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液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189发布日期:2019-08-27 19:5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液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尤其是一种导热液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导热液加热系统大多都是采用固定的电加热方式,不能够根据加热需要进行现场快速可靠调节加热管的接电数量,给导热液加热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导热液加热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加热需要调节相应的加热管接电数量,节省了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创造目的:提供一种导热液加热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加热需要调节相应的加热管接电数量,节省了电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导热液加热系统,包括圆筒形壳体、U形电加热管、隔热板、固定圆盘、防护罩壳、电极防护罩以及接插圆盘;圆筒形壳体为卧式安装,并在圆筒形壳体的下侧且靠近筒底处设有导热液进口,在圆筒形壳体的上侧且靠近筒口处设有导热液出口;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加热部横向伸入圆筒形壳体内;隔热板密封盖合在圆筒形壳体的筒口上;固定圆盘设置在隔热板的外侧面中心处;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电极端依次贯穿式安装在隔热板和固定圆盘上,且各个U形电加热管在固定圆盘上呈圆周分布;电极防护罩为圆筒形护罩,并在电极防护罩内设有绝缘隔板;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电极端均由电极防护罩的筒底部伸入电极防护罩内,且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正极电极端贯穿式安装在绝缘隔板上;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负极电极端位于绝缘隔板与电极防护罩的筒底部之间;防护罩壳罩盖在隔热板、固定圆盘以及电极防护罩的外围;在接插圆盘一侧侧面上呈圆周分布设置有电源接插件,在接插圆盘另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把手;在防护罩壳上且位于电极防护罩处设有嵌入口;接插圆盘由嵌入口处局部嵌入电极防护罩的筒口内,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正极电极端插入对应位置处的电源接插件中;在电极防护罩上设有负极进线口,各个U形电加热管的负极电极端通过负极电线穿过负极进线口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在接插圆盘上设有正极进线口,在接插圆盘内设有电源分接器;电源正极通过正极电线穿过正极进线口与电源分接器电连接,再由电源分接器与相应的电源接插件电连接;在圆筒形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以及安装在各个支撑腿上的下底板;在下底板上安装有导热液循环泵;在靠近导热液循环泵的支撑腿上设有电机安装板;在电机安装板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导热液循环泵的循环驱动电机;在导热液进口上对接安装有导热液进液管道;导热液循环泵串接在导热液进液管道上,并在导热液循环泵上游的导热液进液管道上还串接有过滤器和管路阀门。

进一步地,在接插圆盘内设有元件安装空腔,电源分接器安装在元件安装空腔内;电源分接器包括圆盘形电极板、分布设置在圆盘形电极板圆周边缘的各个转接电极柱以及分别与各个转接电极柱电连接的分支电线;在元件安装空腔的腔壁上且围绕圆盘形电极板的圆周分布设置有接插件安装孔;各个电源接插件分别安装在各个接插件安装孔中;在圆盘形电极板的中心处设有连接电极柱;正极电线的端部与连接电极柱电连接,各个分支电线分别与各个电源接插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元件安装空腔内安装有供电继电器;在接插圆盘的外侧面上设有断电开关;断电开关串接在供电继电器的线圈供电回路中;供电继电器的动触头和定触头串接在正极电线上;供电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动触头和定触头相接触,正极电线导通供电。

进一步地,电源接插件的数量为九的N倍,N为大于等于三的自然数;各个电源接插件以圆周上连续分布的九个为一个接插组,且每个接插组中的电源接插件均位于同一圆周上;在每个接插组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以及第八个电源接插件通过分支电线与对应位置处的转接电极柱电连接;各个接插组沿同一圆周依次分布,各个接插组中的电源接插件不共用;电源接插件的数量为U形电加热管正极电极端数量的三倍。

