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壁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582发布日期:2019-06-15 00:19阅读:2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壁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壁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壁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大部分是直接排到外界,废气将带走大部分的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壁炉燃烧所需的空气是由室内提供的,消耗室内空气,在长时间使用后,特别是房间封闭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室内缺氧现象,引起室内人员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有效提高对热量的利用,减少能量的损失的新型壁炉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壁炉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内的炉芯,炉芯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炉口,墙体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位于炉口下方的出风口,炉芯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炉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通往外界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外围套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端与鼓风机出口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绕至炉芯下方并与出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与进气口相连通的过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芯外围设置有进气夹层,所述进气夹层下部与进气口和过气口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下端与所述进气夹层上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闸门,所述过气口处设置有控制过气口打开、进风通道关闭或者进风通道打开、过气口关闭的第二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处还设置有通往外界的第二排气管,排气口处设置有控制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两者择一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三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内、外侧壁以及炉芯外侧壁设置有翅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闸门铰接于过气口远离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三闸门铰接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下端之间,第二闸门和第三闸门的铰接部分别设置有蜗轮,蜗轮的旁侧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上同轴连接有穿出墙体伸至室内的转轴,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转柄。

进一步的,所述炉口处设置有炉门,所述炉门由框体和嵌于框体中间的玻璃板组成,炉门外侧设置有把手,炉口上方设置有遮光卷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壁炉结构将热量传递通过进风管的空气,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室内部分能够提升室内温度,进入炉芯部分可以提高炉芯内的燃烧效率,减少能量的损失;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室内缺氧现象,使用下出风的方式,保证室内温度均匀,避免了“头冷脚热”,提高了舒适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闸门与蜗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向闸门在通气入口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墙体、110-出风口、111-第一闸门、120-通气入口、121-单向闸门、200-炉芯、210-进气口、220-排气口、221-第三闸门、222-蜗轮、223-蜗杆、224-转轴、225-转柄、230-进气夹层、240-翅板、300-炉口、310-炉门、400-第一排气管、500-进风管、600-鼓风机、700-进风通道、710-过气口、711-第二闸门、800-第二排气管、900-遮光卷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壁炉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100内的炉芯200,炉芯200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炉口300,墙体100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位于炉口下方的出风口110,炉芯底部设置有进气口210,炉芯200顶部设置有排气口220,排气口220处设置有通往外界的第一排气管400,所述第一排气管400的外围套设有进风管500,第一排气管和进风管形成子母管的结构,进风管500上端与鼓风机600出口相连通;所述进风管500上连接有绕至炉芯200下方并与出风口110连通的进风通道700,所述进风通道700内设置有与进气口210相连通的过气口710,通过鼓风机向炉芯和室内通入空气,第一排气管将热量传递通过进风管的空气,可以提升吸入空气的温度,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室内部分能够提升室内温度,进入炉芯部分可以提高炉芯内的燃烧效率,减少能量的损失,通过利用进风管将第一排气管包裹起来能够对墙体起到降温作用,防止第一排气管温度过高损坏墙体。

炉芯内燃烧所需的空气主要靠鼓风机来提供,鼓风机将外界空气通入炉芯内促进燃烧,而不是通过室内提供空气,因此能够避免室内缺氧;而传统的壁炉则是主要利用室内空气为燃烧提供氧气,在长时间使用后,特别是房间封闭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室内缺氧现象;而且出风口设置在墙体下部,靠近地面,解决了热气聚集在房间上方的问题,避免室内出现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的情况,让人不会感到“脚冷头热”,极大提高了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芯200外围设置有进气夹层230,所述进气夹层230下部与进气口210和过气口710相连通,所述进风管500下端与所述进气夹层230上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110处设置有第一闸门111,第一闸门的内侧铰接有支撑杆,第一闸门手动将其打开时,支撑杆下端顶在出风口下部即可支撑住第一闸门;所述过气口710处设置有控制过气口打开、进风通道关闭或者进风通道打开、过气口关闭的第二闸门711,第二闸门关闭过气口时,进风通道打开;第二闸门打开过气口时,进风通道被关闭,进气夹层内的空气能够经过气口、进风通道和出风口进入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220处还设置有通往外界的第二排气管800,排气口220处设置有控制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两者择一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三闸门2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芯200采用铸铁材质,第一排气管400和第二排风管800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排气管内、外侧壁以及炉芯外侧壁设置有翅板240,增加与进风管内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递效率,所述翅板采用不锈钢弯折而成并通过焊接与炉芯外侧壁固连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闸门711铰接于过气口远离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三闸门221铰接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下端之间,第二闸门和第三闸门的铰接部分别设置有蜗轮222,蜗轮的旁侧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蜗杆223,所述蜗杆223上同轴连接有穿出墙体伸至室内的转轴224,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转柄225,墙体内预埋有套在转轴外围的轴套(图中未示出),所述转轴与轴套旋转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口处设置有炉门310,所述炉门由框体和嵌于框体中间的玻璃板组成,炉门外侧设置有把手,炉口上方设置有遮光卷帘9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位于炉口上方并与炉芯相通的通气入口120,所述通气入口处设置有只能单向向内打开的单向闸门121,单向闸门上侧铰接与通气入口上部,通气入口下部设置有顶着单向闸门下部外侧以限制其向外打开的限位块,在炉门关闭、鼓风机从室外吹入新鲜空气时,可将室内空气通过通气入口吸入炉芯中,起到调节室内气压的作用,还可以加大炉芯的进气量,保证燃烧充分,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下侧设置有可相对其滑动的调节挡板,所述调节挡板上连接有穿出墙体伸至室内的拉杆,通过拉杆推拉调节挡板滑动以调节进气口的大小,实现对进气量的调节,控制火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新型壁炉结构有四种工作模式:(1)第一排气管关闭,过气口关闭,出风口开启,第二排气管打开,炉芯燃烧产生的废气从第二排气管排走,鼓风机引入的外界空气部分进入室内,部分进入炉芯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不会被加热;(2)第一排气管打开,过气口打开,出风口开启,第二排气管关闭,炉芯燃烧产生的废气从第一排气管排走,鼓风机引入的外界空气部分进入室内,部分进入炉芯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将被第一排气管一次加热;(3)第一排气管打开,过气口打开,出风口开启,第二排气管关闭,炉芯燃烧产生的废气从第一排气管排走,鼓风机引入的外界空气部分进入室内,部分进入炉芯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将被第一排气管和炉芯进行两次加热,那么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将比第二种模式要高;(4)出风口关闭,那将没有外界空气进入室内,外界空气只对炉芯燃烧提供氧气;因此通过上述四种模式的选择,能够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温度调节的由高到低排序为模式(3)、模式(2)、模式(4)和模式(1)。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