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270发布日期:2019-09-03 19: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空调除去具有基本的能制冷/制热外,还设置有一些辅助功能,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进一步处理。这些辅助功能例如为加湿、香薰以及净化等。

但是,现有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主要包括电极式或超声波式,需要在空调中额外增加电控模块,并需要设计较大的储水空间。而香薰模块以及净化模块使用过程中不断损耗。在空调使用较长时间后,其辅助功能将失效。这需要请专业人员打开外壳进行模块更换,非常不方便,有些用户可能嫌麻烦而根本不去更换,使得空调设计的这些辅助功能成为鸡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使用户无需专业维修人员的协助即可自行更换辅助功能模块,以使空调设计的空气处理功能保持长期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使空调室内机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成本降低。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外壳,其一侧表面具有开口;和

模块容纳盒,其内放置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的辅助功能模块,模块容纳盒通过开口插入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内。

可选地,模块容纳盒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模块容纳盒内外空间的通气孔。

可选地,模块容纳盒的一端安装有安装部,在模块容纳盒插入外壳内时,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于开口。

可选地,安装部卡紧于开口内。

可选地,安装部上开设有插槽;模块容纳盒的端部形成有插头,插头可拆卸地插入插槽中,以实现模块容纳盒与安装部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可选地,外壳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围挡块,其设置在开口处,用于辅助支撑模块容纳盒。

可选地,模块容纳盒的一端敞开,以便插入和取出辅助功能模块。

可选地,辅助功能模块为加湿模块、香薰模块或净化模块。

可选地,加湿模块为吸水棉芯。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外壳的顶壁开设有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进风口,横向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开口;外壳内部设置有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扇以及包围贯流风扇设置的三段式蒸发器;且模块容纳盒为长条状,其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并平行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三段式蒸发器与贯流风扇500之间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在外壳上开设开口,使模块容纳盒通过开口插入并安装于外壳内,并将辅助功能模块放入模块容纳盒中。这样一来,用户需要更换或清洗辅助功能模块时,无需请专业维修人员拆卸空调外壳,直接自行将模块容纳盒通过开口取出即可,非常方便。而且,这样事实上极大提升了用户更换辅助功能模块的积极性,使空调设计的辅助的空气处理功能长期发挥作用,避免成为鸡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模块容纳盒的安装部通过卡紧的方式安装于开口,使用户无需任何专业工具即能拆下模块容纳盒,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在外壳内壁设置围挡块,用于辅助支撑模块容纳盒,避免因外壳壁厚过薄,使模块容纳盒得不到稳固地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加湿模块为吸水棉芯,其成本非常低。用于想要对空调进行加湿时,将吸饱水的吸水棉芯放入模块容纳盒即可。吸水棉芯的水分在空调风吹拂下,加速蒸发实现加湿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将模块容纳盒设置在三段式蒸发器与贯流风扇之间,且将模块容纳盒设置为长条状并使其沿贯流风扇的长度方向延伸,是为了使其散发的香气、水蒸气等在贯流风扇作用下,能够更加均匀全面地从出风口的各处吹出。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外壳的前部和顶部被被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块容纳盒的分解结构以及辅助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外壳的一个横向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至图6所示意的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下文仅以此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也可为其他形式的空调室内机,如立式空调室内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外壳100的前部和顶部被被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模块容纳盒200的分解结构以及辅助功能模块300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外壳100的一个横向侧壁10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外壳100以及模块容纳盒200。外壳100的一侧表面具有开口130。模块容纳盒200通过开口130插入并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100内。

模块容纳盒200内放置有用于对室内空气处理的辅助功能模块300。辅助功能模块300可为加湿模块、香薰模块(可为香精块)、净化模块(可为活性炭)等等空调或空气净化领域常用的空气处理模块,以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香薰和净化,提高舒适度。可仅在模块容纳盒200内放置一种辅助功能模块300,也可以同时放置多种辅助功能模块300。

模块容纳盒200的一端敞开,以便插入和取出辅助功能模块300。该敞开端可为敞开结构(如图3,具有敞开口280),也可采用一端盖(未图示)封闭。

模块容纳盒200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模块容纳盒200内外空间的通气孔201,以便空气流过辅助功能模块300,完成空气处理过程。多个通气孔201在模块容纳盒200的顶面排布为多排多列。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用户需更换或清洗辅助功能模块300时,无需请专业维修人员拆卸空调外壳100,直接自行将模块容纳盒200通过开口130取出即可,非常方便。而且,这样事实上极大提升了用户更换辅助功能模块300的积极性,使空调设计的辅助的空气处理功能长期发挥作用,避免成为鸡肋。

前文已述,辅助功能模块300可为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可为吸水棉芯。吸水棉芯由吸水材质(例如海绵)制成。吸水棉芯在水中浸泡后,吸收大量的水,其放置在模块容纳盒200中后,在空调风的吹动下加速蒸发,实现加湿功能。这种加湿,模块结构简单,易于用户操作,并且成本很低。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模块容纳盒200的一端安装有安装部210。在模块容纳盒200插入外壳100内时,安装部21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开口130。

可使安装部210上开设有插槽212,使模块容纳盒200的端部形成有插头240。插头240可拆卸地插入插槽212中,以实现模块容纳盒200与安装部21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因模块容纳盒200主要起到容纳作用,其材料以及壁厚的选择不会过度考虑强度和刚度。因此,在端部另外设置安装部210,使安装部210与外壳100连接,能使模块容纳盒200的与外壳100的连接更加稳固。

安装部210可采用多种方式连接于外壳100。例如,使安装部210卡紧在开口130内。这种方式安装非常简单,并且用户无需任何专业工具即能拆下模块容纳盒200,拆卸也非常方便。因空调室内机运行过程受到用户干扰的可能性也极小,因此上述卡接的方式也足以使模块容纳盒200始终保持在固有位置。

图5是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和图5所示,外壳100内壁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围挡块150。围挡块150设置在开口130处,用于辅助支撑模块容纳盒200,避免因外壳100壁厚过薄,使模块容纳盒200得不到稳固地固定。围挡块150可与外壳10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为单独加工的结构,再安装于外壳100。

图6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剖视图。如图6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外壳100的顶壁开设有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的进风口110,前侧底部设置有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120。出风口120处设置有用于开闭出风口120以及用于引导出风口120的出风方向的导风板700。外壳100的横向(即x轴方向)一侧的侧壁101开设有开口130。外壳100内部设置有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扇500以及包围贯流风扇500设置的三段式蒸发器400。模块容纳盒200为长条状(或称为棒状)。模块容纳盒200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并平行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三段式蒸发器400与贯流风扇500之间空间内。

如图6,三段式蒸发器400包括位于贯流风扇500后上方且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的后段410,顶端连接于后段410且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中段420,以及从中段420的下端向下接近竖直延伸的前段430。将蒸发器设置为三段式能够使风更多地通过,实现更优强制对流换热效果。模块容纳盒200可位于后段410与中段420之下,贯流风扇500之上。

上述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模块容纳盒200内散发的香气、水蒸气等在贯流风扇500作用下,能够更加均匀全面地从出风口120处吹出,提升空气处理速度。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