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3400发布日期:2019-09-20 22:2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溶液除湿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液除湿机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溶液除湿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新风焓值很低,与室内排风焓差较大,新风负荷高,热回收潜力巨大。溶液除湿是利用某些溶液的调湿特性,为空气除湿(或加湿)。经溶液处理过的空气温度由溶液温度决定,相对湿度由溶液浓度决定。采用溶液热回收可以实现全热回收,热回收效率较高,长期运行不衰减。

通过上述方法虽然可以避免溶液结露结霜,但是使得热回量大幅度减小,节能性打折扣。另外,在北方严寒地区使用的情况下,依然会存在结露结霜的情况。

由于溶液的平衡浓度会随着新风和室内回风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某些极端工况下溶液浓度会变化较大而影响热回收机组的正常运行。尤其在新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溶液平衡状态浓度过低,结晶点(冰点)会升高,溶液也会有结晶(结冰风险)。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液除湿机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溶液在低温运行工况容易造成浓度过低而出现结晶或结冰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溶液除湿机组,包括: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用于通过回风对溶液除湿机组中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并通过汇集加热加湿处理后的上述吸湿溶液,得到回流溶液;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与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使用上述回流溶液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溶液喷淋模块,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使用喷淋溶液对上述新风进行再加热加湿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换热器,与上述溶液喷淋模块连接,用于为上述喷淋溶液提供用于再加热加湿处理上述新风的热量。

进一步地,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第一溶液循环泵,分别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上述吸湿溶液泵送至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

进一步地,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第二溶液循环泵,分别与上述溶液喷淋模块和上述换热器连接,用于将上述溶液喷淋模块底部的上述喷淋溶液泵送至上述换热器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加热处理后的上述喷淋溶液泵送至上述溶液喷淋模块的顶部。

进一步地,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上述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上述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槽体,上述第一槽体与上述第一溶液循环泵连接,用于容纳上述吸湿溶液;上述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槽体,用于容纳上述吸湿溶液;上述溶液喷淋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槽体,上述第三槽体与上述第二溶液循环泵连接,用于容纳上述喷淋溶液。

进一步地,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第一级间流管路,设置于上述第一槽体和上述第二槽体之间,用于将上述第一槽体中的吸湿溶液和上述第二槽体中的吸湿溶液之间的浓度差,维持在第一预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第二级间流管路,设置于上述第一槽体和上述第三槽体之间,以及上述第二槽体和上述第三槽体之间,用于将上述吸湿溶液和上述喷淋溶液之间的浓度差维持在第二预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一填料部,用于容纳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第一填料,其中,上述吸湿溶液从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喷淋润湿上述第一填料,上述吸湿溶液在上述第一填料中与上述回风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二填料部,用于容纳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第二填料,其中,上述回流溶液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喷淋润湿上述第二填料,上述回流溶液在上述第二填料中与上述新风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溶液除湿机组中的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依据回风对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并通过汇集加热加湿处理后的上述吸湿溶液,得到回流溶液;通过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使用上述回流溶液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通过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溶液喷淋模块使用喷淋溶液对上述新风进行再加热加湿处理,达到了使回风在溶液除湿机组内将能量传向新风的目的。

由于对与新风接触的喷淋溶液通过溶液喷淋模块进行进一步加热,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这样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后的喷淋溶液的浓度升高,通过槽底的循环,消除了各级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溶液在低温运行工况容易造成浓度过低而出现结晶或结冰的现象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消除溶液除湿机组的溶液出现结晶或结冰的现象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溶液除湿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1、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2、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3、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4、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5、溶液喷淋模块;6或7、第一溶液循环泵;8、第二溶液循环泵;9、换热器;10、第一级间流管路;11或12、第二级间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常见的溶液除湿空调机组为叉流式溶液除湿机组,空气沿水平方向流动,溶液沿重力方向流动,溶液与空气的传热传质形式为叉流式。热回收段与除湿段以及再生段分别在连在一起,针对冬季工况热回收段,吸湿溶液作为媒介通过喷淋方式分别与回风和新风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将室内回风的能量传递给新风,最终回风被降温除湿,新风被加热加湿。

