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361发布日期:2019-09-29 15:22阅读:1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



背景技术:

集成灶,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集成灶利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侧吸下排,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让油烟魔力般的往下吸走,再也看不到油烟四处升腾的现象,油烟吸净率达95%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集成灶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通常,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油烟经吸油烟电机吸取以后便通过金属或PVC硬管向油烟管道中排出,而蜗壳中残留的油渍便从集油盘中落入到接油盘,再从接油盘落入到集油容器中收集起来。现有技术中接油盘一般通过螺栓直接与集成灶壳体进行连接,接油盘的下端一般通过螺栓与集成灶的地脚进行连接,而设置在接油盘上的螺栓孔为通孔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接油盘中的油渍从螺纹孔中渗出而污染集成灶和地面。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油渍从螺纹孔中渗出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实际工作中接油盘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接油盘内的油渍从螺纹孔中渗出而污染集成灶和地面的难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油渍从螺纹孔中渗出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包括接油盘本体,所述接油盘本体外形为长方形结构,边长较短的两边沿边长方向均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螺纹孔贯穿接油盘本体;所述接油盘本体中央位置设有接油凹槽;所述接油凹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油管;每一侧所述的第一螺纹孔与接油凹槽之间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油条;每一侧所述的挡油条靠近接油盘本体中央位置上均设有一个支撑件连接部位,所述的支撑件连接部位内设有不少于三个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第二螺纹孔为盲孔,其的开口设置在接油盘本体的下端。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的支撑件连接部位内均均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设置四个第二螺纹孔既可以达到连接牢固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安装工序最优的效果;同时利用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连接,方便简单。

优选的,所述的接油盘本体每一边的第一螺纹孔均设有三个,设置三个第一螺纹孔既可以达到将接油盘本体与集成灶连接牢固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安装工序最简单的效果;同时利用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连接,方便简单。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螺纹孔均设有内螺纹,便于与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油条的高度不低于5mm,可有效确保接油凹槽中的油越过挡油条从第一螺纹孔流出而污染厨房环境。

优选的,所述的接油盘本体、接油凹槽、排油管以及挡油条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接油盘本体、接油凹槽、排油管、挡油条以及支撑件连接部位等部件组件,其结构简单;通过第一螺纹孔可以与集成灶外壳件连接,通过第二螺纹孔可以与地脚进行连接,连接方便、牢固、可靠;

(2)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第一螺纹孔靠近接油凹槽一侧的挡油条有效地将第一螺纹孔与接油凹槽隔开,流入到接油凹槽中的油渍在挡油条阻挡作用下不会流入到第一螺纹孔中,便不会从第一螺纹孔中渗出接油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接油盘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支撑件连接部位,所述的支撑件连接部位下端用于与集成灶的地脚通过螺栓相连接;在支撑件连接部位上设置的第二螺纹孔开口方向由下至上,且其为盲孔,位于接油盘本体上端部分;由于第二螺纹孔上端为盲孔设计,故接油盘本体上端部分便不会出现孔洞,所以接油凹槽便不会从第二螺纹孔中流出而污染集成灶和地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油条以及将第二螺纹孔设计为盲孔的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油盘内的油渍从螺纹孔中渗出而污染集成灶和地面的难题,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接油盘本体1、第一螺纹孔2、接油凹槽3、排油管4、挡油条5、支撑件连接部位6、第二螺纹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集成灶的接油盘,包括接油盘本体1,所述接油盘本体1外形为长方形结构,边长较短的两边沿边长方向均设有三个第一螺纹孔2,所述的第一螺纹孔2贯穿接油盘本体1;所述接油盘本体1中央位置设有接油凹槽3;所述接油凹槽3的下端连接有排油管4;每一侧所述的第一螺纹孔2与接油凹槽3之间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油条5,所述挡油条5的高度不低于5mm;每一侧所述的挡油条5靠近接油盘本体1中央位置上均设有一个支撑件连接部位6,所述的支撑件连接部位6内设有四个的第二螺纹孔7,所述的第二螺纹孔7为盲孔,其的开口设置在接油盘本体1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螺纹孔2以及第二螺纹孔7均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接油盘本体1、接油凹槽3、排油管4以及挡油条5一体成型。

参阅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接油盘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利用螺栓由下至上穿过第一螺纹孔2,可以将油盘本体1轻松固定在集成灶的下端,集成灶工作时,其蜗壳内部残留的油渍首先落入到集油盘中,汇集在集油盘中的油渍随后落入到接油凹槽3内,顺着接油凹槽3中央的排油管4流出;而设置在第一螺纹孔2靠近接油凹槽3一侧的挡油条5有效地将第一螺纹孔2与接油凹槽3隔开,流入到接油凹槽3中的油渍在挡油条5阻挡作用下不会流入到第一螺纹孔2中,便不会从第一螺纹孔2中渗出接油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接油盘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件连接部位6,所述的支撑件连接部位6下端用于与集成灶的地脚通过螺栓相连接,集成灶的另外两个地脚安装在集成灶外壳上;在支撑件连接部位6上设置的第二螺纹孔7开口方向由下至上,且其为盲孔,位于接油盘本体1上端部分;由于第二螺纹孔7上端为盲孔设计,故接油盘本体1上端部分便不会由孔洞,所以接油凹槽3便不会从第二螺纹孔7中流出而污染集成灶和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