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954发布日期:2019-06-19 01:5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束熔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束熔炼:利用电子束枪发射电子束,在真空中轰击钽或者铌,使其升高到几千度的高温,从而对其进行提纯,电子束区熔是在真空环境下,高能荷高速运动电子的动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熔化的一种技术,现有的电子束熔炉观察窗一般采用直角管,便于降低熔炉内侧的X射线及热量通过观察窗向外侧传递,但是在使用时,直角管内侧的观察镜容易损坏,直角管与炉体一般为焊接或者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在对观察镜维护时非常不方便,浪费了维护时间,同时现有的观察窗由于与熔炉内侧有一定的距离,不便于很好的通过观察窗查看炉体内侧的状况,另外在使用后炉体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现有的降温机构不能快速的降低炉体温度,导致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打开炉门,使用不便,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子束熔炉观察窗一般采用直角管,便于降低熔炉内侧的X射线及热量通过观察窗向外侧传递,但是在使用时,直角管内侧的观察镜容易损坏,直角管与炉体一般为焊接或者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在对观察镜维护时非常不方便,浪费了维护时间,同时现有的观察窗由于与熔炉内侧有一定的距离,不便于很好的通过观察窗查看炉体内侧的状况,另外在使用后炉体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现有的降温机构不能快速的降低炉体温度,导致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打开炉门,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门,所述炉体的下侧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处,所述炉体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处,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直角管,所述直角管的内侧设置有耐热玻璃,所述耐热玻璃的上侧设置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贯穿直角管的上侧并向直角管的外侧延伸,所述观察镜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观察镜与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散热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侧设置有散热腔,所述进水处与出水处通过散热腔进行内部连通,所述散热腔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块。

优选的,所述直角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板,所述限位环板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直角管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直角管与限位环板通过螺纹部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察镜的一侧设置有导块,所述观察镜与导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直角管的内侧设置有与观察镜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观察镜与直角管通过导块及滑槽进行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察镜的一侧设置有铅玻璃,所述铅玻璃的一侧设置有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的一侧设置有物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散热腔设置有多条,多条散热腔环绕分布在炉体的内侧,且多条散热腔互相连通,散热腔内侧设置有散热块,冷水从进水处流入散热腔内侧,并经出水处流出,通过散热块可增大水流与炉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避免在熔炉使用后不能很快的对熔炉进行降温,导致熔炉内侧温度过高,不能开合炉门,造成使用的不便,物镜设置有两处,一处位于炉门的一侧,另一处位于炉体的一侧,便于查看炉体内侧的情况,直角管内侧设置有耐热玻璃便于降低温度向外侧的传递,通过铅玻璃可以降低X射线向外侧的传递,通过凸透镜及物镜便于更好的查看炉体的内侧。

(2)观察镜的一侧设置有导块,观察镜与直角管通过导块进行滑动连接,便于从直角管的内侧抽出观察镜,进而对观察镜进行更换,直角管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板,限位环板与直角管通过螺纹部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开合直角管的一端进而对内侧的物镜进行维护或者更换,降低了维护难度,避免在对观察窗进行维护时的不便,节省了维护时间,增大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出水处;3、散热腔;4、散热块;5、炉门;6、支腿;7、进水处;8、限位环板;9、物镜;10、凸透镜;11、耐热玻璃;12、导块;13、直角管;14、观察镜;15、固定板;16、铅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炉体观察窗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门5,炉体1的下侧安装有支腿6,支腿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处7,炉体1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处2,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直角管13,直角管13的内侧设置有耐热玻璃11,耐热玻璃11的上侧设置有观察镜14,观察镜14贯穿直角管13的上侧并向直角管13的外侧延伸,观察镜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5,观察镜14与固定板15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15与散热腔3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对炉体1降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炉体1的内侧设置有散热腔3,进水处7与出水处2通过散热腔3进行内部连通,散热腔3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块4。

为了便于对直角管13一端的内侧进行维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直角管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板8,限位环板8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直角管1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直角管13与限位环板8通过螺纹部进行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对观察镜14进行维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观察镜14的一侧设置有导块12,观察镜14与导块12为一体式结构,直角管13的内侧设置有与观察镜14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滑槽,观察镜14与直角管13通过导块12及滑槽进行滑动连接。

为了便于更好的查看炉体1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观察镜14的一侧设置有铅玻璃16,铅玻璃16的一侧设置有凸透镜10,凸透镜10的一侧设置有物镜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冷水从进水处7流入散热腔3的内侧,在外侧水泵的作用下,散热腔3下端的冷水会向散热腔3的上侧流动,散热腔3设置有多条,且多条散热腔3环绕分布在炉体1的内侧,多条散热腔3的内部互相连通,散热腔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散热块4,通过散热块4可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对炉体1的冷却速度,冷水在散热腔3内侧吸热后经出水处2流出,即可对炉体1进行降温,物镜9设置有两处,一处位于炉体1的一侧,另一处物镜9为于炉门5的一侧,通过物镜9可便于查看炉体1内侧的情况,当直角管13内侧的观察镜14损坏后,只需拆卸下固定板15侧面的螺栓,然后向上侧拉动固定板15,固定板15向上运动带动观察镜14通过导块12与直角管13进行滑动,即可从直角管13内侧抽出观察镜14,对观察镜14进行更换或者维修,逆序操作即可安装观察镜14,当需要对物镜9进行维护时,只需向一侧转动限位环板8,旋送限位环板8与直角管13分离,即可对物镜9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