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405发布日期:2019-10-08 18:55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



背景技术:

真空感应熔炼炉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使金属熔化的真空冶炼成套设备;但现有的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炉内的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差,使熔炼炉内的各元素分布不均匀,影响铜合金熔炼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其搅拌效果好,使熔炼炉内的各元素混合均匀,提高了熔炼质量。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包括炉体及盖设于所述炉体顶部的炉盖,所述炉体顶端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为圆台状且靠近所述炉体一端的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炉体一端的面积,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且关于所述炉体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炉盖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适应的定位槽;所述炉体内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坩埚,所述坩埚为一端敞开的筒状,所述坩埚外侧壁上固定有中频感应加热器,所述炉盖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关于所述炉盖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远离所述炉体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炉盖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盖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靠近所述炉体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搅拌轴及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及所述第二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均固定有卡柱,所述卡柱为圆台状、且靠近所述搅拌电机一端的面积大于远离所述搅拌电机一端的面积,所述坩埚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卡柱相适应的两个卡槽,所述卡柱套接于所述卡槽上,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搅拌杆及沿所述第一搅拌轴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搅拌杆及沿所述第二搅拌轴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坩埚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挡流杆,所述挡流杆沿所述坩埚径向方向设置,所述挡流杆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错开。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杆及所述第二搅拌杆的端部到所述坩埚内壁的最小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炉盖之间设置有填料函。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炉壁内具有保温夹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搅拌轴及所述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杆及所述第二搅拌杆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可同时对所述坩埚内的熔液进行搅拌,同时可避免层流现象,搅拌效果好;另外所述第一搅拌轴及所述第二搅拌轴的端部固定有卡柱,所述卡柱套接于所述卡槽上,增加了搅拌轴与搅拌杆的稳定性;所述坩埚内壁上设置有所述挡流杆,所述挡流杆与所述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配合,进一步促进了搅拌的效果;所述固定杆及所述卡柱均为圆台状,方便于所述炉盖的固定;所述螺旋叶片可对熔液进行上下搅动,加强了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炉体100,炉盖200,搅拌电机210,第二传动齿轮220,第一旋转轴260,第二旋转轴240,第一传动齿轮250,填料函211,第一搅拌轴 270,第一搅拌杆221,第一螺旋叶片222,第二搅拌轴230,第二搅拌杆 231,第二螺旋叶片232,底座300,坩埚400,中频感应加热器410,卡槽 420,卡柱430,挡流杆450,保温夹层500,定位杆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铜合金的真空感应熔炼炉,包括炉体100及盖设于所述炉体100顶部的炉盖200,所述炉体100顶端固定有定位杆600,所述定位杆600为圆台状且靠近所述炉体100一端的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炉体100一端的面积,所述定位杆600设有两个、且关于所述炉体100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炉盖200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杆600相适应的定位槽;所述炉体100内的底部固定有底座300,所述底座300上固定有坩埚400,所述坩埚400为一端敞开的筒状,具体地,所述炉盖200通过卡扣结构固定于所述炉体100顶部,所述底座300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坩埚400外侧壁上固定有中频感应加热器 410,所述炉盖200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60及第二旋转轴240,所述第一旋转轴260及第二旋转轴240关于所述炉盖200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一旋转轴 260及第二旋转轴240远离所述炉体100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250,所述炉盖200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有搅拌电机210,所述搅拌电机210的转轴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220,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2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盖 200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20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50啮合,所述第一旋转轴260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40靠近所述炉体100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搅拌轴270及第二搅拌轴230,具体地,所述搅拌电机210通过螺丝固定,第一搅拌轴270及第二搅拌轴230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260及所述第二旋转轴240固定,所述第一搅拌轴270及所述第二搅拌轴 230远离所述搅拌电机210的一端均固定有卡柱430,所述卡柱430为圆台状、且靠近所述搅拌电机210一端的面积大于远离所述搅拌电机210一端的面积,所述坩埚400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卡柱430相适应的两个卡槽420,所述卡柱430套接于所述卡槽420上,具体地,所述卡柱430与搅拌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搅拌轴270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搅拌杆221及沿所述第一搅拌轴270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第一螺旋叶片222,所述第二搅拌轴230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搅拌杆231及沿所述第二搅拌轴230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第二螺旋叶片23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222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232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搅拌杆221与所述第二搅拌杆231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坩埚400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挡流杆450,所述挡流杆450沿所述坩埚400径向方向设置,所述挡流杆450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搅拌杆221、所述第二搅拌杆231错开。

本实用新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搅拌轴270及所述第二搅拌轴230,所述第一搅拌杆221及所述第二搅拌杆231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可同时对所述坩埚400内的熔液进行搅拌,同时可避免层流现象,搅拌效果好;另外所述第一搅拌轴270及所述第二搅拌轴230的端部固定有卡柱430,所述卡柱430套接于所述卡槽420上,增加了搅拌轴与搅拌杆的稳定性;所述坩埚400内壁上设置有所述挡流杆450,所述挡流杆450与所述第一搅拌杆221、所述第二搅拌杆231的配合,进一步促进了搅拌的效果;所述固定杆600及所述卡柱430均为圆台状,方便于所述炉盖200的固定;所述螺旋叶片可对熔液进行上下搅动,加强了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搅拌电机210的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可避免所述坩埚400内的熔液出现层流现象,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杆45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杆221及所述第二搅拌杆231的端部到所述坩埚400内壁的最小距离;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所述第一搅拌杆221、所述第二搅拌杆231与所述挡流杆450相互交错对熔液进行搅拌;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挡流杆450沿竖直方向排列成关于所述坩埚400轴线对称的两排。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210的转轴与所述炉盖200之间设置有填料函 211;所述搅拌电机210的转轴与所述炉盖200之间通过所述填料函211进行密封,具体地,所述填料函211内填充有耐高温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00的炉壁内具有保温夹层500;可降低所述炉体 100内的热量散失,具体地,所述保温夹层500内为真空状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