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机及其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860发布日期:2019-05-31 21: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油烟机及其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和具有该导流罩的油烟机。



背景技术:

在厨房用具中,油烟机产品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油烟机上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启动噪声,对风道进行优化是降低启动噪音的主要措施之一,相关技术中,一般在烟机风道系统中进行优化,对烟机风道的结构优化比较成熟,能够提升的范围不大,因此,在进一步地对油烟机进行降噪时,需要进行新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可以实现有烟导流,提高抽吸效率、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导流罩的油烟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具有底面、前端面、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底面呈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下凸的曲面状,所述前端面的下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前边沿相连且所述前端面向上延伸,所述后端面的下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后边沿相连且所述后端面向上延伸,所述左侧面分别与所述底面的左边沿、所述前端面的左边沿以及所述后端面的左边沿相连,所述右侧面分别与所述底面的右边沿、所述前端面的右边沿以及所述后端面的右边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可以实现有烟导流,提高抽吸效率、降低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内为实心或所述导流罩为空心的腔体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为空心的腔体结构,所述导流罩的顶部敞开或设有顶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的上边沿均呈沿左右方向的中部下凹的弧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的左右两侧的前后边沿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前后方向朝远离所述导流罩的方向延伸的角片;和/或所述导流罩的底面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缺口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面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面形状,且所述底面的母线为与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均平行的水平线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从其截面看分成中间的圆弧段、后侧的直线段及前侧的直线段,且所述圆弧段位置最低。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后端面的夹角为135°,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前端面的夹角为168°,所述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50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为一体结构或焊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油烟机,所述油烟机包括:壳体、蜗壳和导流罩,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抽气口;所述蜗壳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壳包括前壳、后壳和连接二者的环形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壳内部空间的通风口;所述导流罩与所述壳体相连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导流罩遮住所述环形壳,且所述导流罩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抽气口上下相对,所述导流罩为根据前述的导流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面的上边沿呈贴靠或邻近所述环形壳的外周面的弧形;所述后端面的上边沿呈贴靠或邻近所述环形壳的外周面的弧形,其中,所述导流罩的顶部封闭或由所述蜗壳封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为空心结构,所述导流罩内填充有消音材料或吸音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壳体;和/或所述抽气口处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的滑轨,所述导流罩支撑于所述滑轨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的前端面与所述前壳的前表面大体齐平,所述导流罩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壳的后表面大体齐平。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与所述蜗壳为分体式结构且未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的导流罩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烟机在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烟机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油烟机100,

壳体1,滑轨11,抽气口101,

蜗壳2,前壳21,后壳22,环形壳23,

导流罩3,底面301,前端面302,后端面303,左侧面304,角片306,缺口槽307,中间的圆弧段UV,后侧的直线段TU,前侧的直线段VW,圆弧段UW的曲率半径R,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100的导流罩3,导流罩3具有底面301、前端面302、后端面303、左侧面304和右侧面,底面301呈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下凸的曲面状,前端面302的下边沿与底面301的前边沿相连且前端面302向上延伸,后端面303的下边沿与底面301的后边沿相连且后端面303向上延伸,左侧面304分别与底面301的左边沿、前端面302的左边沿以及后端面303的左边沿相连,右侧面分别与底面301的右边沿、前端面302的右边沿以及后端面303的右边沿相连。也就是说导流罩3形成为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罩体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油烟机100的导流罩3,导流罩3的整体结构为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烟气在从下向上流经导流罩3的过程中,导流罩3会对油烟进行导流,已将油烟导流到合适的位置,其中,从下方经过导流罩3的油烟,不会从导流罩3的下方、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中的任一处进入到导流罩3的内部,从而可以避免油烟进入导流罩3内部,造成油烟等堆积,可以仅对导流罩3的外表面进行清洗即可,不需要清洗导流罩3的内部。而且,可以避免油烟在流通过程中进入到导流罩3内,油烟流通平稳,有效地降低噪音。

另外,在具有该导流罩3的油烟机100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罩3可以与油烟机100内的其他结构设置成分体式的结构,其一在于,不会限制导流罩3的应用范围,仅需要油烟机100内有空间可以防止导流罩3即可,并不需要对油烟机100内的蜗壳2等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有效地方便导流罩3的普及,以将一项优秀的技术方案快速地应用到生活中;其二在于,导流罩3与油烟机100的分体式结构,可以简化油烟机100的装配和生产,各部分的组装方便,便于集成化设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罩3与油烟机100内的蜗壳2为分体式的结构,这样,可以简化蜗壳2的生产和设计。

