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589发布日期:2019-08-23 22:5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冷型空调是指仅具有制冷功能的空调器。

在某些场景,室内热负荷不均匀(存在明显的热点),室内的设备(热负荷)需随着后续需求逐步增加。针对室内热负荷不均,需要将室内机直接布置在热点位置进行定点制冷,目前市场上多以房间级的空调方式处理,针对热点进行合理的气流组织予以解决,此种方式灵活度差;针对热负荷逐步增加,目前市场上是前期规划好,空调一次性投入到位,如此投入成本高,且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其特点是:它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多个室外机,多个室内机通过高压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并联连接,多个室外机通过高压液管和高压气管并联连接;

室内机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单向阀、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第一高压液体截止阀、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和压力传感器,每个室内机的压缩机的出口接入高压气管,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

室外机包括冷凝器、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高压气体截止阀和第二高压液体截止阀;高压气管的分流出口与各个室外机的冷凝器的进口相连,其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气体截止阀,每个室外机的冷凝器的出口接入高压液管,其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液体截止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高压液管的分流出口分别接入各室内机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一路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另一路接入低压气管,低压气管与高压气管相通。

进一步的,室内机还包括油分离器和回油毛细管,压缩机的出口与油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油分离器的第一出口接入高压气管,油分离器的第二出口通过回油毛细管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

进一步的,室内机还包括吸气电磁阀和吸排气单向阀,吸气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机的进口管路上,吸排气单向阀设置在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与压缩机的连接管路上。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冷流泵模块,冷流泵模块设置在高压液管上,冷流泵模块包括冷流泵、冷流泵进口电磁阀、高压储液罐、冷流泵旁通单向阀、模块进口截止阀、模块出口截止阀和冷流泵出口液阀,冷流泵至少有一个且并联连接,冷流泵进口电磁阀设置在冷流泵的进口管路上,冷流泵出口液阀设置在冷流泵的出口管路上,冷流泵旁通单向阀与冷流泵并联,模块进口截止阀和高压储液罐设置在冷流泵模块的进口管路上,模块出口截止阀设置在冷流泵模块的出口管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针对热点情况布置室内机,根据室外空间进行布置室外机。

2、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随着热负荷增加,空调容量也随之扩展,空调系统不用停机。

3、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多个室内机时可实现单压缩机低频运行,同时多个室外机风机可不运行或部分运行,实现低负荷低温制冷。

4、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针对压缩机等易损部件,可实现空调不停机维修。

5、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在冷流泵模块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低温制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E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F的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G的放大图。

图中:

压缩机1,蒸发器2,第一电子膨胀阀3,油分离器4,回油毛细管5、单向阀6,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7,第一高压液体截止阀8,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9,压力传感器10,冷凝器11,第二电子膨胀阀12,第二高压气体截止阀13,第二高压液体截止阀14,高压液管15,高压气管16,低压气管17,吸气电磁阀18,吸排气单向阀19,冷流泵20,冷流泵进口电磁阀21,高压储液罐22,冷流泵旁通单向阀23,模块进口截止阀24,模块出口截止阀25,冷流泵出口液阀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布置的单冷空调,它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多个室外机,多个室内机通过高压液管15、高压气管16和低压气管17并联连接,多个室外机通过高压液管15和高压气管16并联连接;

室内机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第一电子膨胀阀3、油分离器4、回油毛细管5、单向阀6、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7、第一高压液体截止阀8、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9和压力传感器10,压缩机1的出口与油分离器4的进口相连,油分离器5的第一出口接入高压气管16,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6、压力传感器10和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7,油分离器5的第二出口通过回油毛细管5与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高压气态冷媒通过高压气管16分流至各个室外机;气态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后进入油分离器4分离成伴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和已分理处润滑油的气态冷媒,伴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再经回油毛细管5回到压缩机1,已分离出润滑油的气态冷媒经单向阀6和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7进入高压气管16。

