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5114发布日期:2019-07-24 10: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和如冷柜、冰箱等制冷装置为彼此独立的两个电器,不紧耗电,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制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放热,在冬天人们往往会开启空调,空调开启的房间与制冷装置所在的房间并不一定在同一个房间,导致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白白浪费,如果能顾利用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则能节省电能并提高用户体验。

因此,提出一种空调制冷装置一体系统,利用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能够利用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并节省电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包括:空调和制冷装置;

空调,包括第一压缩机、室内机、室外机和设置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第一节流装置;

制冷装置,能够通过室内机进行放热。

可选的,制冷装置还能够通过室外机进行放热。

可选的,制冷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和蒸发器;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第一管路的一端与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第一换热管与室内机的第二换热管并排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换热管和第四管路;

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管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四管路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接;第三换热管与室外机的第四换热管并排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过冷器;

过冷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第五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端口,第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

第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端口,第六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

第七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端口,第七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接;

第八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四端口,第八管路的另一端与所示第二管路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九管路;

第九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第九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九管路的另一端之间。

可选的,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或,

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允许制冷剂从第五管路的另一端向第一端口流动;和/或,

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和/或,

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和/或,

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第五控制阀位于第七管路的另一端与第八管路的另一端之间。

可选的,第九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或,第九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允许制冷剂从第九管路的另一端向与第五管路相连的一端流动。

可选的,还包括:储液器,储液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

可选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和/或,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

可选的,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八控制阀。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其中,制冷装置能够通过室内机进行放热,从而在冬季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果,节省了电能并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第一压缩机;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2、室内机;3、室外机;41、第一节流装置;42、第二节流装置;43、第三节流装置;5、第二压缩机;6、蒸发器;71、第一管路;72、第二管路;73、第三管路;74、第四管路;75、第五管路;76、第六管路;77、第七管路;78、第八管路;79、第九管路;81、第一换热管;82、第二换热管;83、第三换热管;84、第四换热管;9、过冷器;91、第一控制阀;92、第二控制阀;93、第三控制阀;94、第四控制阀;95、第五控制阀;96、第六控制阀;97、第七控制阀;98、第八控制阀;10、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电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电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现有技术中,在冬季时,制冷装置与空调所在的房间不一定是同一个房间,一方面用户会打开空调获取热量,另一方面,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白白浪费,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利用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提供空调的制热效果,以提高用户体验,并节省电能。

请参看图,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包括:空调和制冷装置;所述空调,包括第一压缩机1、室内机2、室外机3和设置在所述室内机2和室外机3之间的第一节流装置41;所述制冷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室内机2进行放热。

具体的,空调的第一压缩机1、室内机2和室外机3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制冷制热回路,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阀相连接,四通阀还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室内机2和室外机3相连接,室内机2和室外机3通过管路相连接。第一压缩机1、室内机2、室外机3和四通阀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制冷装置,例如冰箱,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热量,提高用户的体验并节省电能,制冷装置能够通过室内机进行放热,从而在冬季的时候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实现能量的回收再利用。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还能够通过所述室外机3进行放热。在本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能够通过室外机进行放热,在现有技术中,冬季开启空调后室外机作为蒸发器吸收环境热量,导致室外机的温度较低容易结霜,造成室外机损伤,而本申请制冷装置还能够通过室外机3进行放热,因此制冷装置放出的热量可以提高室外机的温度,防止室外机结霜。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5和蒸发器6;所述第二压缩机5的吸气口与所述蒸发器6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7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5的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71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管81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8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7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路7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6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71或所述第二管路72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2,所述第一换热管81与所述室内机2的第二换热管82并排设置。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制冷装置开启,第二压缩机5的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冷媒可以经第一管路71到达第一换热管81处,第一换热管81可以位于室内机内部,在室内机处放热,再经第二管路72回到蒸发器6处蒸发吸热,制冷装置可以是冰箱或冰柜,本申请通过设置制冷装置能够在室内机放热,从而提高了空调在冬季时的制热效果。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管路73、第三换热管83和第四管路74;所述第三管路7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压缩机5的排气口,所述第三管路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管8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83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路7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路7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72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83与所述室外机3的第四换热管84并排设置。

