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037发布日期:2019-07-27 10:1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加热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设备中设有发热膜作为加热源,但是,发热膜的发热量大,有的基本可以达到500℃以上,这也相应对发热膜与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产品基本很难达到这一可靠性要求,多存在功能性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加热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组件,包括:安装载体;电热膜,附设在所述安装载体上;银浆膜,附设在所述安装载体上,且与所述电热膜电连接;电路板和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及所述银浆膜电连接,以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热膜之间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电热膜与电路板之间能形成良好的电性导通,同时能确保电热膜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可靠、稳定,这样,产品的断路等电连接失效风险低,产品质量更具可靠性。

更详细地,本方案中银浆膜与发热膜之间电连接,其中,银浆膜与发热膜皆附设于安装载体,这样的结构更容易保证银浆膜与发热膜之间连接可靠、稳定,可以确保银浆膜与发热膜的电连接部位不容易因为物理冲击或高温影响出现松脱导致接触不良或断路,另外,电连接件与电路板及银浆膜电连接,实现电路板-电连接件-银浆膜-电热膜之间电性导通,其中,银浆膜导电性强,熔点高,耐温性好,且更容易实现与电连接件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电连接,总体来讲,本设计的结构更容易确保电路板-电连接件-银浆膜-电热膜所形成的整个通路的每个接点处的连接可靠、稳定,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或断路等功能性隐患,产品质量更可靠。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加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银浆膜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热膜的外轮廓区域外,且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银浆膜的连接部位在所述电热膜的外轮廓区域外。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连接件与银浆膜的连接部位在电热膜的外轮廓区域外,这样有利于使电连接件与银浆膜的连接部位避开电热膜的大部分热量,降低电连接件与银浆膜的连接部位受到的高温影响,尤其对于电热膜工作温度非常高的产品而言,可极大降低电连接件与银浆膜的熔断风险,及降低电连接件变形及熔断风险,进一步提升电路板与电热膜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导电探针,设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银浆膜接触形成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在电路板上设置导电探针,使导电探针与银浆膜电接触,以实现导电探针将电路板与银浆膜电性导通,这样的结构在装配时,将导电探针对准银浆膜后使两者相向靠近进行压紧即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导电探针抵靠,并提供用于将所述导电探针压靠在所述银浆膜上的力。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导电探针,这样,产品装配后,可利用弹性支撑件的弹力将导电探针压紧在银浆膜上,以使导电探针与银浆膜可以维持良好接触,使导电探针与银浆膜之间电连接可靠,进而确保电路板与银浆膜之间电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银浆膜在所述电热膜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及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利用导线作为电连接件将电路板及银浆膜在电热膜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电连接,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且本结构中导线无需与发热膜直接连接,同时实现了使导线与银浆膜的连接点有效避开发热膜位置,以避开发热膜热影响,这在确保导线与发热膜之间电性导通可靠性高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导线被高温熔断的风险性,且降低导线与银浆膜连接部位被熔融分离的风险,提升了产品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银浆膜与所述导线的连接点到所述电热膜的外轮廓线上最靠近所述连接点的点的直线距离大于等于20mm。

在本方案中,对于银浆膜与导线的连接点,控制其与电热膜的外轮廓线的最近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值在20mm及以上,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银浆膜与导线的连接点受到的来自于电热膜的热影响,更能确保银浆膜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及连接寿命,提升产品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与所述银浆膜在所述电热膜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焊接;和/或所述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焊接,或所述导线通过接线端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线与银浆膜在电热膜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焊接实现电连接,焊接结构的耐热性更强,熔断风险性更低,且焊接结构连接强度高,对物理冲击的耐抗性也更好,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设置导线与电路板焊接或通过接线端子连接,这样,导线与电路板之间装配更方便,且也更便于电路板检修。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热膜为远红外膜;和/或所述银浆膜的外表面附设有镀锡层;和/或所述安装载体为用于盛放锅具的灶面板,所述电热膜及所述银浆膜附设在所述灶面板的下板面上,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灶面板的下侧。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热膜为远红外膜,远红外膜通电后可发热并辐射出远红外线用于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传热效率高、电热转换能效高、加热均匀性高的优点,可以提升产品整体烹饪效率及运行能效。