本申请提出在常规叉流式热回收形式的基础上,在送风侧增加一组溶液喷淋模块,喷淋溶液用外部热源设备进行加热,对热回收后的空气进一步加热加湿,并在该侧溶液与热回收溶液之间设置级间流,从而维持热回收溶液浓度,其中,溶液浓度由加热量控制,从而消除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液除湿机组的实施例,上述溶液除湿机组,包括:回风侧热回收模块、新风侧热回收模块、溶液喷淋模块,其中:

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用于通过回风对溶液除湿机组中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并通过汇集加热加湿处理后的上述吸湿溶液,得到回流溶液;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与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使用上述回流溶液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溶液喷淋模块,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使用喷淋溶液对上述新风进行再加热加湿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溶液除湿机组利用溶液除湿来实现热回收,其中,上述吸湿溶液可以利用某些溶液的调湿特性,来为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利用溶液为空气加湿处理。经溶液处理过的空气的温度可以由溶液温度来确定,经溶液处理过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由溶液浓度来确定,采用溶液除湿来进行热回收可以实现全热回收,热回收效率较高,长期运行不衰减。

本实施例中选取溶液除湿机组,可以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应用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新风机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新风经过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后会形成送风;而回风经过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喷淋后会形成排风。

可选的,上述溶液除湿机组可以为溶液除湿空调机组,上述回风可以为室内回风,比如,为将局部环境中的风经过净化后再送回局部环境的风,可以为室内重复利用的空气。

可选的,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即为溶液除湿机组的新风侧的热回收模块,设置在溶液除湿机组的下层,上述吸湿溶液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下方槽体中的热回收循环溶液,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即为溶液除湿机组的回风侧的热回收模块,设置在溶液除湿机组的上层,用于通过回风对溶液除湿机组中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和加湿处理,得到回流溶液,其中,上述回流溶液可以但不限于为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下方槽体中的溶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回风与吸湿溶液进行热质交换得到回流溶液,上述回流溶液与溶液除湿机组的新风侧接触。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溶液除湿机组的溶液循环泵来将溶液除湿空调机组的槽底的吸湿溶液输送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中进行喷淋,回风侧热回收模块通过回风对喷淋后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和加湿处理,得到回流溶液。

并且,通过在新风侧增加一组溶液喷淋模块,其中,溶液喷淋模块中的喷淋溶液采用外部热源设备(例如,换热器)进行加热,对热回收后的空气进一步加热加湿,并在该侧溶液与热回收溶液之间设置级间流,从而维持热回收溶液浓度,其中,溶液浓度由加热量控制,从而消除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回风在溶液除湿机组内将能量传向新风的目的,也即,实现了能量从室内回风到新风的传递,最终回风被降温除湿,新风被加热加湿,并且进一步提高送风含湿量与焓值,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从而消除了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溶液除湿机组的热回收包括热回收段与除湿段以及再生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冬季工况热回收阶段,以目标溶液作为媒介通过喷淋方式分别与回风和新风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从而将回风的能量传递给新风,使得回风被降温除湿,新风被加热加湿,并且对与新风侧接触的溶液通过换热器进一步加热,提高了送风的焓值和和含湿量,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从而消除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为了提高溶液除湿机组的性能,溶液除湿机组的热回收的各功能段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一级或多级热回收。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二级热回收的溶液除湿机组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溶液除湿机组进行阐述。

在冬季工况中,利用室内回风对新风预热和加湿,槽底溶液通过相应溶液循环泵输送至溶液除湿机组的上层回风侧热回收模块被回风加热加湿,稀释升温后的溶液回流至溶液除湿机组的下层对应的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给新风进行预热加湿,实现能量从室内回风到新风的传递。以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为二级热回收的溶液除湿机组为例,新风经过两级热回收后,再次经过一级溶液喷淋模块,空气得以进一步的加热加湿处理,提高焓值和含湿量。

仍以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为二级热回收的溶液除湿机组为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可以包括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和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分别用于通过回风对溶液除湿机组的槽底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和加湿处理,得到回流溶液,可以通过溶液循环泵将槽底的吸湿溶液输送至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和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进行喷淋,通过回风对喷淋后的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和加湿处理,喷淋后的吸湿溶液与回风进行热质交换,并被回风加热稀释,从而得到回流溶液。

