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9078发布日期:2019-11-08 22:0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目前,在设置空调机时,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存在高低差的情况下,考虑高低差的影响来调整制冷剂的输送能力。具体而言,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存在高低差的情况下,与不存在高低差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5333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考虑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高低差调整制冷剂的传送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1)需要用于设定高低差的输入工时。另外,(2)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高低差设定时有时会出现输入错误。另外,(3)有时无法由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高低差设定。另外,(4)即使进行了一次高低差设定,由于室内机的运转状况,制冷剂的输送能力有时也会成为不适当的状态。

而且,由于这些事项,在高低差设定无法适当地进行的情况下,制冷剂的输送能力成为不适当的状态。结果上,往往不能维持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及制热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状态的高低差设定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观点提供一种高低差设定系统,其通过与室外机及室内机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设定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的高低差。该高低差设定系统具有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高低差设定部、输送能力调整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高低差设定部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输送能力调整部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向室内机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而且,在该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输送能力调整部配置于室外机。另外,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配置于室内机。另外,高低差设定部配置于管理装置。

第一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可利用管理装置进行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设定。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可基于该高低差设定,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本发明第二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使用能够与室外机及室内机进行通信的规定通信终端来设定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的高低差。该高低差设定系统具有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高低差设定部、输送能力调整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高低差设定部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输送能力调整部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向室内机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而且,在该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配置于通信终端。另外,高低差设定部及输送能力调整部配置于室外机。

第二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利用通信终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能够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来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因此,可基于该高低差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本发明第三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二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室内机高度信息从通信终端经由室内机发送到室外机。

在第三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利用通信终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

本发明第四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二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在室内机上连接有能够与外围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遥控器。另外,室内机高度信息借助无线通信从通信终端发送到遥控器,经由遥控器及室内机发送到室外机。

在第四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经由遥控器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

本发明第五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二观点~第四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室外机及室内机由与室外机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来管理。另外,管理装置能够与规定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而且,在该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配置于通信终端。另外,高低差设定部配置于室外机。另外,室外机高度信息和室内机高度信息从通信终端经由管理装置发送到室外机。

在第五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利用管理装置及通信终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由此,能够利用不与室外机及室内机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

本发明第六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五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在室内机上显示包含对应的室内机高度信息的二维码。而且,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通过读取二维码,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

在第六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利用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等)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由此,因为能够容易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所以能够减轻现场作业人员等的工作负荷。

本发明第七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通过与室外机及室内机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设定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的高低差。该高低差设定系统具有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高低差设定部、输送能力调整部、设计信息存储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高低差设定部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输送能力调整部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向室内机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计信息存储部存储设置室外机及室内机的建筑物的设计信息。另外,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基于设计信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而且,在该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设计信息存储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以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配置于管理装置。另外,高低差设定部及输送能力调整部配置于室外机。

在第七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基于建筑物的设计信息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能够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来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所以,可基于该高低差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为适当的状态。

本发明第八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七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信息存储部作为设计信息存储针对室外机及室内机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而且,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从设计信息中获取针对室外机及室内机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以及与第二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以及室内机高度信息。另外,高低差设定系统还具有识别信息设定部和识别信息转换部。识别信息设定部在将室外机及室内机设置于建筑物时,针对室外机及室内机分别设定第一识别信息。识别信息转换部将第二识别信息转换为第一识别信息,获取与第一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而且,在该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识别信息设定部配置于与室外机及管理装置连接的设定装置。另外,识别信息转换部配置于管理装置。

在第八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将从建筑物的设计信息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转换为现场作业人员等所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因此,即使在第二识别信息和第一识别信息不相同时,也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本发明第九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在第一观点~第八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监视部和重新设定部。监视部对室内机的运转状况进行监视。重新设定部根据运转状况重新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而且,输送能力调整部基于由重新设定部重新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向室内机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在第九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因为根据室内机的运转状况重新设定高低差,所以能够根据室内机的运转状况优化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本发明第十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是用于使第二观点~第四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使用的通信终端动作的程序。该通信终端程序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作为与室外机及室内机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发挥作用。