在银浆膜的外表面附设有镀锡层,这样,电连接件与银浆膜连接时连接到银浆膜表层的镀锡层上,利用镀锡层可以进一步提升银浆层的电性导通效果,且还可对银浆层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组件还包括: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热膜邻近分布。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磁线圈,并使之与电热膜邻近分布,使得电加热组件成为集电磁加热和电热膜加热于一体的复合加热系统,这样,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电磁线圈工作、控制电热膜工作或控制电磁线圈及电热膜同时工作,使产品使用功能更丰富,同时也综合了电磁线圈加热高效性、升温快速性及电热膜的高能效性、加热均匀性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烹饪加热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线圈在所述安装载体上的投影与所述银浆膜不重叠。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磁线圈在安装载体上的投影与银浆膜不重叠,也可以理解为,电磁线圈在安装载体上的投影与银浆膜不相交,这样,银浆膜不会对电磁线圈产生隔磁效果,可以避免电磁线圈能量损失,同时避免加热死角问题,提升电磁加热均匀性和电磁加热能效,反过来,电磁线圈也不会对银浆膜形成加热效果,从而防止电磁线圈工作时引起银浆膜处发热产生高温的不良情形,实现降低银浆膜与电连接件连接处的高温熔断风险性,更利于维持银浆膜与电连接件之间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煎锅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安装载体,20电热膜,30银浆膜,40电路板,51导电探针,52导线,521连接点,522接线端子,60弹性支撑件,70电磁线圈,8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包括:安装载体10、电热膜20、银浆膜30、电路板40和电连接件。

具体地,电热膜20附设在安装载体10上;银浆膜30附设在安装载体10上,且与电热膜20电连接;电连接件与电路板40及银浆膜30电连接,以使电路板40与电热膜20之间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电热膜20与电路板40之间能形成良好的电性导通,同时能确保电热膜20与电路板40之间的电连接可靠、稳定,这样,产品的断路等电连接失效风险低,产品质量更具可靠性。

更详细地,本方案中银浆膜30与发热膜之间电连接,其中,银浆膜30与发热膜皆附设于安装载体10,这样的结构更容易保证银浆膜30与发热膜之间连接可靠、稳定,可以确保银浆膜30与发热膜的电连接部位不容易因为物理冲击或高温影响出现松脱导致接触不良或断路,另外,电连接件与电路板40及银浆膜30电连接,实现电路板40-电连接件-银浆膜30-电热膜20之间电性导通,其中,银浆膜30导电性强,熔点高,耐温性好,且更容易实现与电连接件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电连接,总体来讲,本设计的结构更容易确保电路板40-电连接件-银浆膜30-电热膜20所形成的整个通路的每个接点处的连接可靠、稳定,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或断路等功能性隐患,产品质量更可靠。

具体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8)

如图1所示,安装载体10为用于盛放锅具的灶面板,电热膜20及银浆膜30贴附在灶面板的下板面上,且导电层与银浆膜30连接,电路板40位于灶面板的下侧,电热膜20与电路板40通过导电探针51与银浆膜30压紧接触的方式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电连接件包括导电探针51,导电探针51设在电路板40上并向上凸伸以与银浆膜30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电加热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60,具体例如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件等,弹性支撑件60与电路板40及导电探针51抵靠,且提供用于将导电探针51压向银浆膜30的弹力。

更具体地,导电探针51的底端活动连接于电路板40,弹性支撑件60的弹力向上推顶导电探针51,使导电探针51可随弹性支撑件60的上下伸缩而上下浮动,灶面板装配到底座80上后,银浆膜30位于导电探针51上方并压在导电探针51上,使导电探针51与银浆膜30接触实现电连接,进而实现电路板40与电热膜20之间电性导通,且其中,利用弹性支撑件60对导电探针51的弹力支撑作用,可以形成弹力将导电探针51压靠在银浆膜30上的作用,使导电探针51与银浆膜30维持良好接触,这样,导电探针51与银浆膜30之间电连接更可靠,进而确保电路板40与银浆膜30之间电连接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银浆膜30的至少部分位于电热膜20的外轮廓区域外,导电探针51顶端与银浆膜30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电性接触。这样可以减少导电探针51受到的热影响,降低导电探针51热变形、热熔断等风险性。

