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电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6592发布日期:2019-09-06 21: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电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电炉。



背景技术:

电炉是把炉内的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加热的加热炉,电炉可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等离子炉、电子束炉等;同燃料炉比较,电炉的优点有:炉内气氛容易控制;物料加热快;加热温度高;温度容易控制;生产过程较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卫生条件好;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且更加环保,有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现有技术中,电炉能源消耗较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头电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头电炉,包括面板、灶头、调节钮与接触底座;

面板上设置有便于灶头安装的开口;灶头包括隔热圈、微晶玻璃、托盘、发热装置与散热风扇;隔热圈上端凸出面板外,隔热圈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开口的内壁上;隔热圈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托盘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销,卡销伸入卡槽内并与卡槽配合连接;发热装置设置在托盘上,发热装置包括第一发热盘与第二发热盘,发热装置的中部设置有便于螺栓安装的螺纹孔;第一发热盘设置在发热装置的中部,第二发热盘呈圆环状设置在第一发热盘的外周;微晶玻璃覆盖在发热装置的上表面;

接触底座设置在面板上,调节钮设置在接触底座上;调节钮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第一旋钮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二旋钮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一触点;第二旋钮的内周上设置有挡板,挡板朝向第二旋钮轴心的一端与第二触点接触;第二旋钮与第一旋钮转动连接;

接触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接触底座分为外圈与内圈;第一接线柱设置外圈上,第一接线柱对称设置在接外圈的顶部与底部;第二接线柱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外圈上;第三接线柱对称设置在内圈的顶部与底部,第四接线柱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内圈上;第一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为绝缘材料,第二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为导电材料,第二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均通过导电体与发热装置电性连接;导电体的阻值各不相同。

优选的,托盘呈圆形,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优选的,面板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面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脚。

优选的,托盘的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外部罩设有防尘网,防尘网向下凸出面板外部。

优选的,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信息的显示模块,托盘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模块通讯连接。

优选的,微晶玻璃采用高炉渣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圈上端凸出面板外,可以阻挡汤汁、水等液态滴落在微晶面板上,防止干烧造成微晶面板的损坏;接触底座内部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与外圈上均设置有多个接线柱,通过第一旋钮与第二旋钮的转动,不同的接线柱接入电路,接线柱通过导电体与发热装置电性连接;导电体的阻值各不相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逆时针转动第二旋钮则,第二旋钮内部的挡板与第一旋钮内的第二触点相接触,带动第一旋钮也做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二旋钮外侧的第一触点与第二接线柱接触导电,则第二发热盘启动发热;同时第一旋钮外侧的第二触点与第四接线柱接触导电,则第一发热盘启动发热;两个发热盘同时工作,加热速度快,适合大锅使用;而随着第二旋钮转动的角度不同接入电路的导电体的阻值也不同,从而调节不同的火候;需要关火时,则顺时针转动第一旋钮即可带动第二旋钮旋转,整个发热装置都可以进行关火;

第一旋钮也可以独立使用,当仅仅转动第一旋钮时,第一旋钮外侧的第二触点与第四接线柱导电,则第一发热盘启动发热,适合于小锅使用,更加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托盘呈圆形,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在工作中,圆形托盘承托性更好,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能保证发热装置在工作中不会产生晃动;而透气孔能够增强气体的流动,便于进行散热;面板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垫,在工作中,橡胶垫增加了摩擦力,在装置需要搬运的过程中,增大摩擦力防止滑落,同时橡胶垫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再遇到磕碰时不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面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脚;在工作中,支脚将整个装置支撑起,底部留有便于散热的空间;托盘的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外部罩设有防尘网,防尘网向下凸出面板外部;防尘网能够减少油污从底部进入装置内,附着在散热风扇上。

本实用新型中,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信息的显示模块,托盘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模块通讯连接;在工作中,托盘上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实时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启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微晶玻璃采用高炉渣制成;微晶玻璃是综合玻璃和陶瓷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双重优点,既具有陶瓷的强度,又具有玻璃的致密性和对酸、碱、盐的耐蚀性;高炉渣的主要成分以玻璃相为主,并含有少量钙铝硅酸盐结晶体,是构成微晶玻璃的主要成分,使用高炉渣实现了废物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灶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发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调剂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调节旋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接触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灶头;3、显示模块;4、防尘网;5、调节钮;501、第一旋钮;502、第二旋钮;6、支脚;7、橡胶垫;8、隔热圈;9、微晶玻璃;10、发热装置;11、散热风扇;12、托盘;13、卡销;14、透气孔;15、螺纹孔;16、第一发热盘;17、第二发热盘;18、接触底座;19、第一触点;20、挡板;21、第二触点;22、第一接线柱;23、第二接线柱;24、第三接线柱;25、第四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灶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发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调剂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调节旋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头电炉中的接触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头电炉,包括面板1、灶头2、调节钮5与接触底座18;

