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332发布日期:2019-10-19 03:28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卡式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卡式炉大多为一体式结构,生产过程中对炉体内的各部件安装,容易受到炉壳的阻碍,增加了产品的安装时间,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且不便于对炉体内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此外,炉头经过人们的长时间使用后,会积聚各种油脂、食物残渣,影响产品的卫生使用,而这种结构往往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日常清洁、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其装、拆简单方便,节约生产时间,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日常清洁、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包括底壳、围板、炉头板和炉面,所述底壳的壳边上端面形成有凸起围部,围板的下端面形成有与所述凸起围部相配合的凹接部,底壳上设有凸柱,炉头板上开有与所述凸柱对应的通孔,围板上设有与所述凸柱对应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炉面的承托板,所述底壳设有若干具有螺纹孔的下连接柱、围板上设有与所述下连接柱对应连接的上连接柱,底壳和围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承托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连接柱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底壳上设有用于放置阀体和气瓶的燃料存放区,该燃料存放区与炉头板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围板上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燃料存放区的门。

所述炉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承托锅具的炉耳,所述炉耳可拆卸设于炉面上。

所述炉面上设有供炉耳滑行的导轨,所述炉耳滑行使炉耳的承托面积缩小或扩大。

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防滑炉脚。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炉壳方便生产装配和维修拆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底壳和围板相互配合连接,并用螺丝固定,结构稳定,炉面可拆卸,方便使用者日常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式炉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式炉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请参看图1-3,一种卡式炉炉壳改进结构,包括底壳1、围板2、炉头板3和炉面4,所述底壳1的壳边上端面形成有凸起围部11,围板2的下端面形成有与所述凸起围部11相配合的凹接部21,底壳1上设有凸柱12,炉头板3上开有与所述凸柱12对应的通孔,围板2上设有与所述凸柱12对应连接的固定柱22,炉头板3的通孔对应凸柱12放置于底壳1上,然后围板2与底壳1对应安装,固定柱22与凸柱12连接,且固定柱22压实炉头板3,所述固定柱2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炉面4的承托板5,所述底壳1设有若干具有螺纹孔的下连接柱13、围板2上设有与所述下连接柱13对应连接的上连接柱23,底壳1和围板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炉头板3用于供炉头放置安装。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5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连接柱23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则上连接柱23亦可用于承托炉面4,增强炉面4的承重能力。

优选的,所述底壳1上设有用于放置阀体和气瓶的燃料存放区14,该燃料存放区14与炉头板3之间设有隔板6,隔板6可防止或减少炉头热量往燃料存放区14传递,避免气瓶和阀体受热。

优选的,所述围板2上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燃料存放区14的门7,方便使用者更换气瓶。

优选的,所述炉面4上设有若干用于承托锅具的炉耳41,所述炉耳41可拆卸设于炉面4上,方便炉耳41的拆卸,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节省运输空间。

优选的,所述炉面4上设有供炉耳41滑行的导轨42,所述炉耳41滑行使炉耳41的承托面积缩小或扩大,当需要烹调较小的锅具时,炉耳可往炉头方向滑行,使较小的锅具更容易、更稳固的放置于炉耳上进行加热,当面对较大的加热锅具时,炉耳可往炉头相反方向滑行,使炉耳的承托面积增大,方便使用者随时对炉耳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底壳1的底部设有防滑炉脚8,增加摩擦力,使炉体可在倾斜或湿滑的承托面上放置、使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