当然,这仅是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探针51也可与银浆膜30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内的部位接触实现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加热组件还包括电磁线圈70,电磁线圈70与电热膜20邻近分布,更优选地,如图5和图7所示,电磁线圈70呈环形,且电磁线圈70在安装载体10上的投影嵌套分布在电热膜20的外侧。本结构中,增设电磁线圈70,使得电加热组件成为集电磁加热和电热膜20加热于一体的复合加热系统,这样,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电磁线圈70工作、控制电热膜20工作或控制电磁线圈70及电热膜20同时工作,使产品使用功能更丰富,同时也综合了电磁线圈70加热高效性、升温快速性及电热膜20的高能效性、加热均匀性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烹饪加热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电磁线圈70在安装载体10上的投影与银浆膜30不重叠,也可以理解为,电磁线圈70在安装载体10上的投影与银浆膜30不相交,这样,银浆膜30不会对电磁线圈70产生隔磁效果,可以避免电磁线圈70能量损失,同时避免加热死角问题,提升电磁加热均匀性和电磁加热能效,反过来,电磁线圈70也不会对银浆膜30形成加热效果,从而防止电磁线圈70工作时引起银浆膜30处发热产生高温的不良情形,实现降低银浆膜30与电连接件连接处的高温熔断风险性,更利于维持银浆膜30与电连接件之间连接可靠。

具体实施例二(参见图9~图12)

与前述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电热膜20与电路板40之间通过导线52与银浆膜30以电路连接方式连接。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导线52的一端连接银浆膜30,另一端连接电路板40,实现电热膜20与电路板40之间电性导通。

更具体地,银浆膜30的至少部分位于电热膜20的外轮廓区域外,导线52的该一端与银浆膜30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焊接,这样可以减小导线52与银浆膜30的连接部位受到的来自于电热膜20的热影响,防止导线52与银浆膜30的连接部位因高温熔融引起导线52与银浆膜30松脱,实现提升导线52与银浆膜30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同时,这样设计也利于使导线52部件避开电热膜20的热影响区域,降低导线52的熔断风险性,降低产品断路风险,这样一来,在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的前提下,也降低了对导线52的熔点要求,使得导线52也可以选用熔点稍低一些的材料,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也拓宽了导线52的选材范围,更容易兼顾实现导线52导通效率和熔点的综合需求。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银浆膜30与导线52的连接点521(连接点521可以理解为导线52的该一端与银浆膜30的焊接点)到电热膜20的外轮廓线上最靠近连接点521的点的直线距离L大于等于20mm,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银浆膜30与导线52的连接部位受到的来自于电热膜20的热影响,更能确保银浆膜30与导线5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及连接寿命,提升产品质量。

例如,导线52的该一端与银浆膜30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锡焊连接,使锡焊连接所形成的焊点成为导线52与银浆膜30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的连接点521,电热膜20的外轮廓线上最靠近焊点的点与该焊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至少为20mm,其中,远红外膜工作时可达到500℃,而焊点处焊锡的熔点只有260℃,通过控制焊点与远红外膜外缘的距离L大于20mm,可以避免远红外膜工作时把焊点熔融造成导线52脱落的问题,连接可靠性更高。

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导线52的该另一端设有接线端子522,且通过接线端子522与电路板40连接,具体例如,导线52的另一端设有螺丝锁端子,螺纹紧固件将螺丝锁端子压固在电路板40上实现导线52与电路板40电连接。

当然,本方案也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设计导线52的该另一端与电路板40焊接。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电热膜20为远红外膜,远红外膜通电后可发热并辐射出远红外线用于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传热效率高、电热转换能效高、加热均匀性高的优点,可以提升产品整体烹饪效率及运行能效。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银浆膜30的外表面附设有镀锡层,这样,电连接件与银浆膜30连接时连接到银浆膜30表层的镀锡层上,利用镀锡层可以进一步提升银浆层的电性导通效果,且还可对银浆层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煎锅等。

以电磁炉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电加热组件的安装载体为电磁炉的灶面板,电磁炉还具有底座80,灶面板盖装于底座80顶端并与底座80合围形成电器仓,电热膜20及银浆膜附设于灶面板的下板面,电路板40位于电器仓中,电连接件与电路板40及银浆膜在电热膜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电连接,使电路板40与电热膜20之间导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电热膜与电路板之间形成良好电性导通,同时能确保电热膜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及稳定性高,断路等电连接失效风险低,使产品质量更具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