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519发布日期:2019-08-21 00:0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性漆等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性漆、纺织品等烘干一般采用空气能烘干机和红外线烘干机进行干燥,然而空气能烘干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空气能烘干机只能用于低温,耗电量高以及烘干速度慢的缺点,红外线烘干机主要缺点是功率过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加热装置,具有节能、烘干效率高以及节能减排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烘干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加热装置异于进气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电磁加热器、风机和加热管;其中,风机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一端,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加热管,壳体内部的侧边安装有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加热铜管绕圈,加热铜管绕圈套在加热管上,风机和电磁加热器分别与电控箱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对应风机进风口位置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壳体上对应加热管出风口位置开设有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对应风机所在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口,且所述壳体上对应电磁加热器所在的一端也开设有散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铜管绕圈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控箱安装在墙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贯穿壳体与加热管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气管贯穿壳体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为钢管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加固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出气管导入至烘干房内,进气管和出气管与烘干房联通,实现循环,节能减排,通过热风流对烘干房内待烘干物进行烘干,加速烘干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散热口对风机和电磁加热器进行散热,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管的两侧六根加固条,左右各三根,相对设置,使加热管的固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加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出气管;3、加热装置;4、进气管;5、电控箱;6、壳体;61、散热口;62、进气口;63、出气口;7、电磁加热器;71、加热铜管绕圈;8、风机;9、加热管;91、隔热棉;10、加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烘干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且加热装置3异于进气管4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2,加热装置3包括壳体6、电磁加热器7、风机8和加热管9;其中,风机8安装在壳体6内部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风机8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6的底板上,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有加热管9,本实施例中风机8的出风口与加热管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风机8与加热管9之间放置有密封垫,壳体6内部的侧边安装有电磁加热器7,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器7也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6的底板上,电磁加热器7包括加热铜管绕圈71,加热铜管绕圈71与电磁加热器7通过连接线连接,加热铜管绕圈71套在加热管9上,风机8和电磁加热器7分别与电控箱5电路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控箱5对风机8和电磁加热器7进行控制,风机8把烘干房的空气通过进气管4抽入进加热管9内,通过电磁加热器7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出气管2导入至烘干房(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电控箱5挂设在烘干房外墙体上,烘干房不是本申请内容,不具体示意出)内,进气管4和出气管2与烘干房联通,实现循环,节能减排,通过热风流对烘干房内待烘干物进行烘干,加速烘干效率。

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器7的型号为ZC-8-80,由东莞市卓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家销售;风机8的型号为DF,由浙江紫丰机电有限公司厂家销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壳体6来说,壳体6上对应风机8进风口位置开设有进气口62,壳体6上对应加热管9出风口位置开设有出气口63;采用该方案方便对进气管4以及出气管2进行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壳体6来说,壳体6上对应风机8所在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口61,本实施中对应风机8所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散热口61,且壳体6上对应电磁加热器7所在的一端也开设有散热口61;采用该方案壳体6两端开设的散热口61可以形成空气对流,可以有效的对风机8以及电磁加热器7进行散热,提高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加热铜管绕圈71来说,加热铜管绕圈71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棉91;采用该方案可以防止加热管9内热量的流失,从而更加的节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控箱5来说,电控箱5安装在墙体1上,本实施例中电控箱5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1上;采用该方案通过电控箱5对电磁加热器7和风机8的电源通断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电控箱5的型号为150X150(mm),由乐清市柳市松兴电器厂厂家销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出气管2和进气管4来说,出气管2贯穿壳体6与加热管9的出风口连接,进气管4贯穿壳体6与风机8的进风口连接,本实施例中出气管2与加热管9通过螺栓连接,进气管4与风机8也通过螺栓连接,并且连接处均放置有密封垫;采用该方案使出气管2和进气管4连接的更加紧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加热管9来说,加热管9为钢管构件;采用该方案使用成本低,并且导热性能好。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管4以及出气管2连接好,接通电源,风机8通过进气管4将烘干房内的空气抽进加热管9内,通过电磁加热器7对加热管9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经过出气管2进入到烘干房内,对待加工物品进行加热,进气管4和出气管2与烘干房联通,实现循环,节能减排,通过热风流对烘干房内待烘干物进行烘干,加速烘干效率,设置的散热口61可以保护电磁加热器7和风机8,提高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加热管9的两侧设置了六根加固条10,左右各三根,且相对设置,加固条10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6的底板上,使加热管9的固定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