进一步地,在接插圆盘的外围套设有圆形限位套;在防护罩壳上且位于嵌入口处间隔设置有安装短柱;圆形限位套通过限位套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各个安装短柱上;在接插圆盘的外圆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E形凹槽,且E形凹槽的三个分支凹槽与接插圆盘的轴心线相平行,三个分支凹槽的连通凹槽围绕接插圆盘的外圆周设置;在圆形限位套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于E形凹槽内的导向滑块,接插圆盘旋转时导向滑块沿连通凹槽滑动,接插圆盘沿轴心线滑动时导向滑块沿三个分支凹槽中的一个滑动;在圆形限位套的侧边设有限位固定块,在限位固定块上插装有定位销;在接插圆盘的外圆周上设有三个销孔;每个正极电极端在接插圆盘上均对应有三个电源接插件;正极电极端插入对应的三个电源接插件中的一个时,导向滑块滑入相应的分支凹槽中,定位销插装到对应的销孔中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电源接插件包括外套筒、两个导电条、两个弓形弹簧片以及接插件电极;导电条的截面为圆弧形,并通过两根导向杆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导向杆沿外套筒的径向设置,并可沿外套筒的径向来回滑动;在导向杆伸出外套筒的外端部上设有限位凸圈;两个导电条的内弧面相对设置,用于对U形电加热管的正极电极端进行夹持导电;在两个导电条的端部且位于外套筒的筒口处设置有导向锥面,导向锥面由导电条的端部外扩延伸至外套筒的筒口边缘,用于对U形电加热管的正极电极端进行插入导向;弓形弹簧片弹性支撑在导电条外弧面与外套筒内筒壁之间;在弓形弹簧片的弓顶部设有限位凸块,在导电条外弧面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凸块嵌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中;在弓形弹簧片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一个贴紧外套筒内筒壁的弯折段;在两端的弯折段上均设有一个弧形槽口,用于分别卡扣在两侧的导向杆上;接插件电极的一端贯穿式固定安装在外套筒的筒底部中心处,并在接插件电极伸入外套筒内的端部上设有两根导电铜片;两根导电铜片分别与两个导电条电连接;在接插件电极的中部设有固定凸圈,在接插件电极的外端部上设有锁紧外螺纹;在锁紧外螺纹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固定螺母;分支电线的端部夹持在固定螺母与固定凸圈之间;外套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在接插件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在隔热板的内部设有隔热空腔;在隔热空腔中设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将隔热空腔分隔为靠近U形电加热管加热部一侧的隔热分腔和靠近U形电加热管电极端一侧的热交换分腔;在隔热分腔内设置有隔热棉层,且各个隔热棉层倾斜层叠设置;在隔热板的上部设有伸出防护罩壳外的出水管,在隔热板的下部设有伸出防护罩壳外的进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热交换分腔相连通;在防护罩壳内设有水循环驱动泵以及用于驱动水循环驱动泵的水泵驱动电机;水循环驱动泵串接在进水管上。

进一步地,圆筒形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并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填充设置有保温棉层;在内壳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导流支撑板,各个U形电加热管加热部的直杆段垂直贯穿式安装在各个导流支撑板上;各个导流支撑板半封闭式安装在内壳体内,且相邻两块导流支撑板分别为上半部封闭和下半部封闭,从而在内壳体内形成曲折的导热液体流向;导热液进口位于最右侧的导流支撑板与内壳体的右端面之间,且最右侧的导流支撑板为下半部封闭;导热液出口位于最左侧的导流支撑板与隔热板之间,且最左侧的导流支撑板为上半部封闭。

进一步地,在U形电加热管加热部的两根直杆段安装有导流扩散机构;导流扩散机构包括两个C形夹头、连接杆、中心套管以及两块矩形导流叶板;连接杆固定设置在两个C形夹头之间,中心套管滑动式套设在连接杆上;在中心套管上沿径向螺纹旋合安装有一根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端部按压在连接杆上;在中心套管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侧边梁,且中心套管位于两根侧边梁的中部之间;在两根侧边梁的外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T形调节滑槽;在T形调节滑槽内滑动式安装有调节滑块,在调节滑块上设有伸出T形调节滑槽外的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上螺纹旋合安装有调节定位螺母;在矩形导流叶板的一侧长度边缘中部设有圆柱形安装块,并在圆柱形安装块上设有安装螺纹孔;两个矩形导流叶板通过圆柱形安装块上的安装螺纹孔安装在两根调节螺杆的端部上;两个C形夹头分别安装在U形电加热管加热部的两根直杆段上,并在C形夹头的夹口两侧边缘处向外翻折设置有紧固侧耳;C形夹头的两个紧固侧耳通过锁紧固定螺栓相对安装,使得C形夹头对U形电加热管加热部的直杆段锁紧固定;在C形夹头的内侧夹持面上设有防滑棱。