通过上述可选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和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中依次将溶液与回风进行热质交换并被加热稀释。其中,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中的溶液的温度高于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中的溶液的温度,且温度一般会高于目标温度,比如,接近回风的温度,一般高于0℃,避免换热器结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溶液除湿机组中的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依据回风对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并通过汇集加热加湿处理后的上述吸湿溶液,得到回流溶液;通过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使用上述回流溶液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通过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溶液喷淋模块使用喷淋溶液对上述新风进行再加热加湿处理,达到了使回风在溶液除湿机组内将能量传向新风的目的。

由于通过溶液喷淋模块对与新风接触的溶液进行进一步加热,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这样对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后的喷淋溶液的浓度升高,通过槽底的循环,消除了各级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溶液除湿机组中的溶液在低温运行工况容易造成浓度过低而出现结晶或结冰的现象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消除溶液除湿机组的溶液出现结晶或结冰的现象的效果。

为了提高溶液除湿机组的性能,各功能段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一级或者多级。下面以二级热回收形式的溶液除湿空调机组为例,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溶液除湿空调机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溶液除湿空调机组包括: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溶液喷淋模块5、第一溶液循环泵6或7、第二溶液循环泵8、换热器9、第一级间流管路10、第二级间流管路11或12。

可选的,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一新风进口,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一回风进口。如图1所示,在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新风箭头指示的位置可以为新风进口,该新风进口可以接收从外部进入的新风。

本申请实施例的溶液除湿机组,将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设置在溶液除湿空调机组的下层;将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设置在溶液除湿空调机组的上层;溶液喷淋模块5与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相连接,第一溶液循环泵6分别与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相连接;第一溶液循环泵7分别与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相连接;第二溶液循环泵8分别与溶液喷淋模块5、换热器9相连接;换热器9设置在溶液喷淋模块5处,作为外部热源,用于为溶液喷淋模块5提供热量。

此外,为了避免各级槽体溶液浓度差过大,在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和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的下层槽体之间设置第一级间流管路10,在新风侧热回收模块1与溶液喷淋模块5之间设置第二级间流管路12,其中,上述第二级间流管路12与第二溶液循环泵8的出口侧连接,促进下层槽体间的溶液循环;在新风侧热回收模块2与溶液喷淋模块5之间设置第二级间流管路11,维持喷淋溶液与热回收溶液浓度差在一定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回风依次通过上层的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和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新风依次通过下层的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和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

第一溶液循环泵6将下层槽体中的溶液输送至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进行喷淋,第一溶液循环泵7将下层槽体中的溶液输送(泵送)至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进行喷淋,喷淋后的溶液在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和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中依次与回风进行热质交换,并被加热稀释,也即,由回风进行加热和加湿,其中,溶液在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中的温度高于溶液在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中的温度,且溶液在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中的温度高于0℃。

然后由第二溶液循环泵8将上述溶液喷淋模块底部的上述喷淋溶液,泵送(输送)至换热器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加热处理后的喷淋溶液泵送至溶液喷淋模块5中,由与新风侧接触的溶液喷淋模块5对新风进一步加热加湿,新风经过两级热回收后,再次经过一级溶液喷淋模块,空气得以进一步的加热加湿处理,以提高送风的焓值和含湿量,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从而消除溶液因浓度过低而导致的结晶或结冰风险。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在溶液除湿空调机组的下层槽体设置第一级间流管路10、第二级间流管路11或12,使得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的第一槽体与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的第二槽体之间,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的第一槽体与溶液喷淋模块5的第三槽体之间,以及使得与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的第二槽体与溶液喷淋模块5的第三槽体之间有溶液循环,维持各级的溶液浓度差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不会过浓或者过稀,从而避免各级槽体溶液浓度差过大。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严寒地区的溶液除湿机组热回收功能段,由于冬季溶液吸水量较小,因此级间流流量很小,造成的掺混热损失也比较小。另外,新风经过两级热回收后,再次经过一级溶液喷淋模块,空气得以进一步的加热加湿处理,通过控制加热溶液的热量,可以控制送风的相对湿度,提高送风的焓值,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最终达到控制溶液浓度的目的,从而消除因溶液浓度过低而导致的溶液结晶或结冰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常规热回收形式基础上,在溶液除湿空调机组中设置溶液喷淋模块来进一步加热新风,提高送风的焓值和含湿量。该结构简单,通过控制换热器的加热量大小可控制溶液浓度,带走溶液中多余的水分,消除溶液结晶或结冰风险,进而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换热器,与上述溶液喷淋模块连接,用于为上述喷淋溶液提供用于再加热加湿处理上述新风的热量。

