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具体讲是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目前已有多种,但最为常见的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
为了起到点缀家居、烘托气氛的作用,现有取暖器的面板上通常都会安装氛围灯。常规氛围灯的出光结构一般为灯条加一扩散板,安装时,灯条上的灯珠光源朝向扩散板。这种结构的氛围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灯珠和扩散板很容易因振动而发生位移;2、在使用过程中漏光严重,且出光不均匀,烘托气氛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灯条和扩散板的位置固定,避免漏光,确保出光均匀的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包括主面板、灯条、扩散板、面板上盖和摆页,所述主面板的后侧壁用于与取暖器本体前部连接,主面板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出风口Ⅰ,所述面板上盖安装在主面板的前侧壁上部,面板上盖上部对应出风口Ⅰ处开设有出风口Ⅱ,其中,还包括压条,所述主面板上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横向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主面板与面板上盖之间,且设置在面板上盖的底部,所述凹槽由凸筋围制而成,凹槽的腔体两端均设有与底部凸筋相平行的卡筋,从而使卡筋与底部的凸筋之间形成供扩散板插入的卡槽,当扩散板卡入后,扩散板的底面与底部凸筋的顶面紧贴,底部凸筋的高度低于扩散板的高度,所述凸筋和卡筋均与主面板为一整体,所述卡筋、侧部的凸筋以及顶部的凸筋之间共同围成一个供灯条放入的安装槽,灯条中的灯珠朝前,且灯珠的中心轴线与压条的表面相垂直,所述压条紧压在扩散板和灯条上,并与顶部的凸筋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其中,还包括与出风口Ⅱ相配的长形出风罩,长形出风罩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敞口,所述长形出风罩的前部安装在出风口Ⅱ的边沿处,后部向后延伸,所述摆页位于长形出风罩内腔中,且可转动地安装在长形出风罩的内腔前部,所述长形出风罩的端面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摆页连接,用于驱动摆页实现90°翻转;所述摆页由前挡板、后挡板以及安装在前、后挡板之间的侧板、左导风叶片和右导风叶片组成,前、后挡板均竖向设置,所述前挡板封堵在出风口Ⅱ处,所述后挡板位于前挡板的后方,其高度小于前挡板的高度,所述侧板、左导风叶片和右导风叶片均竖向设置,侧板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前、后挡板的两端,所述侧板后部的高度小于自身前部的高度,从而使前、后挡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共同围成一个梯形框体,所述左导风叶片和右导风叶片位于梯形框体内,且均有若干个,左、右导风叶片的后部高度均小于自身前部高度,呈梯形形状,各左导风叶片均向左侧倾斜,各右导风叶片均向右侧倾斜,从而使最右侧的左导风叶片与最左侧的右导风叶片之间形成喇叭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其中,所述左导风叶片由左斜板和左弧形板构成,所述左弧形板位于左斜板顶部,且均向左侧倾斜,所述右导风叶片由右斜板和右弧形板构成,所述右弧形板位于右斜板顶部,且均向右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其中,所述后挡板的高度为前挡板高度的1/2,所述侧板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所述左导风叶片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所述右导风叶片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其中,所述长形出风罩的后部开口大于自身前部开口,长形出风罩的内腔顶壁和底壁上均设有若干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前后方向布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主面板的前侧壁上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由凸筋围制而成的横向凹槽,并将凹槽设置在面板上盖的底部,凹槽内有用于供灯条放入的安装槽以及供扩散板插入的卡槽,灯条中的灯珠朝前,灯珠的中心轴线与压条的表面相垂直,因此,安装时,将灯条和扩散板插入对应的槽内后,通过压条卡接在凸筋上将两者牢靠压住,从而避免了灯条和扩散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产生位移,保证了灯珠发出的散射光穿过扩散板后,得到均匀的氛围灯光。此外,这种结构还避免了灯珠的光线向除扩散板方向外的其它方向发生漏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摆页的后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摆页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摆页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90°后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5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面板氛围灯的改进结构,包括主面板5、灯条10、压条9、扩散板8、面板上盖3和摆页4。