进一步地,在导热液循环泵的驱动轴端部安装有下圆盘;在循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与下圆盘相对的上圆盘;在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安装有S形散热叶片,用于旋转后形成离心气流;在循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中部安装有电机散热叶轮;在电机安装板与支撑腿的安装位置处设有加强筋板。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接插圆盘能够实现正极电极端与相应的电源接插件接插导电,从而根据现场加热需要选择U形电加热管的接电数量;利用电极防护罩和隔热板能够对正极电极端和负极电极端进行有效防护,增强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利用过滤器对导热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进入圆筒形壳体内;利用防护罩壳能够对内部结构进行防护,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电源接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的弓形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的导流扩散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创造的导流扩散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创造的电源分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创造公开的导热液加热系统包括:圆筒形壳体、U形电加热管5、隔热板8、固定圆盘9、防护罩壳61、电极防护罩62以及接插圆盘20;圆筒形壳体为卧式安装,并在圆筒形壳体的下侧且靠近筒底处设有导热液进口7,在圆筒形壳体的上侧且靠近筒口处设有导热液出口6;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加热部横向伸入圆筒形壳体内;隔热板8密封盖合在圆筒形壳体的筒口上;固定圆盘9设置在隔热板8的外侧面中心处;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电极端依次贯穿式安装在隔热板8和固定圆盘9上,且各个U形电加热管5在固定圆盘9上呈圆周分布;电极防护罩62为圆筒形护罩,并在电极防护罩62内设有绝缘隔板15;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电极端均由电极防护罩62的筒底部伸入电极防护罩62内,且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正极电极端16贯穿式安装在绝缘隔板15上;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负极电极端14位于绝缘隔板15与电极防护罩62的筒底部之间;防护罩壳61罩盖在隔热板8、固定圆盘9以及电极防护罩62的外围;在接插圆盘20一侧侧面上呈圆周分布设置有电源接插件,在接插圆盘20另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把手22;在防护罩壳61上且位于电极防护罩62处设有嵌入口;接插圆盘20由嵌入口处局部嵌入电极防护罩62的筒口内,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正极电极端16插入对应位置处的电源接插件中;在电极防护罩62上设有负极进线口28,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负极电极端14通过负极电线穿过负极进线口28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在接插圆盘20上设有正极进线口26,在接插圆盘20内设有电源分接器;电源正极通过正极电线穿过正极进线口26与电源分接器电连接,再由电源分接器与相应的电源接插件电连接;在圆筒形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66以及安装在各个支撑腿66上的下底板68;在下底板68上安装有导热液循环泵71;在靠近导热液循环泵71的支撑腿66上设有电机安装板73;在电机安装板73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导热液循环泵71的循环驱动电机72;在导热液进口7上对接安装有导热液进液管道67;导热液循环泵71串接在导热液进液管道67上,并在导热液循环泵71上游的导热液进液管道67上还串接有过滤器69和管路阀门70。利用接插圆盘20能够实现正极电极端16与相应的电源接插件接插导电,从而根据现场加热需要选择U形电加热管5的接电数量;利用电极防护罩62和隔热板8能够对正极电极端16和负极电极端14进行有效防护,增强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利用穿绝缘隔板15能够具有较好的绝缘隔离作用,确保电连接安全性;利用过滤器69对导热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进入圆筒形壳体内;利用防护罩壳61能够对内部结构进行防护,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接插圆盘20内设有元件安装空腔,电源分接器安装在元件安装空腔内;电源分接器包括圆盘形电极板57、分布设置在圆盘形电极板57圆周边缘的各个转接电极柱60以及分别与各个转接电极柱60电连接的分支电线;在元件安装空腔的腔壁上且围绕圆盘形电极板57的圆周分布设置有接插件安装孔58;各个电源接插件分别安装在各个接插件安装孔58中;在圆盘形电极板57的中心处设有连接电极柱59;正极电线的端部与连接电极柱59电连接,各个分支电线分别与各个电源接插件电连接。利用电源分接器能够实现各个分支电线的供电均衡性,便于实现圆周式供电。

进一步地,在元件安装空腔内安装有供电继电器;在接插圆盘20的外侧面上设有断电开关65;断电开关65串接在供电继电器的线圈供电回路中;供电继电器的动触头和定触头串接在正极电线上;供电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动触头和定触头相接触,正极电线导通供电。利用供电继电器和断电开关61的配合,使得在旋转切换前进行断电,确保切换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电源接插件的数量为九的N倍,N为大于等于三的自然数;各个电源接插件以圆周上连续分布的九个为一个接插组,且每个接插组中的电源接插件均位于同一圆周上;在每个接插组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以及第八个电源接插件通过分支电线与对应位置处的转接电极柱60电连接;各个接插组沿同一圆周依次分布,各个接插组中的电源接插件不共用;电源接插件的数量为U形电加热管5正极电极端16数量的三倍。利用接插组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以及第八个电源接插件接电,使得与每个接插组对应的三个正极电极端16中,在第一旋转调节位置处有三个接电,在第二旋转调节位置处有两个接电,在第三旋转调节位置处有一个接电,从而使得接插圆盘20旋转后有三个档位的接电调节,满足装置在现场使用时的调节需要。