可选的,上述的换热器可以为热水换热器,加热效率更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第一溶液循环泵,分别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上述吸湿溶液泵送至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第二溶液循环泵,分别与上述溶液喷淋模块、上述换热器连接,用于将上述溶液喷淋模块底部的上述喷淋溶液泵送至上述换热器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加热处理后的上述喷淋溶液泵送至上述溶液喷淋模块的顶部。

其中,如图1所示,以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为两级热回收为例,则上述第一溶液循环泵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溶液循环泵6和第一溶液循环泵7,第一溶液循环泵6分别与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相连接,用于将上述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中的上述吸湿溶液泵送至上述回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4的顶部;第一溶液循环泵7分别与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相连接,用于将上述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中的上述吸湿溶液泵送至上述回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3的顶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上述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连接;上述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槽体,上述第一槽体与上述第一溶液循环泵连接,用于容纳上述吸湿溶液;上述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槽体,用于容纳上述吸湿溶液;上述溶液喷淋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槽体,上述第三槽体与上述第二溶液循环泵连接,用于容纳上述喷淋溶液。

为了提高溶液除湿机组的性能,各功能段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一级或者多级,在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和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情况下,即在上述溶液除湿机组为两级热回收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可以为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上述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可以为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

仍如图1所示,新风侧一级热回收模块1(第一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底部设置的槽体为第一槽体,上述第一槽体与上述第一溶液循环泵6连接,新风侧二级热回收模块2(第二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底部设置的槽体为第二槽体,上述第二槽体与上述第一溶液循环泵7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级间流管路,设置于上述第一槽体和上述第二槽体之间,用于将上述第一槽体中的吸湿溶液和上述第二槽体中的吸湿溶液之间的浓度差,维持在第一预定范围内;第二级间流管路,设置于上述第一槽体和上述第三槽体之间,以及上述第二槽体和上述第三槽体之间,用于将上述吸湿溶液和上述喷淋溶液之间的浓度差维持在第二预定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预定范围和第二预定范围并不具体限定,第一预定范围和第二预定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保证槽体之间的溶液浓度不会过浓或者过稀,从而避免各级槽体溶液浓度差过大即可,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溶液除湿机组的下层槽体设置级间流,使第一槽体、第二槽体以及第三槽体之间有溶液循环,通过各槽体间的溶液循环加以控制,使得维持各级的浓度差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各级槽体的溶液之间的浓度差过大,使得浓度不会过浓或者过稀。另外,由于冬季溶液吸水量较小,因此级间流流量很小,造成的掺混热损失也比较小。在这种热回收方式中,通过控制加热溶液的热量,可以控制送风的相对湿度,最终达到控制溶液浓度,避免溶液浓度过低而造成结晶或者结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一填料部,用于容纳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第一填料,其中,上述吸湿溶液从上述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喷淋润湿上述第一填料,上述吸湿溶液在上述第一填料中与上述回风接触,并在对上述吸湿溶液进行加热加湿处理之后,将上述回风排出至室外。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包括:第二填料部,用于容纳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中的第二填料,其中,上述回流溶液从上述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顶部喷淋润湿上述第二填料,上述回流溶液在上述第二填料中与上述新风接触,并在对上述新风进行加热加湿处理之后,将上述新风输送至上述溶液喷淋模块。

如图1所示,在新风侧热回收模块的中间网状位置为第二填料部,在回风侧热回收模块的中间网状位置为第一填料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图1中所示溶液除湿机组的具体结构仅是示意,在具体应用时,本申请中的溶液除湿机组可以比图1所示的溶液除湿机组具有多或少的结构。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