面板1上设置有便于灶头2安装的开口;灶头2包括隔热圈8、微晶玻璃9、托盘12、发热装置10与散热风扇11;隔热圈8上端凸出面板1外,隔热圈8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开口的内壁上;隔热圈8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托盘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销13,卡销13伸入卡槽内并与卡槽配合连接;发热装置10设置在托盘上,发热装置10包括第一发热盘16与第二发热盘17,发热装置10的中部设置有便于螺栓安装的螺纹孔15;第一发热盘16设置在发热装置10的中部,第二发热盘17呈圆环状设置在第一发热盘16的外周;微晶玻璃9覆盖在发热装置10的上表面;

接触底座18设置在面板1上,调节钮5设置在接触底座18上;调节钮5包括第一旋钮501、第二旋钮502;第一旋钮501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二触点21,第二旋钮502的外周上设置有第一触点19;第二旋钮502的内周上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朝向第二旋钮502轴心的一端与第二触点21接触;第二旋钮502与第一旋钮501转动连接;

接触底座18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22、第二接线柱23、第三接线柱24与第四接线柱25;接触底座18分为外圈与内圈;第一接线柱22设置外圈上,第一接线柱22对称设置在接外圈的顶部与底部;第二接线柱23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外圈上;第三接线柱24对称设置在内圈的顶部与底部,第四接线柱25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内圈上;第一接线柱22与第三接线柱24为绝缘材料,第二接线柱23与第四接线柱25为导电材料,第二接线柱23与第四接线柱25均通过导电体与发热装置10电性连接;导电体的阻值各不相同。

本实施例的双头电炉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隔热圈8上端凸出面板1外,可以阻挡汤汁、水等液态滴落在微晶玻璃9上,防止干烧造成微晶玻璃9的损坏;接触底座18内部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与外圈上均设置有多个接线柱,通过第一旋钮501与第二旋钮502的转动,不同的接线柱接入电路,接线柱通过导电体与发热装置10电性连接;导电体的阻值各不相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逆时针转动第二旋钮502则,第二旋钮502内部的挡板20与第一旋钮501内的第二触点21相接触,带动第一旋钮501也做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二旋钮502外侧的第一触点19与第二接线柱23接触导电,则第二发热盘17启动发热;同时第一旋钮501外侧的第二触点21与第四接线柱25接触导电,则第一发热盘16启动发热;两个发热盘同时工作,加热速度快,适合大锅使用;而随着第二旋钮502转动的角度不同接入电路的导电体的阻值也不同,从而调节不同的火候;需要关火时,则顺时针转动第一旋钮501即可带动第二旋钮502旋转,整个发热装置都可以进行关火;

第一旋钮501也可以独立使用,当仅仅转动第一旋钮501时,第一旋钮501外侧的第二触点21与第四接线柱25导电,则第一发热盘16启动发热,适合于小锅使用,更加节约能源。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托盘12呈圆形,托盘12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4;在工作中,圆形托盘12承托性更好,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能保证发热装置10在工作中不会产生晃动;而透气孔14能够增强气体的流动,便于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面板1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垫7,在工作中,橡胶垫7增加了摩擦力,在装置需要搬运的过程中,增大摩擦力防止滑落,同时橡胶垫7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再遇到磕碰时不容易损坏。

进一步的,面板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脚6;在工作中,支脚6将整个装置支撑起,底部留有便于散热的空间。

进一步的,托盘12的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11,散热风扇11外部罩设有防尘网4,防尘网4向下凸出面板1外部;防尘网4能够减少油污从底部进入装置内,附着在散热风扇11上。

进一步的,面板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信息的显示模块3,托盘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模块3通讯连接;在工作中,托盘12上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实时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启动散热风扇11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微晶玻璃9采用高炉渣制成;微晶玻璃9是综合玻璃和陶瓷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双重优点,既具有陶瓷的强度,又具有玻璃的致密性和对酸、碱、盐的耐蚀性;高炉渣的主要成分以玻璃相为主,并含有少量钙铝硅酸盐结晶体,是构成微晶玻璃的主要成分,使用高炉渣实现了废物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