第十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通过安装于通信终端中,可提供能够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通信终端。

本发明第十一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是用于使第五观点或第六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使用的通信终端动作的程序。该通信终端程序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作为与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发挥作用。

第十一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通过安装于通信终端中,可提供能够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的通信终端。

发明效果

第一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可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第二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可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在第三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利用通信终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

在第四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经由遥控器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

在第五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利用管理装置及通信终端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

在第六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容易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

在第七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根据建筑物的设计信息设定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低差。

在第八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在第九观点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能够根据室内机的运转状况优化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第十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可以提供能够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通信终端。

第十一观点的通信终端程序可提供能够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的通信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的高低设定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的高低差设定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2a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2b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2b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2d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与识别信息的关联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设计信息l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的高低差设定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3a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3a的存储部43c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的概念的示意图。本发明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由多个构成要素实现,通过在构成要素之间进行信息通信,设定与构成设置于建筑物6的空调机7的室外机8及室内机9的高低差有关的信息。此外,空调机7具有室外机8和与室外机8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9。

具体而言,高低差设定系统1具有作为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高低差设定部4、及输送能力调整部5发挥作用的构成要素。

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获取表示室外机8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另外,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将获取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发送给高低差设定部4。

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获取表示室内机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另外,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将获取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发送给高低差设定部4。

高低差设定部4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与室内机9的高低差。另外,高低差设定部4将设定的高低差送出到输送能力调整部5。

输送能力调整部5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向室内机9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而且,上述各构成要素分散配置,实现作为本发明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的功能。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对于已经说明的事项标注大致相同的符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与其它实施方式等区别,有时附加下标a~d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不仅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且有时用虚线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实线所示的部分是与该实施方式有关的部分,虚线所示的部分不一定是与该实施方式有关的部分。总之,虚线所示的部分只不过是为了易于理解而给出的方便起见的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1-1)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概念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具有管理装置40a。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及输送能力调整部5配置于室外机8a。另外,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配置于室内机9a。另外,高低差设定部4配置于管理装置40a。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的结构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具有室内通信装置10a、室外通信装置20a、中央设备30a、管理装置40a。

室内通信装置10a是收纳于室内机9a中的装置,具有通信部11a、处理部12a、获取部13a(相当于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另外,室内通信装置10a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用于保存各种信息。

通信部11a与室外通信装置20a进行通信。但是,通信部11a不仅能够与室外通信装置20a进行通信,还能够与中央设备30a及管理装置40a进行通信。

处理部12a执行室内通信装置10a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将从室内机9a获取的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a等。

获取部13a获取表示室内机9a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13a由气压传感器、地磁传感器、gps传感器等高度传感器实现。

室外通信装置20a是收纳于室外机8a中的装置,具有通信部21a、处理部22a、获取部23a(相当于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另外,室外通信装置20a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用于保存各种信息。

通信部21a与室内通信装置10及中央设备30a进行通信。但是,通信部21a也能够与管理装置40a进行通信,而不必经由中央设备30。

处理部22a执行室外通信装置20中的各种信息处理,经由中央设备30a将从室内通信装置10a获取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40a等。另外,处理部22a具有作为输送能力调整部222a(相当于输送能力调整部5)的功能,根据由后述的管理装置40a的高低差设定部421a(相当于高低差设定部4)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a向室内机9a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获取部23a获取表示室外机8a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3a由气压传感器、地磁传感器、gps传感器等高度传感器实现。

中央设备30a具有通信部31a及处理部32a,对室内通信装置10a、室外通信装置20a及管理装置40a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在此,通信部31a与室外通信装置20a或管理装置40a进行通信,但通信部31a也能够与室内通信装置10a进行通信。另外,中央设备30a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保存各种信息。此外,在中央设备30a中,可设定对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的通信用地址。

管理装置40a借助网络对许多空调机7a进行管理,具有通信部41a及处理部42a。另外,管理装置40a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用于保存各种信息。