进一步地,在接插圆盘20的外围套设有圆形限位套18;在防护罩壳61上且位于嵌入口处间隔设置有安装短柱17;圆形限位套18通过限位套安装螺栓19固定安装在各个安装短柱17上;在接插圆盘20的外圆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E形凹槽21,且E形凹槽21的三个分支凹槽与接插圆盘20的轴心线相平行,三个分支凹槽的连通凹槽围绕接插圆盘20的外圆周设置;在圆形限位套18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式嵌于E形凹槽21内的导向滑块,接插圆盘20旋转时导向滑块沿连通凹槽滑动,接插圆盘20沿轴心线滑动时导向滑块沿三个分支凹槽中的一个滑动;在圆形限位套18的侧边设有限位固定块23,在限位固定块23上插装有定位销25;在接插圆盘20的外圆周上设有三个销孔24;每个正极电极端16在接插圆盘20上均对应有三个电源接插件;正极电极端16插入对应的三个电源接插件中的一个时,导向滑块滑入相应的分支凹槽中,定位销25插装到对应的销孔24中进行固定。利用圆形限位套18、E形凹槽21以及导向滑块实现接插圆盘20的抽插旋转的导向,确保正极电极端16准确插入对应位置处的电源接插件中;利用限位固定块23、定位销25以及销孔24能够实现接插圆盘20的定位,确保正极电极端16接插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源接插件包括外套筒27、两个导电条31、两个弓形弹簧片38以及接插件电极33;导电条31的截面为圆弧形,并通过两根导向杆29安装在外套筒27的内部;导向杆29沿外套筒27的径向设置,并可沿外套筒27的径向来回滑动;在导向杆29伸出外套筒27的外端部上设有限位凸圈30;两个导电条31的内弧面相对设置,用于对U形电加热管5的正极电极端16进行夹持导电;在两个导电条31的端部且位于外套筒27的筒口处设置有导向锥面32,导向锥面32由导电条31的端部外扩延伸至外套筒27的筒口边缘,用于对U形电加热管5的正极电极端16进行插入导向;弓形弹簧片38弹性支撑在导电条31外弧面与外套筒27内筒壁之间;在弓形弹簧片38的弓顶部设有限位凸块41,在导电条31外弧面上设有限位孔39,限位凸块41嵌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39中;在弓形弹簧片38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一个贴紧外套筒27内筒壁的弯折段40;在两端的弯折段40上均设有一个弧形槽口42,用于分别卡扣在两侧的导向杆29上;接插件电极33的一端贯穿式固定安装在外套筒27的筒底部中心处,并在接插件电极33伸入外套筒27内的端部上设有两根导电铜片37;两根导电铜片37分别与两个导电条31电连接;在接插件电极33的中部设有固定凸圈34,在接插件电极33的外端部上设有锁紧外螺纹35;在锁紧外螺纹35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固定螺母36;分支电线的端部夹持在固定螺母36与固定凸圈34之间;外套筒27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在接插件安装孔58上。利用两个弓形弹簧片38对两个导电条31进行弹性按压,使得正极电极端16插入后与导电条31实现有效地导电接插;利用限位孔39和限位凸块41的设置能够增强弓形弹簧片38的定位性能,防止晃动脱落;利用两端的弧形槽口42卡扣在两侧的导向杆29上,使得弓形弹簧片38在按压撑长后分力在弧形槽口42与导向杆29的摩擦力上,使得弓形弹簧片38被按压变形后导电条31的夹持力大于弓形弹簧片38的弹力;利用导向锥面32能够便于正极电极端16的插入。

进一步地,在隔热板8的内部设有隔热空腔;在隔热空腔中设有中间隔板10,中间隔板10将隔热空腔分隔为靠近U形电加热管5加热部一侧的隔热分腔和靠近U形电加热管5电极端一侧的热交换分腔;在隔热分腔内设置有隔热棉层13,且各个隔热棉层13倾斜层叠设置;在隔热板8的上部设有伸出防护罩壳61外的出水管11,在隔热板8的下部设有伸出防护罩壳61外的进水管12,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均与热交换分腔相连通;在防护罩壳61内设有水循环驱动泵80以及用于驱动水循环驱动泵80的水泵驱动电机81;水循环驱动泵80串接在进水管12上。利用中间隔板10实现内部分隔,一侧通过隔热棉层13隔热,另一侧将热量进行交换,满足低温能量的收集交换利用;利用隔热板8能够防止热量对U形电加热管5的正极电极端16和负极电极端14进行高温防护。

