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5487发布日期:2019-08-09 21: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发泡材料的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PCL、PLA复合发泡材料作为一种可降解材料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及使用,该材料在制备以及检测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干燥,现有的采用热风烘箱进行干燥,过程干燥不均匀,干燥时间长,还容易造成物料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内底部的布风腔连接风帽,便于热风在烘干装置中均匀分布,带有内循环风机方便内部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烘干,且出气口处的连接盖内加装的棉花,有效避免发泡材料被吹出装置的损失,实用性更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包括烘干装置及装置盖,其中,烘干装置上配备有装置盖,烘干装置内下部设置有带有开缝的放置板,烘干装置底部连接有底座,底座中设置有风机与加热腔相连接,烘干装置内右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烘干装置前侧设置有温控装置和风机、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连接;加热腔和烘干装置内底部的布风腔连接,布风腔上端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出风口并连接有风帽;烘干装置左侧壁固定有内循环风机,并在烘干装置右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外通过螺纹连接有带有筛孔的连接盖。

优选地,上述加热腔内的加热装置采用电热丝。

优选地,上述连接盖内设置有棉花,避免发泡材料被吹出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的效果在于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通过在烘干装置内底部设置有布风腔连接有风帽,过程中使得热风分布更加的均匀,便于对材料的快速烘干;通过在烘干装置内侧边设置有内循环风机,过程中加快了气体在装置内部的流动速率,过程中使得烘干速率更快;通过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带筛孔的连接盖,连接盖内有棉花,能够有效避免发泡材料被吹出的损失,更加的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连接盖示意图

其中,图1、2中:

1—装置盖、2—烘干装置、3—内循环风机、4—温控装置、5—风帽、6—布气腔、7—底座、8—出气口、9—螺纹、10—连接盖、11—筛孔、12—棉花、13—温度传感器、14—加热腔、1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以达到方便对于发泡材料快速干燥,且能够减少发泡材料被吹出的目的。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说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包括:烘干装置2及装置盖1,其中,烘干装置2上配备有装置盖1,烘干装置2内下部设置有带有开缝的放置板,烘干装置2底部连接有底座7,底座7中设置有风机15与加热腔14相连接,烘干装置2内右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烘干装置2前侧设置有温控装置4和风机15、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13连接;加热腔14和烘干装置2内底部的布风腔6连接,布风腔6上端设置有就均匀排布的出风口并连接有风帽5;烘干装置2左侧壁固定有内循环风机3,并在烘干装置2右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气口8,出气口8外通过螺纹9连接有带有筛孔11的连接盖10。

优选地,上述加热腔14内的加热装置采用电热丝。

优选地,上述连接盖10内设置有棉花12,避免发泡材料被吹出烘干装置2。

上述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的结构的详细描述,下面将以一个应用场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的一个应用例包括:使用时,将发泡材料放置到烘干装置2中,过程中通过温控装置4设定温度并控制风机15与加热腔14工作,且由于布风腔6上风帽5的设置,使得烘干装置2内热风分布的更均匀,且内循环风机3使得热空气快速流动,便于发泡材料的快速干燥,便于人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内底部的布风腔连接风帽,便于热风在烘干装置中均匀分布,带有内循环风机方便内部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烘干,且出气口处的连接盖内加装的棉花,有效避免发泡材料被吹出装置的损失,实用性更强。

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干燥PCL、PLA复合发泡材料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