更进一步地,导流罩3与油烟机100内的蜗壳2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这样,避免了由于设置导流罩3导致蜗壳2承重增加的问题,提升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将导流罩3连接与油烟机100的机体上是,导流罩3还可以对蜗壳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油烟机1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罩3内为实心结构,也就是说,导流罩3的整体是实心的,导流罩3的外部烟气就无法进入到导流罩3的内部。

当然,导流罩3优选为空心的腔体结构。也就是说导流罩3的内部具有空腔,实现导流罩3的轻质化和节省材料。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流罩3内部具有空腔时,导流罩3还可以包括顶面(或者说顶板),顶面分别与前端面302、后端面303、左侧面304以及右侧面相连以封闭导流罩3的顶部。

还可以将导流罩3的顶部敞开,在将导流罩3安装到油烟机100上时,通过蜗壳2来封闭导流罩3。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导流罩3的上周炎与蜗壳2之间设置密封结构来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3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时,导流罩3包括: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底板为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下凸的曲面板;前端板的下边沿与底板的前边沿相连且前端板向上延伸;后端板的下边沿与底板的后边沿相连且后端板向上延伸;左侧板的边沿分别与前端板的左边沿、后端板的左边沿以及底板的左边沿相连;右侧板的边沿分别与前端板的右边沿、后端板的右边沿以及底板的右边沿相连。

其中,底板的下表面构造为导流罩3的地面,前端板的外侧面构造为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后端板的外侧面构造为导流罩3的后端面303,左侧板的外侧面构造为导流罩3的左侧面304,右侧板的外侧面构造为导流罩3的右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罩3为空心的腔体结构,导流罩3的顶部敞开或设有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3的上边沿均呈沿左右方向的中部下凹的弧形。因此,前端面302、后端面303的上边沿可以与蜗壳2的外形结构进行适配,从而方便实现导流罩3与蜗壳2之间的密封,以进一步地降低噪音。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罩3的左右两侧的前后边沿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前后方向朝远离导流罩3的方向延伸的角片306。

换句话说,导流罩3的左侧的前边沿、导流罩3的左侧的后边沿、导流罩3的右侧的前边沿以及导流罩3的右侧的后边沿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角片306。

具体而言,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技术方案:导流罩3的左侧的前边沿设有向前延伸的角片306;导流罩3的左侧的后边沿设有向后延伸的角片306;导流罩3的右侧的前边沿设有向前延伸的角片306;导流罩3的右侧的后边沿设有向后延伸的角片306。

在进行导流罩3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角片306将导流罩3安装在油烟机100的壳体1上。

另外,参照图1并结合图4,导流罩3的底面301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缺口槽307。在将导流罩3应用与油烟机100时,可以在油烟机100上设置滑轨11、支撑筋条、机架等结构,然后将导流罩3支撑在这些结构上,而设置的缺口槽307可以有效地方便对导流罩3进行定位。

另外,在油烟机100上设置滑轨11时,安装导流罩3的过程将会变得很容易,例如,可以将导流罩3沿着滑轨11推送到合适的位置。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面30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面形状,且底面301的母线为与前端面302和后端面303均平行的水平线段。优选地,底面301从其截面看分成中间的圆弧段、后侧的直线段及前侧的直线段,且圆弧段位置最低。

进一步地,后侧的直线段与后端面303的夹角为135°,前侧的直线段直线段与前端面302的夹角为168°,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50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油烟机100,以期油烟能更为顺畅的进入风机,降低噪音、降低风阻并减少风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在对双面进风的吸油烟机100风机蜗壳2进行上述改进的基础之上,对各曲率半径予以优化设计,以进一步降低噪音、降低风阻并减少风量损失,获得更好的空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双面进风的吸油烟机100风机蜗壳2,具有前壳21、后壳22和连接二者的环状环形壳23,前壳21、后壳22上分别开有前通风口、后通风口,且前通风口的圆心在后壳2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后通风口的圆心重合,

油烟的流动是先自下往上流动,遇到曲面板后即在导流罩3的导引作用下从两侧流向前、后通风口,故导流罩3的形状只要能起到分流及导引作用并尽量避免紊流的出现即可,如柱面形状及截面呈两相交的直线等。显然,导流罩3优选是呈柱面形状,且该柱面的母线为与前壳21所在平面及后壳22所在平面均平行的水平线段。因为导流罩3对油烟的导引过程是先对其分流,然后分别导向前、后通风口,故导流罩3的进一步优选形状是:导流罩3从其截面看分成三段,即中间的圆弧段UV、后侧的直线段TU及前侧的直线段VW,且中间的圆弧段UV位置最低。

经实际测试,综合考虑蜗壳2的空气性能与噪音水平,该导流罩3的地面的优选设计是:直线段TU与后壳22的夹角为135°,直线段VW与前壳21的夹角为168°,圆弧段UW的曲率半径R优选为50mm。

