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接水盘是空调系统中用于储水及排水的结构,是空调必不可少的设备。冷凝器冷凝水从蒸发器落至接水盘,通过接水盘将水从排水口排出内机外,除储水排水作用外,接水盘还有导风的作用,让经过蒸发器的冷风或者热风经过接水盘的导向流向出风口,但是现有的接水盘的导向结构过短,导风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接水盘,旨在改进接水盘导风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在接水盘本体上设置导风结构至出风口外,可以提高导风效果,增强出风口的风量,降低风量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水盘,包括用于盛接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的接水盘本体,还包括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接水盘本体靠近空调出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远离所述接水盘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底部边缘连接并沿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向外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本体包括接水面、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与所述第二导风面设置在所述接水面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导风面由所述接水面一侧朝所述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导风面由所述接水面另一侧朝风机组件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导风面与所述导风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三导风面和与所述第三导风面固定连接的第四导风面,所述第四导风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三导风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面连接,所述第三导风面远离所述第一导风面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底部边缘连接并向远离出风口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导风面与所述第三导风面的延伸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面与所述第三导风面的之间设置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接水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风面相对于所述连接面朝所述出风口处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导风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形成夹角β,β的范围为120°-1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面与所述接水面之间形成夹角α,α的范围为110°-15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面与所述接水面之间的夹角α小于所述第三导风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夹角β。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导风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导风面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侧边与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L的范围为6.5-8.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水盘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水盘本体的一端设置导风结构,且导风结构延伸至出风口外,增大了从蒸发器出来的风在接水盘上的流经长度,提高了对风流的导向准确度,且降低了风量损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调器的送风量,调高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水盘本体与导风结构之间设置连接面,使得气流沿接水盘本体的第一导风面向出风口流动时,可以经过多个平滑过渡连接的导向面,提高了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了出风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所述的接水盘,所述空调器与所述接水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水盘与蒸发器装配图;
图2为图1中A处接水盘导风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水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水盘本体,11-第一导风面,12-第二导风面,13-接水面,14-连接面,2-导风结构,21-第三导风面,22-第四导风面,3-风机组件,4-蒸发器,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外侧”指空调器使用状态下进风面板靠近用户的一面,“内侧”指空调器使用状态下进风面板背离用户的一面,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水盘,包括用于盛接蒸发器4产生的冷凝水的接水盘本体1,还包括导风结构2,导风结构2与接水盘本体靠近空调出风口2的一端连接,导风结构2远离接水盘本体1的一端与出风口5的底部边缘连接并沿出风口5底部边缘向外侧延伸。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设置于空调器内部,空调器包括外壳、风机组件3、蒸发器4和接水盘,其中外壳包括前侧板,前侧板上设有出风口5;风机组件3、蒸发器4和接水盘均设置在外壳内,风机组件3位于壳体内靠近进风口处,用于向蒸发器4送风;蒸发器4位于风机组件3的出风侧,蒸发器4为V形蒸发器4,且其V形开口正对进风方向;接水盘设置在蒸发器4的底部,并位于风机组件3与前侧板之间,用于收集从V形蒸发器4上滴落的冷凝水,接水盘还可以对风机组件3出来的风进行导向,使其流向出风口5。
接水盘本体包括接水面13、第一导风面11和第二导风面12,第一导风面11与第二导风面12设置在接水面13相对的两侧;第一导风面11由接水面13一侧朝靠近出风口5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导风面12由接水面13一侧朝靠近风机组件3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且第一导风面11与导风结构2连接。