主面板5的后侧壁用于与取暖器本体前部连接,主面板5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出风口Ⅰ51,面板上盖3安装在主面板5的前侧壁上部,面板上盖3上部对应出风口Ⅰ51处开设有出风口Ⅱ31;主面板5上沿自身宽度方向设有横向凹槽,凹槽位于主面板5与面板上盖3之间,且设置在面板上盖3的底部;凹槽由凸筋11、12、13、14围制而成,凹槽的腔体两端均设有与底部凸筋12相平行的卡筋15、16,从而使卡筋15、16与底部的凸筋12之间形成供扩散板8插入的卡槽17;当扩散板8卡入卡槽17内后,扩散板8的底面与底部凸筋12的顶面紧贴,底部凸筋12的高度低于扩散板8的高度,便于光线向下射出;凸筋11、12、13、14和卡筋15、16均与主面板5为一整体,方便生产制作;卡筋15、16、侧部的凸筋13、14以及顶部的凸筋11之间共同围成一个供灯条10放入的安装槽18,灯条10中的灯珠朝前,且灯珠的中心轴线与压条9的表面相垂直,压条9紧压在扩散板8和灯条10上,并与顶部的凸筋11卡扣连接。该卡扣连接具体采用如下结构:压条9的上部设有通孔,顶部的凸筋11上设有用于插入通孔内的倒钩,当倒钩插入通孔内后,实现压条9与顶部凸筋11的卡扣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压条9与顶部凸筋11的可靠连接,当压条9与顶部凸筋11卡扣后,再通过螺钉进行紧固。当然,上述卡扣连接也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压条9与顶部凸筋11卡扣连接即可。
参见图2、4和5,为了增大吹风的面积,降低相对面积的吹风速度,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出风口Ⅱ31相配的长形出风罩6,长形出风罩6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敞口,长形出风罩6的前部通过螺钉安装在出风口Ⅱ31的边沿处,后部向后延伸,位于取暖器本体上部腔体内;摆页4位于长形出风罩6内腔中,且可转动地安装在长形出风罩6的内腔前部,长形出风罩6的端面上安装有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的转轴与摆页4连接,用于驱动摆页4实现90°翻转。该步进电机7与现有技术相同。
参见图4和5,摆页4由前挡板42、后挡板43以及安装在前、后挡板42、43之间的侧板41、47、左导风叶片46和右导风叶片44组成。前、后挡板42、43均竖向设置,前挡板42封堵在出风口Ⅱ31处,后挡板43位于前挡板42的后方,其高度小于前挡板42的高度,侧板41、47、左导风叶片46和右导风叶片44均竖向设置;侧板41、47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前、后挡板42、43的两端,侧板41、47后部的高度小于自身前部的高度,从而使前、后挡板42、43与两个侧板41、47之间共同围成一个梯形框体;左导风叶片46和右导风叶片44位于梯形框体内,且均有若干个;左、右导风叶片46、44的后部高度均小于自身前部高度,呈梯形形状,各左导风叶片46均向左侧倾斜,各右导风叶片44均向右侧倾斜,从而使最右侧的左导风叶片46与最左侧的右导风叶片44之间形成喇叭形空腔45。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后挡板43的高度为前挡板42高度的1/2,侧板41、47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左导风叶片46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右导风叶片44的后部高度为自身前部高度的1/2,这种结构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对面积的吹风速度,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将左导风叶片46设计为由左斜板462和左弧形板461构成;左弧形板461位于左斜板462顶部,且均向左侧倾斜;右导风叶片44由右斜板442和右弧形板441构成,右弧形板441位于右斜板442顶部,且均向右侧倾斜;左斜板46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右斜板4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74°。
长形出风罩6的后部开口大于自身前部开口,长形出风罩6的内腔顶壁和底壁上均设有若干导流筋,导流筋前后方向布置,主要起到导流和增强长形出风罩6强度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安装生产时,将灯条10和扩散板8插入对应的槽内后,通过压条9卡接在顶部的凸筋11上将两者牢靠压住,从而避免了灯条10和扩散板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产生位移,保证了灯珠发出的散射光穿过扩散板8后,得到均匀的氛围灯光。此外,这种结构还避免了灯珠的光线向除扩散板8方向外的其它方向发生漏光现象。
在取暖器工作时,步进电机7首先带动摆页4旋转90°,使喇叭形空腔的大口端朝前(见图6所示状态),加之各左、右导风叶片46、44的倾斜结构,从而在出风时,将吹出的暖风向两侧引导,进而增大了吹风的面积,降低了相对面积的吹风速度,进而使得吹出的暖风变为一种均匀、和缓及多方向的全方位的风,达到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的目的。在取暖器不工作时,步进电机7带动摆页4反方向旋转90°,使前挡板42封堵在出风口处,起到防尘的作用,见图1所示状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