进一步地,圆筒形壳体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内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并在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的空腔中填充设置有保温棉层3;在内壳体1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导流支撑板4,各个U形电加热管5加热部的直杆段垂直贯穿式安装在各个导流支撑板4上;各个导流支撑板4半封闭式安装在内壳体1内,且相邻两块导流支撑板4分别为上半部封闭和下半部封闭,从而在内壳体1内形成曲折的导热液体流向;导热液进口7位于最右侧的导流支撑板4与内壳体1的右端面之间,且最右侧的导流支撑板4为下半部封闭;导热液出口6位于最左侧的导流支撑板4与隔热板8之间,且最左侧的导流支撑板4为上半部封闭。利用各个导流支撑板4构成曲折的加热通道,满足导热液的充分加热需求;利用保温棉层3能够增强圆筒形壳体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在U形电加热管5加热部的两根直杆段安装有导流扩散机构;导流扩散机构包括两个C形夹头43、连接杆47、中心套管50以及两块矩形导流叶板52;连接杆47固定设置在两个C形夹头43之间,中心套管50滑动式套设在连接杆47上;在中心套管50上沿径向螺纹旋合安装有一根定位螺钉56,定位螺钉56的端部按压在连接杆47上;在中心套管50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侧边梁55,且中心套管50位于两根侧边梁55的中部之间;在两根侧边梁55的外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T形调节滑槽49;在T形调节滑槽49内滑动式安装有调节滑块,在调节滑块上设有伸出T形调节滑槽49外的调节螺杆53;在调节螺杆53上螺纹旋合安装有调节定位螺母54;在矩形导流叶板52的一侧长度边缘中部设有圆柱形安装块51,并在圆柱形安装块51上设有安装螺纹孔;两个矩形导流叶板52通过圆柱形安装块51上的安装螺纹孔安装在两根调节螺杆53的端部上;两个C形夹头43分别安装在U形电加热管5加热部的两根直杆段上,并在C形夹头43的夹口两侧边缘处向外翻折设置有紧固侧耳44;C形夹头43的两个紧固侧耳44通过锁紧固定螺栓45相对安装,使得C形夹头43对U形电加热管5加热部的直杆段锁紧固定;在C形夹头43的内侧夹持面上设有防滑棱46。利用导流扩散机构安装在U形电加热管5上,使得导热液的流动由中部向四周扩散,因此导流扩散机构最优安装在导热液进口7的进口处以及各个区间内液体主流动路径的中部;利用两个C形夹头43实现在加热部的直杆段上的锁紧固定,并通过防滑棱46加强防滑性,防止长期液体流动冲击造成位移;利用中心套管50和定位螺钉56调节两块矩形导流叶板52的安装高度和中心套管50的旋转角度;利用两根侧边梁55、调节螺杆53以及调节定位螺母54实现矩形导流叶板52的倾斜角度和横向位置,从而满足矩形导流叶板52的各种角度和位置的调节,使得导热液能够向内壳体1的边角位置流动,使内部加热均匀。

进一步地,在导热液循环泵71的驱动轴76端部安装有下圆盘77;在循环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与下圆盘77相对的上圆盘78;在上圆盘78与下圆盘77之间安装有S形散热叶片79,用于旋转后形成离心气流;在循环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中部安装有电机散热叶轮75;在电机安装板73与支撑腿66的安装位置处设有加强筋板74。利用S形散热叶片79设置在上圆盘78与下圆盘77之间,从而形成离心气流对上圆盘78与下圆盘77之间进行散热,防止高温沿轴向传递到循环驱动电机72上,避免循环驱动电机72高温受损;利用电机散热叶轮75能够进一步增强循环驱动电机72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创造公开的导热液加热系统在使用时,导热油从导热液进液管道67输送至导热液进口7处进入内壳体1,在输送过程中需要经过过滤器69的杂质过滤,导热液在导流支撑板4的作用下曲折向导热液出口6处流动,在内部曲折流动过程中,导热油在导流扩散机构的导流作用下实现导热油往多角度扩散,从而实现内部导热液加热的均匀性;在调节各个U形电加热管5的接电数量时,需要通过断电开关65断开供电继电器的线圈供电,使正极电线断开供电,再通过把手22整体拔出接插圆盘20,使各个电源接插件脱离正极电极端16,再沿E形凹槽21的连通凹槽旋转接插圆盘20,使正极电极端16插入其他电源接插件中,使接电的U形电加热管5的数量改变,从而满足现场加热调节需要,并在调节完成后将定位销25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销孔24中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创造,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创造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