具体的,接水盘整体为上开口式结构,包括接水盘本体1,接水盘本体1包括接水面13、位于接水面13左右两侧的两个短侧壁和位于接水面13前后侧的两个长侧壁,两个长侧壁为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面11和第二导风面12;其中,蒸发器4的一端与接水面13连接,两个短侧壁与空调外壳的左右两侧板固定连接,且短侧壁外侧底部的中部附近设有排水口,用于将接水面13上的冷凝水排出。其中,靠近风机组件3一侧并与风机组件3连接的为第二导风面12,其构成空调器内部风道的一部分。靠近出风口5一侧并与导风结构2连接的为第一导风面11,用于将从蒸发器4出来的风导入出风口5,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该侧的长侧壁位于出风口5内侧,本实施例的通过在第一导风面11的前端设置导风结构2,该导风结构2与出风口5的底部边缘连接并沿出风口5底部边缘向外侧延伸,也即导风结构穿过出风口5向外侧延伸,上述设置延长了接水盘对气流的导向长度,可以更好的控制气流,降低风量损失。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面11与第二导风面12均可以为弧面、平面或任何有利于导流的结构,只要能够有效的将冷凝水导流到接水面13且能够对流经其中的气流进行导向即可。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风面11的大部分结构处于蒸发器4的下方,因此,将第一导风面11设置为平面,这样便于滴入到第一导风面11上的冷凝水能更快速的流到接水面13内;由于第二导风面12形成风机组件3的一部分风道,因此将第二导风面12设置为朝向风机组件3方向倾斜的弧形面,便于将从风机组件3出来的风流导入蒸发器4。
导风结构2包括第三导风面21和第四导风面22,第三导风面21与第四导风面22固定连接,第四导风面22位于出风口5的外侧;第三导风面21的一端与第一导风面11连接,第三导风面21远离所述第一导风面11的一端与出风口5的底部边缘连接并向外侧(也即远离出风口5的方向)延伸,第四导风面22与第三导风面21的延伸端连接。具体的,第四导风面22所在的平面与出风口5所在的平面垂直,且第四导风面22远离出风口5的侧边与出风口5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L,其中L的取值范围为6.5-8.5mm。当L小于6.5mm时,接水盘的导风结构2的长度太短,起不到提高导风效果的作用;而当L大于8.5mm时,对出风口5遮挡太多,会影响空调出风口5的出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导风面22远离出风口5的侧边与出风口5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L优选为7.5mm,在此设置时能够最大程度上同时保证气流在空调器内的导向作用和空调器的出风效果。
其中,第三导风面21的下表面与出风口5下边缘对应的前侧板固定连接,第二导风面12靠近风机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翻边,风机组件3与接水盘连接的部分套在翻边上并与翻边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接水盘与空调外壳底座之间出现缝隙,导致冷凝水进入到底座内,对空调外壳或螺钉等其他部件形成腐蚀,造成安全隐患。
较佳的,接水盘本体1与导风结构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单独组装的情况,且一体成型可以增强接水盘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水盘本体1的一端设置导风结构2,且导风结构2延伸至出风口5外,增大了从蒸发器4出来的风在接水盘上的流经长度,提高了对风流的导向准确度,且降低了风量损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调器的送风量,调高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导风面11与第三导风面21的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面14,且连接面14与接水面13平行。第一导风面11相对于接水面13朝出风口5处倾斜设置,第三导风面21相对于连接面14朝出风口5处倾斜设置。
具体的,由于设置了连接面14,且连接面14与接水面13平行,而第一导风面11相对于接水盘沿出风口5方向倾斜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导风面11相对于连接面14也为倾斜设置,第一导风面11与连接面14连接的整体结构对接水盘来说为一凸起块,在本实施例中,气流的宽度方向即蒸发器4的宽度方向,通过设置连接面14而形成的凸起块,可以引导气流沿凸起块的方向流出,即气流沿第一导风面11流经连接面14,然后沿第三导风面21流向第四导风面22,最后从出风口5处流出,这样提高了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了出风噪音。
其中,第一导风面11与接水面13相交呈夹角α,第三导风面21与连接面14相交呈夹角β;α、β的数值范围为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也可以对空调进行试验确定设置。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α的取值范围为110°-150°,β的取值范围为120°-160°;上述取值范围是基于工作人员对空调器的综合统计,在满足接水盘在空调器内的安装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便于对经过蒸发器4的气流进行导向,降低风量损失,提高空调器的送风量。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面11与接水面13之间的夹角α为120°,第三导风面21与连接面14之间的夹角β为137°。
较佳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面11与第三导风面21的倾斜角度来调整出风口5的出风角度。为了更好的规划气流的流动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面11与接水面13之间的夹角α小于第三导风面21与连接面14之间夹角β,这样使得气流沿第一导风面11向出风口5流动时,经过多个平面平滑过渡连接而成的导风面,进一步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为了确保导风效果,进一步降低出风阻力,降低风量损失,接水盘本体1和导风结构2上所有的棱角结构均为倒圆角结构,其中棱角结构包括接水盘的四个侧面与接水面13的连接处、第一导风面11与第三导风面21的连接处,第三导风面21与第四导风面22的连接处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通过在接水盘本体1的第一导风面11与导风结构2之间设置连接面14,使得气流沿第一导风面11向出风口5流动时,经过多个平滑过渡连接的导向面,提高了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了出风噪音。
实施例三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接水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接水盘,通过在接水盘本体1靠近出风口5的一端设置导风结构2,且导风结构2延伸至出风口5外,增大了从蒸发器4出来的风在接水盘上的流经长度,提高了对风的导向准确度,且降低了风量损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调器的送风量,调高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