通信部41a与中央设备30a进行通信。但是,通信部41a也能够与室内通信装置10a和/或室外通信装置20a进行通信,而不经由中央设备30a。管理装置40a经由通信部41a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

处理部42a执行管理装置40a的各种信息处理,具有作为高低差设定部421a(相当于高低差设定部4)的功能。处理部42a通过高低差设定部421a的功能,基于从室内通信装置10a获取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和从室外通信装置20a获取的室外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a与室内机9a的高低差。此时,在多个室内机9a与室外机8a相关联的情况下,处理部42a设定距室外机8a高低差最大的室内机9a与室外机8a的高低差。而且,处理部42a经由通信部41a将室外机8a与室内机9a的高低差的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a。

(1-2)高低差设定系统1a进行的高低差设定

使用图4所示的序列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的高低差设定。

首先,由现场作业人员等在建筑物6a的规定位置设置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然后,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试运行。在试运行中,使室内机9a一台一台地运转,确认对应的室外机8a是否正常运转、冷风及暖风是否会吹出、风向调节按钮及风量调节按钮是否发挥作用等。

在试运行过程中,启动分别收纳于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的室内通信装置10a及室外通信装置20a。而且,室内通信装置10a的获取部13a及室外通信装置20a的获取部23a分别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s1、s2)。在此,当获取到室内机高度信息时,室内通信装置10将室内机高度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将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经由中央设备30发送给管理装置40a。

在管理装置40a中,处理部42a通过高低差设定部421a的功能,基于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计算表示室外机8与室内机9的高低差的高低差信息(s3)。在此,处理部42a在多个室内机9a与室外机8a相关联的情况下,计算距室外机8a高低差最大的室内机9a与室外机8a的高低差信息。然后,管理装置40a经由中央设备30a将高低差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a。

室外通信装置20a接收到高低差信息时,根据该高低差信息,设定从室外机8a向室内机9a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s4)。此外,室外通信装置20a预先将表示高低差信息与输送能力的调整量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存储在存储器等中,基于该对应信息设定输送能力。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在步骤s2之前说明了步骤s1,但也可以在步骤s1之前执行步骤s2。总之,上述的步骤s1的处理和步骤s2的处理顺序不同。

(1-3)特征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室外机8a和与室外机8a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9a的高低差由与室外机8及室内机9中的任一方或双方通信的管理装置40a来设定。

而且,室内通信装置10a的获取部13a(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机9a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另外,室外通信装置20a的获取部23a(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机8a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接着,管理装置40a的高低差设定部421a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计算并设定室外机8a与室内机9a的高低差信息。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a的输送能力调整部222a基于由管理装置40a的高低差设定部421a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a向室内机9a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能够通过管理装置40a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进行室外机8a与室内机9a的高低差设定。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基于该高低差调整制冷剂的输送能力,所以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

补充一下,室外机8a中耗电量最大的是压缩机。该压缩机所需的做功量、即用于一个制冷剂循环的输送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置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的场所。这是因为,为了使制冷剂从低处升到高处,需要克服重力。而且,为了使制冷剂从低处升到高处,需要更大的输送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调整为适当的状态,所以能够避免过剩的输送能力的设定导致的功耗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能够避免由于输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不适当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在将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设置于建筑物6a时,室内通信装置10a的获取部13a及室外通信装置20a的获取部23a能够自动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1a具有如下效果:(i)可减少用于高低差设定的输入工时;(ii)可消除在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高低差设定时的输入错误;(iii)可避免现场作业人员不能进行高低差设定这样的事态。

(1-4)变形例

(1-4-1)变形例1a

在上述说明中,采用了室内通信装置10a经由室外通信装置20a及中央设备30a将室内机高度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40a的结构,但室内通信装置10a也可以是不经由室外通信装置20a而经由中央设备30a与管理装置40a进行通信的结构。而且,室内通信装置10a也可以是与管理装置40a直接通信的结构。