另外,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前述的两个直线段均可以有弧形段代替,例如,将前述的两个直线段替换为外凸的弧形,而且,前述的直线段、圆弧段等均可以有弧线段、直线段与弧线段的组合等替换,将前述的直线段替换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具有更好的导风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因为增设了导流罩3,故进入油烟机100的油烟可非常顺畅地被其导向前、后进风口,故既有效降低了噪音,又有效地降低了风阻,减小了风机的风量损失,提高了蜗壳2的空气性能;2、对蜗壳2环形壳23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蜗壳2小尺寸下较优良的空气性能,且噪音有明显降低。经反复对比试验证明,本设计可有效地控制气流在流经蜗壳2过程中的分离,气流沿程静压损失小,保证了风机达到较高的效率;3、既保持了前后双面进风的优点,还具有体积小、风量大、风压高、噪音低的优点,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国厨房环境多油腻、高致烟对吸油烟机100提出的综合性能良好的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罩3为一体结构或焊接为一体。

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100,油烟机100包括:壳体1、蜗壳2和导流罩3。壳体1的底部设有抽气口101;蜗壳2设于壳体1内,蜗壳2包括前壳21、后壳22和连接二者的环形壳23,前壳21和后壳22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连通环形壳23内部空间的通风口;导流罩3与壳体1相连且至少一部分位于蜗壳2的下方,导流罩3遮住环形壳23,且导流罩3的底面301的至少一部分与抽气口101上下相对,导流罩3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罩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烟机100,设置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的导流罩3,通过导流罩3,可以实现对烟气的导流,从而有效地提高气流的顺畅以及降低噪音,提高烟气流通效率。

结合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端面302的上边沿呈贴靠或邻近环形壳23的外周面的弧形;后端面303的上边沿呈贴靠或邻近环形壳23的外周面的弧形。更好地优化了风道,并且导流罩3为封闭结构,在烟道两测封闭,使得油烟只能在前后两侧进入风机,大大减少了油烟在进口处产生的湍流,在不影响风量等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烟机整机的噪声。

进一步地,导流罩3的顶部封闭或由蜗壳2封闭。

有利地,导流罩3为空心结构,导流罩3内填充有消音材料或吸音材料。进一步地提高导流罩3的消音降噪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4,导流罩3的左右两侧连接壳体1。从而将导流罩3稳定地安装于壳体1上,有效地提高了导流罩3乃至油烟机100整体的稳定性。

结合前述的实施例,导流罩3的两侧设置了角片306,可以通过角片306将导流罩3安装于壳体1上,例如,通过焊接、粘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将角片306与壳体1相连,从而实现导流罩3与壳体1的连接。

有利地,参照图3和图4,还可以在抽气口101处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的滑轨11,导流罩3支撑于滑轨11上。另外,导流罩3的左右两侧连接壳体1、导流罩3支撑于滑轨11,这两种定位导流罩3的方式是可以同时采用,或者采用其中的一种。

优选地,导流罩3底面301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缺口,可以将缺口与滑轨11配合,从而提高导流罩3的稳定性。

另外,导流罩3的顶面为与环形壳23的外周适配的形状,在安装导流罩3的过程中,将导流罩3支撑在滑轨11上,并推动导流罩3移动,将导流罩3移动至预定位置时,即可实现导流罩3的稳定安装。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安装导流罩3。

优选地,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与前壳21的前表面大体齐平,导流罩3的后端面303与后壳22的后表面大体齐平。因此,可以便于延期流通。

另外,所述的大体齐平包括齐平以及偏离较小的距离(例如在0到10毫米的范围内)。

例如,可以将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凸出前壳21的前表面,或者说,在从上到下的投影中,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壳21的前表面的前方;当然,可以将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凹陷于前壳21的前表面,或者说,在从上到下的投影中,导流罩3的前端面3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前壳21的前表面的后方。对外,导流罩3的后端面303与后壳22的后表面大体齐平,也可以参照前面的描述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罩3与蜗壳2为分体式结构且未连接。其中,导流罩3与蜗壳2未连接,是指导流罩3与蜗壳2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换言之,导流罩3与前壳21、后壳22、环形壳23均没有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对油烟机100的进风系统进行了优化,降低油烟机100噪声,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优化了油烟机100进风时两侧风量比,满足降低噪声的要求。

本专利单独在进风口处设置导流罩3,与蜗壳2分开为两部分,且与蜗壳2完全密封。优点在于:在进口处优化了风道,导流罩3的封闭结构,减少了风道改变,使其更平滑,减少了气体的湍流。

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口101处可以更好地导流,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