具体的,请继续参看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缩机5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以在室外机和/或室内机处换热,具体的,可以在第一管路71或第三管路73上设置控制阀,从而控制冷媒的流动方向,在冬季,当室外机结霜或快要结霜时,控制制冷装置的管路中的冷媒在室外机处放热,从而防止室外机结霜,并且可以利用室外机的换热器吸收制冷装置的冷媒的热量,进一步降低冷媒的温度,从而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当包括第四管路时,第二节流装置42位于第二管路72上,且位于蒸发器6的入口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第二管路的一端之间。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过冷器9;所述过冷器9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五管路7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第五管路7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外机3与室内机2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五管路75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43;第六管路7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第六管路7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进气口;第七管路77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第七管路7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72相连接;第八管路7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端口,第八管路78的另一端与所示第二管路72相连接。

具体的,过冷器9的作用是利用空调的制冷剂降低回到第二压缩机5吸气口的冷媒的温度,以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在请参看图1,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室外机放热,变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然后一部分空调的制冷剂从第五管路75流入过冷器的第一端口,再从第二端口流回第一压缩机1,而此时,第二管路上的制冷装置的冷媒可以从第七管路流入过冷器9的第三端口,再从第四端口经第八管路78流出,由于第五管路75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43,所以从第五管路75流入第一端口的空调的制冷剂会蒸发吸热,从而降低经第七管路77流入过冷器的制冷装置的冷媒的温度,降低了温度的冷媒在蒸发器6处可吸收更多热量,从而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另一部分空调的制冷剂经室内机2换热回到第一压缩机1。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室内机放热,然后从第五管路75流入第一端口,吸收制冷装置的冷媒的热量。即无论空调处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都能采用过冷器9增强制冷装置的制冷能力。可选的,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流入第一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根据制冷剂的温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九管路79;所述第九管路79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7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4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九管路7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75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2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7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管路79的另一端之间。具体的,设置第九管路79的作用在于调节流入过冷器内的制冷剂的量。第一节流装置41可以是膨胀阀或毛细管。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管路7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1;和/或,所述第五管路75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第一单向阀11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端口流动;和/或,所述第七管路77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93;和/或,所述第八管路78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94;和/或,所述第二管路72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95,所述第五控制阀95位于所述第七管路7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管路78的另一端之间。

具体的,设置第一控制阀91可以调节流入过冷器9内的制冷剂的量,设置第一单向阀11可以防止制冷剂反向流动,保证过冷器和第一压缩机安全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第三控制阀93、第四控制阀94和第五控制阀95可以控制制冷装置的冷媒流入过冷器9的量,从而保证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可控。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九管路79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2,和/或,所述第九管路79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单向阀12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九管路的另一端向与所述第五管路75相连的一端流动设置第二单向阀12防止空调内的制冷剂反向流动。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器10,所述储液器10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72上。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路73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96,和/或,所述第四管路74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97。通过设置第六控制阀96和第七控制阀97可以控制冷媒可选择的在室内机和/或室外机放热,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可选的,蒸发器6和第二压缩机5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以防止出现液击问题。可选的,所述第一管路71上设置有第八控制阀98,以控制冷媒的流量。

在本申请中,室内机和室外机都可以同时为空调和制冷装置换热,在冬季可以用来回收部分制冷装置的冷凝热用来防止空调的室外机结霜,或是,提高室内空调的制热效果。在本申请中增加了一个过冷器,用空调系统来给制冷装置的冷媒过冷,从而提高制冷装置的效率、减小耗电量。本申请中,可以把制冷装置的两个冷凝器(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与分别与空调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室外机的换热器做成一体,从而起到热回收与防结霜的作用。

以下以图1所示的结构说明本申请中空调和制冷装置一体系统的工作情况。

在夏季,将第一压缩机1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进入室外机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41进入室内机2,与室内环境换热,给房间降温,另一路经第五管路75和第三节流装置43节流降压后进入过冷器9;两路制冷剂均吸收热量后成为气态制冷剂汇入第一压缩机1,完成空调制冷循环。与此同时,第二压缩机5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室外机3并通过储液器10,之后进入过冷器9进行过冷,过冷后的液体冷媒经第二节流装置42,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6进行降温冷却,最后经气液分离器进入第二压缩机。

在冬季,第一压缩机1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进入室内机2,与室内环境换热,给房间升温;换热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41进入室外机3进行蒸发,另一路经第三节流装置43节流降压后进入过冷器9;两路制冷剂均吸收热量后成为气态制冷剂汇入第一压缩机1,完成空调制热循环。与此同时,第二压缩机5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分成两股,一股进入室外机3,另一股进入室内机2,然后两股制冷剂混合后进入储液器10,之后进入过冷器9进行过冷,过冷后的液体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42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6进行降温冷却,最后经气液分离器进入第二压缩机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