(1-4-2)变形例1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中,基于室外机8a及室内机9a的高度信息来设定高低差,但也可以反映高度以外的信息来设定高低差。例如,根据室内通信装置10的获取部13a及室外通信装置20的获取部23a传感器的种类的不同,除了高低差以外,也能够获取水平方向的距离的信息等。高低差设定系统1a也可以在考虑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高低差设定。

<第二实施方式>

(2-1)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概念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具有通信终端50b。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配置于通信终端50b。另外,高低差设定部4配置于室外机8b。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具有室内通信装置10b、室外通信装置20b以及通信终端50b。

室内通信装置10b是收纳于室内机9b的装置,具有通信部11b。通信部11b与室外通信装置20b及通信终端50b进行通信。另外,室内通信装置10b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用于保存各种信息。

室外通信装置20b是收纳于室外机8b的装置,具有通信部21b和处理部22b。通信部21b与室内通信装置10b及通信终端50b进行通信。处理部22b执行室外通信装置20b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具有作为高低差设定部221b(相当于高低差设定部4)及输送能力调整部222b(相当于输送能力调整部5)的功能。即,处理部22b基于由后述的通信终端50b获取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b与室内机9b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b向室内机9b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另外,室外通信装置20b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保存各种信息。

通信终端50b是在进行室外机8b与室内机9b的高低差设定时使用的便携式的装置。通信终端50b具有通信部51b、处理部52b、第一获取部53b(相当于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和第二获取部54b(相当于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此外,通信终端50b的各功能能够通过在一般的智能设备上安装“通信终端程序p”来实现。另外,通信终端50b也可以具有支持空调机7a的试运行作业的支持工具等程序。这样的支持工具在进行室外机8b的制冷剂泄漏的检查及室内机9b的吸入温度的检查等时,由现场作业人员使用。

通信单元51b与室内通信装置10b及室外通信装置20b进行通信。经由通信部51b将通信终端50b获取的信息发送到室内通信装置10b及室外通信装置20b。

处理部52b执行通信终端50b中的各种信息处理。

第一获取部53b获取表示室外机8b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第一获取部53b由gps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高度传感器实现。

第二获取部54b获取表示室内机9b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第二获取部54b由gps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高度传感器实现。

具有存储部55b,用于保存各种信息。通信终端程序p被存储在该存储部55b中。

(2-2)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的高低差设定

使用图7所示的序列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的高低差设定。

首先,由现场作业人员等在建筑物6b的规定位置设置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然后,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试运行。在试运行中,使室内机9b一台一台地运转,确认对应的室外机8b是否正常运转、冷风及暖风是否会吹出、风向调节按钮及风量调节按钮是否发挥作用等。

在试运行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等使用通信终端50b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具体而言,在现场作业人员等设置了室外机8b时,通信终端50b通过第一获取部53b的功能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将获取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b(t1)。室外通信装置20b接收并存储室外高度信息(t2)。

另外,在现场作业人员等设置了室内机9b时,通信终端50b利用第二获取部54b的功能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将获取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发送到室内通信装置10b(t3)。当接收到室内机高度信息时,室内通信装置10b将该室内机高度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b(t4)。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b接收并存储室内高度信息(t5)。

接着,在室外通信装置20b中,处理部22b利用高低差设定部221b的功能,基于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计算表示室外机8b与室内机9b的高低差的高低差信息(t6)。在此,处理部22b在多个室内机9b与室外机8b相关联的情况下,计算距室外机8b高低差最大的室内机9b与室外机8b的高低差信息。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b根据算出的高低差信息,设定从室外机8b向室内机9b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t7)。此外,室外通信装置20b将表示高低差信息与输送能力的调整量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预先存储于存储器等中,基于该对应信息设定输送能力。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先于步骤t3、t4说明了步骤t1、t2,但步骤t3、t4也可以比步骤t1、t2先执行。总之,上述步骤t1、t2的处理与步骤t3、t4的处理顺序不同。

(2-3)特征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使用能够与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通信的规定的通信终端50b设定室外机8b和与室外机8b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9b的高低差。