室外机包括冷凝器11、第二电子膨胀阀12、第二高压气体截止阀13和第二高压液体截止阀14;高压气管16的分流出口与冷凝器11的进口相连,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气体截止阀13,冷凝器11的出口接入高压液管15,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液体截止阀14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2,高压液管15的分流出口分别接入各室内机的蒸发器2,蒸发器2的出口一路与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另一路接入低压气管17,低压气管17与高压气管16相通。

工作原理:

室内机的气态冷媒经压缩机1压缩并经油分离器4到达第一高压气体截止阀7,之后各并联的室内机的高压气体冷媒在高压气管16汇合,然后分流到各并联的室外机内,高压气体经气阀进入泠凝器11冷凝为高压液体冷媒,经第二电子膨胀阀12节流后,在并联的室外机高压液管15汇合,通过联机管返回并联的室内机高压液管15,最后分流到各个并联的室内机,经过室内机的第一电子膨胀阀3节流,进入蒸发器2蒸发为过热蒸汽,最后回到各个并联的室内机的压缩机1吸气口。

为保证系统的可拓展性,制冷系统的高压液管15、高压气管16和低压气管17设置有对应的截止阀,为以后室内外负荷增加预留拓展接口。拓展示例见图1的右侧双点划线框。

当室内低负荷时,各个并联的室内机的压缩机1可单个或部分运行,未运行压缩机1的室内机,高压液体冷媒经蒸发器2蒸发为过热蒸汽后,经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9进入低压气管17,所有室内机还能同时进行制冷运转,获取足够的制冷量,满足室内机当地的热负荷需求;同时,室外机的冷凝器11的风机也可单台或部分运行(针对低温制冷,室外机风机可以全部停机以维持冷凝压力),未运行冷凝器11的风机的室外机可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2的合理开度,调节参与制冷循环的最佳冷媒量。

当室内机整机、室外机整机或其部分零部件损坏时,不需关闭整机,只需将关室内机或室外机对应的截止阀,就可更换各自单元的整机或零部件。

实施例2

参见图4-6,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室内机没有油分离器4和回油毛细管5,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见7-10,实施例3的室内机是在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中室内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气电磁阀18和吸排气单向阀19,吸气电磁阀18设置在压缩机1的进口管路上,吸排气单向阀19设置在第一低压气体截止阀9与压缩机1的连接管路上,图9是基于实施例1的图,基于实施例2的图同理。

实施例3的室外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3中,还增加了一个冷流泵模块,冷流泵模块设置在高压液管15上,冷流泵模块包括冷流泵20、冷流泵进口电磁阀21、高压储液罐22、冷流泵旁通单向阀23、模块进口截止阀24、模块出口截止阀25和冷流泵出口液阀26,冷流泵20至少有一个且并联连接,冷流泵进口电磁阀21设置在冷流泵20的进口管路上,冷流泵出口液阀26设置在冷流泵20的出口管路上,冷流泵旁通单向阀23与冷流泵20并联,模块进口截止阀24和高压储液罐22设置在冷流泵模块的进口管路上,模块出口截止阀25设置在冷流泵模块的出口管路上。

正常制冷时,室内机的吸气电磁阀18处于开启,冷流泵20处于关闭状态,不投入使用,冷流泵进口电磁阀21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液态冷媒从冷流泵旁通单向阀23流过;当并联的室外机和并联的室内机较多时,此时高压液管15较长,开启冷流泵20和吸气电磁阀18,有利于减轻压缩机1的负荷,高压液态冷媒经冷流泵20加压后分流至室内机。

在低温制冷时,压缩机1停止运行,吸气电磁阀18处于关闭状态,开启冷流泵20,冷流泵进口电磁阀21处于开启状态,在高压储液罐22中的液态冷媒经冷流泵20加压流出冷流泵模块,进入室内机,经第一电子膨胀阀3节流,在蒸发器2内蒸发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从吸排气单向阀19旁通进入高压气管16,高压气管16分流至室外机的冷凝器11冷凝,冷凝后的液体进入高压液管15,最后回到冷流泵模块,进入高压储液罐22。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