用于将室内空气导出至自身管道中,空气的持续输入会增大车间内的压力,回风管7的进气口位于室内、从而将空气从车间内部引出;同时,回风管7的出气口设置有联通管9和排风管11,回风管7中的风量一部分通过排风管11排出至室外,另一部分则进入联通管9。另外,回风管7还设置有第一风量调节阀10,对回风管7分配到联通管9和排风管11中的具体风量进行调整。

联通管9的出气口与进口空调箱1的进气口连接、并将回风管7中的部分回风引入进口空调箱1。进口空调箱1的进气口还连接有补新风管12,补新风管12中的新风和联通管9中的回风在进口空调箱1内部混合后经过进风管2进入车间内部,完成风量的循环流动。

当环境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可以利用第一风量调节阀10增大排风管11中的出风量、减少联通管9的出风量,而由于进口空调箱1的进气总量通常保持不变,因此进入进口空调箱1中的新风会增多,将更多的外部低温新风引入室内,利用自然冷源对室内设备进行降温,降低空调的制冷负荷。

本申请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进口空调箱1进气口的新风和回风的比例。在低温环境中,调整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能够减少联通管9的出风量,从而增加进入进口空调箱1的新风量,进入室内的新风能够替代空调制冷系统,对室内设备进行降温,调节过程充分利用了室外的自然冷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可选的,为了优化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使用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测车间内部温度的室内传感器4、用于监测室外温度的室外传感器13,控制器能够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调节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以减少从联通管9进入进口空调箱1的风量,室内传感器4、室外传感器13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受控制器的控制。

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接收到监测到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后进行比较,若室外温度较低,则说明外界冷源进入室内后能够为设备进行降温,因此控制器控制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增大排风管11的出风量、减少联通管9的出风量,从而增大从补新风管12进入进口空调箱1的新风量,使更多的室外低温空气进入室内。当室外温度较高时,调节方式相反,本文不再单独说明。

进一步的,为了优化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的使用效果,室内传感器4能够监测室内湿度,室外传感器13能够监测室外湿度,控制器能够在室外湿度处于预设范围时调整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以减小联通管9进入进口空调箱1的风量。

具体的,室内传感器4和室外传感器13均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组合装置,二者能够实现对安装位置的温度及湿度的监测即可。可以理解的,预设范围具体指室内所需的适宜湿度范围。控制器可以具体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控制类元器件,其作用为接受当前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并进行比较;同时,控制器也能够接收当前的室外湿度以及室内湿度;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控制器对温度的比较和湿度的比较可以采用独立处理的方式。

现有技术对室内湿度进行调整时,需要先根据所需的湿度调节室温至露点温度,而后再进行升温来达到室内所需的温度。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若室内湿度高于预设范围上限或低于预设范围下限,而室外湿度恰好处于预设范围中时,则控制器调整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增大进口空调箱1的新风量,利用外界适宜湿度的新风调整室内的湿度。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避免空调先处理到露点温度再进行升温过程造成的能耗浪费。

可选的,为了方便调整进入进口空调箱1中的新风和回风的比例,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回风管7设有出口风机8。出口风机8主要用于增强气体的流动效果。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出口风机8的进气口与回风管7的出气口连接、出口风机8的出气口与联通管9的进气口连接,排风管11设于第一风量调节阀10和出口风机8之间。即回风管7出气口的气体通道上依次设置出口风机8、联通管9和进口空调箱1,联通管9上设置排风管11和第一风量调节阀10,且排风管11和第一风量调节阀10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出口风机8的作用下,联通管9至进口空调箱1管段的阻力较小,减小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即可增加新风量,出口风机8起到了方便调整回风和新风比例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第一风量调节阀10设置在排风管11仍可对排风管11和联通管9所分配的风量进行调整,但是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安装位置会影响其开度的具体调整方式,即当第一风量调节阀10设置在排风管11时,增大第一风量调节阀10的开度才可增大新风量。

进一步的,为了调整室内的压力,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回风管7的进气口设有位于车间内部的室内回风段5,且室内回风段5设有调节回风管7的进气量的第二风量调节阀6。具体的,室内回风段5设置在室内、且其出气口与回风管7的进气口连接,室内回风段5和回风管7之间设置第二风量调节阀6,使室内回风段5中的风量一部分进入回风管7、另一部分通过正压排出室内。当需要增大室内压力时,则减小第二风量调节阀6的开度,从而减少回风管7的进气量。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室内压力调整的准确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内压力的微压传感器3,控制器能够在室内压力高于预设值时增大第二风量调节阀6的开度,在室内压力低于预设值时减小第二风量调节阀6的开度,控制器与微压传感器3连接。具体的,微压传感器3监测到室内压力并将压力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当前的室内压力与所需的室内压力进行比较,若室内压力偏大、需要减小室内压力,控制器便增大第二风量调节阀6的开度,使室内通往回风管7的风量加大。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湿度、压力做出具体控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压力调整过程与温湿度调整过程可采用独立的控制方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及其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