而且,通信终端50b的第一获取部53b(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机8b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另外,通信终端50b的第二获取部54b(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机9b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接着,室外通信装置20b的高低差设定部221b基于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b与室内机9b的高低差。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b的输送能力调整部222b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221b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b向室内机9b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总之,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能够利用通信终端50b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能够基于这些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来设定室外机8b与室内机9b的高低差,因此,能够基于该高低差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因为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调整为适当的状态,所以能够避免过剩的输送能力的设定导致的功耗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能够避免由于输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不适当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在将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设置于建筑物6b时,通信终端50b的第一获取部53b及第二获取部54b能够自动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1b具有如下效果:(i)可减少用于高低差设定的输入工时;(ii)可消除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高低差设定时的输入错误;(iii)能够避免现场作业人员不能进行高低差设定这样的事态。

(2-4)变形例

(2-4-1)变形例2a

在上述说明中,采用将室内机高度信息从通信终端50b经由配置于室内机9b的室内通信装置10b发送到配置于室外机8b的室外通信装置20b的结构,但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也可以是通信终端50b预先存储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之后将这些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一起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b的结构。由此,如图8所示,能够省略室内通信装置10b与通信终端50b及室外通信装置20b的通信。

(2-4-2)变形例2b

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也可以是经由操作室内机9的遥控器9a发送室内机高度信息的结构。在此,遥控器9a具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nfc功能),能够与周边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2-4-3)变形例2c

在上述说明中,通信终端50b通过gps传感器等获取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但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在室内机9b的表面等显示包含与该室内机9b对应的室内机高度信息的二维码的情况下,通信终端50b也可以通过读取该二维码来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在该情况下,通信终端50b的第二获取单元54b由二维码读取器等实现。

由于能够利用这样的二维码(例如qr码(注册商标)等),从而能够容易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由此,能够提供可减轻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

(2-4-4)变形例2d

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也可以采用还具有中央设备30b和管理装置40b的结构。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概念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本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中,通信终端50b与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的识别信息d相关联,将如图13所示的内容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40b。然后,管理装置40b经由中央设备30b向室外通信装置20b发送室内机高度信息和室外机高度信息。此时,中央设备30b基于识别信息d识别室外机8b及室内机9b。此外,识别信息d可经由中央设备30b和/或通信终端50b进行设定。

在本变形例2d的高低差设定系统中,因为具有上述结构,所以通信终端50b可经由管理装置40b及中央设备30b向室外通信装置20b发送信息,而不必与室外通信装置20b及室内通信装置10b直接通信。

(2-4-5)变形例2e

在上述说明中,通信终端50b的第一获取部53b及第二获取部54b通过gps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高度传感器来实现,但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不限于该结构。例如,通信终端50b的第一获取部53b及第二获取部54b也可以在显示部显示高度选择画面等,接受建筑物6b的层数设定等的输入,作为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根据该层数设定估算的高度信息。

<第三实施方式>

(3-1)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结构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概念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具有管理装置40c。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配置于管理装置40c。另外,高低差设定部4及输送能力调整部5配置于室外通信装置20c。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的结构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具有室外通信装置20c、中央设备30c、管理装置40c。

室外通信装置20c是收纳于室外机8c的装置,具有通信部21c和处理部22c。另外,室外通信装置20c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用于保存各种信息。

通信部21c与中央设备30c进行通信。但是,通信部21c也能够与管理装置40c进行通信,而不经由中央设备30c。

处理部22c执行室外通信装置20c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具有作为高低差设定部221c(相当于高低差设定部4)及输送能力调整部222c(相当于输送能力调整部5)的功能。即,处理部22c基于由后述的管理装置40c获取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c与室内机9c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b向室内机9c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中央设备30c具有通信部31c及处理部32c,对室外通信装置20c及管理装置40c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另外,中央设备30c具有未图示的存储部,保存各种信息。

管理装置40c借助网络对许多空调机7c进行管理,具有通信部41c、处理部42c以及存储部43c。

通信部41c与中央设备30c进行通信。但是,通信部41c也可以与室外通信装置20c进行通信,而不经由中央设备30c。经由通信部41c,管理装置40c将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c。

处理部42c执行管理装置40c的各种信息处理,具有作为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2c(相当于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2)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3c(相当于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3)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处理部42c从后述的设计信息l中提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

存储部43c由易失性存储器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存储设置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建筑物6c的“设计信息l”。在此,如图16所示,设计信息l是包含与可唯一确定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识别信息d”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信息。此外,能够从通过网络连接的外部系统60c等获取设计信息l。另外,设计信息l例如以可在cad等中利用的图像数据的形式保存。此外,存储部43c保存其它各种信息。

(3-2)高低差设定系统1c进行的高低差设定

使用图17的序列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的高低差设定。

作为前提,管理装置40c通过网络从外部系统60c等获取设计信息(u1)。此时的设计信息中包含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中关联有任意的识别信息。另外,管理装置40c在初始设定中央设备30c时,获取对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通信用地址(u2)。然后,管理装置40c将在步骤u1中获取的识别信息和在步骤u2中获取的通信用地址相关联。由此,获取如图16所示的、包含与可唯一地确定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设计信息。然后,管理装置40c将这样的设计信息存储在存储部43c中(u3)。

此后,当由现场作业人员等在建筑物6c的规定位置设置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时,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试运行。在试运行中,使室内机9c一台一台地运转,确认对应的室外机8c是否正常运转、冷风及暖风是否会吹出、风向调节按钮及风量调节按钮是否发挥作用等。

在试运行时,由现场作业人员等从室外通信装置20c经由中央设备30c向管理装置40c发送高低差设定请求(u4)。

在管理装置40c中,当接收到高低差设定请求时,从存储部43c中存储的设计信息l中提取与设置的室外机8c对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与该室外机8c相关联的室内机9c的室内机高度信息(u5)。然后,这些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经由中央设备30c从管理装置40c发送到室外通信装置20c。

接着,在室外通信装置20c中,处理部22c利用高低差设定部221c的功能,根据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计算表示室外机8c与室内机9c的高低差的高低差信息(u6)。在此,处理部22c在多个室内机9c与室外机8c相关联的情况下,计算与室外机8c的高低差最大的室内机9c与室外机8c的高低差信息。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c根据算出的高低差信息,设定从室外机8c向室内机9c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u7)。此外,室外通信装置20c将表示高低差信息与输送能力的调整量的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预先存储于存储器等中,基于该对应信息设定输送能力。

(3-3)特征

如上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室外机8c和与室外机8c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室内机9c的高低差由与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40c来管理。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管理装置40的存储部43c(设计信息存储部)存储设置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建筑物6c的“设计信息l”。而且,管理装置40c的处理部42利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2c的功能,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3c的设计信息l,获取表示室外机8c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另外,管理装置40c的处理部42利用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3c的功能,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3c的设计信息l,获取表示室内机9c的设置场所的高度的“室内机高度信息”。另外,室外通信装置20c的高低差设定部221c根据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设定室外机8c与室内机9c的高低差。然后,室外通信装置20c的输送能力调整部222c基于由高低差设定部221c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c向室内机9c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总之,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能够基于建筑物6c的设计信息l设定室外机8c与室内机9c的高低差。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基于该高低差调整制冷剂的输送能力,所以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调整为适当的状态,因此,能够避免过剩的输送能力的设定导致的功耗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能够避免由于输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不适当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管理装置40c的处理部42c利用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2c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3c的功能,在将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设置于建筑物6c时,能够自动地获取室内机高度信息及室外机高度信息。由此,高低差设定系统1c具有如下效果:(i)可减少用于高低差设定的输入工时;(ii)可消除在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高低差设定时的输入错误;(iii)能够避免现场作业人员不能进行高低差设定这样的事态。

(3-4)变形例

(3-4-1)变形例3a

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管理装置40c作为设计信息l存储包含与可唯一地确定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识别信息d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信息,但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如图18所示,在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也可以是,中央设备30c的处理部32c具有识别信息设定部321c的功能,管理装置40c的处理部42c具有识别信息转换部424c的功能。

在将室外机8c和室内机9c设置于建筑物6c时,中央设备30c的识别信息设定部321c对室外机8c和室内机9c分别设定第一识别信息d1。在此,第一识别信息d1是唯一地确定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中的每一个的识别信息。

如图19所示,管理装置40c的存储部43c与对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d2相关联地存储包含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的“设计信息l”。

管理装置40c的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2c及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423c从设计信息l中获取针对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d2、以及与第二识别信息d2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及室内机高度信息。此外,这些信息被发送到识别信息转换部424c。

管理装置40c的识别信息转换部424c将第二识别信息d2转换为第一识别信息d1,生成与第一识别信息d1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以及室内机高度信息。然后,识别信息转换部424c经由中央设备30c向室外通信装置20c发送与第一识别信息d1相关联的室外机高度信息以及室内机高度信息。

因此,在变形例3a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将从建筑物6c的设计信息l事先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d2转换为在设置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时现场作业人员等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d1,因此,即使在第二识别信息d2与第一识别信息d1不同时,也能够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设定为适当的状态。换言之,即使设计信息l包含与作业人员等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d1不同的第二识别信息d2,因为在本变形例3a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中具有识别信息转换部424c,所以也能够与现场作业人员等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d1相关联地获取室外机高度信及室内机高度信息。

(3-4-2)变形例3b

在上述说明中,基于室外机8c及室内机9c的高度信息来设定高低差,但也可以反映高度以外的信息来设定高低差。例如,在存储于管理装置40c中的“设计信息l”也包括制冷剂配管的长度及制冷剂配管弯曲的形状等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这些信息设定高低差。由此,能够进行更适当的高低差设定(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第四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是室外通信装置20d的处理部22d具有作为监视部223d及重新设定部224d的功能的系统。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的其它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同样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例如通过如图20~22所示的结构来实现。图20中例示出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a相同的结构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图21中例示出包括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b相同的结构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图22中例示出包括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c相同的结构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不限定于这些结构,可采取任意的形式,只要室外通信装置20d的处理部22d具有作为监视部223d及重新设定部224d的功能。

室外通信装置20d的处理部22d利用监视部223d的功能,定期监视室内机9d的运转状况。

室外通信装置20d的处理部22d利用重新设定部224d的功能,根据由监视部223d监视的室内机9d的运转状况,重新设定室外机8d与室内机9d的高低差。

室外通信装置20d的处理部22d利用输送能力调整部222d的功能,基于由重新设定部224d重新设定的高低差,调整从室外机8d向室内机9d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通过具有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根据室内机9d的运转状况定期地对高低差进行重新设定。因此,在设置了室外机8d和室内机9d之后,高低差设定系统1d随时优化从室外机8d向室内机9d输送的制冷剂的输送能力。

总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中,即使在进行了一次高低差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制冷剂的输送能力处于不适当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中,因为将制冷剂的输送能力调整为适当的状态,所以能够避免过剩的输送能力的设定导致的功耗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低差设定系统1d中,能够避免由于输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不适当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附记>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维持上述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实施阶段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并具体化。另外,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一些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适当地组合构成要素。

附图标记说明

1高低差设定系统

2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

3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

4高低差设定部

5输送能力调整部

6建筑物

7空调机

8室外机

9室内机

9a遥控器

10室内通信装置

11通信部

12处理部

13获取部

20室外通信装置

21通信部

22处理部

221高低差设定部

222输送能力调整部

223监视部

224重新设定部

23获取部

30中央设备

31通信部

32处理部

321识别信息设定部

40管理装置

41通信部

42处理部

421高低差设定部

422室外机高度信息获取部

423室内机高度信息获取部

424识别信息转换部

43存储部

50通信终端

51通信部

52处理部

53第一获取部

54第二获取部

55存储部

60外部系统

d1第一识别信息

d2第二识别信息

l设计信息

p通信终端程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53335号公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