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9530发布日期:2019-09-21 00:1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目前的燃气热水器采用的燃烧器通常是普通燃烧器,其通过空气和燃气的一次混合和二次混合,得到预混燃气,再经过燃烧,对换热器进行加热,进而实现对冷水加热的目的。

但是在具体使用时,出现如下问题:在炎热的夏天,用户即使将热水器的出水温度调低,燃气热水器的出水温度也无法降低到用户调节的温度,即燃气热水器对小负荷输出无能为力;在寒冷的冬天,用户将希望将燃气热水器用于采暖,这就需要燃气热水器大负荷输出,但是由于外界温度低,采暖热负荷和出热水热负荷很难达到用户需求,所以需要解决目前的燃气热水器无法同时满足小负荷输出和大负荷输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目前的燃气热水器无法同时满足小负荷输出和大负荷输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

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水器外壳、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燃烧系统设置在热水器外壳内,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均设置在热水器外壳底端,燃烧系统为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

优选的,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包括多个燃烧换热系统、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排烟总管、冷水进水总管和热水出水总管;多个燃烧换热系统并联设置,且每个燃烧换热系统均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排烟总管、冷水进水总管和热水出水总管连通。

优选的,燃烧换热系统的数量至少为2个。

优选的,燃烧换热系统包括燃烧器、全预混燃气进气管、换热组件、外壳和排烟管;燃烧器、换热组件和外壳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燃烧器与全预混燃气进气管连接,外壳与排烟管连通用于将燃烧器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优选的,全预混燃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多个全预混燃气进气管并联后,再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连接。

优选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紧贴换热器设置的换热管,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换热管的冷水进水端,换热管的冷水进水端与换热管热水出水端均穿出外壳。

优选的,多个换热管的冷水进水端并联后,再与冷水进水总管连接,多个换热管的热水出水端并联后,再与热水出水总管连接。

优选的,燃烧器的燃烧孔的孔径为0.6mm~1.2mm。

优选的,燃烧器外套设有金属丝网层。

优选的,金属丝网层的厚度为1.2mm~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燃烧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为:因为燃烧系统采用的是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而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既能够实现小负荷输出,又能够实现大负荷输出,所以本发明的燃气热水器能够解决目前的燃气热水器无法同时满足小负荷输出和大负荷输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燃烧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燃烧换热系统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燃烧换热系统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换热系统;2、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3、排烟总管;4、冷水进水总管;5、热水出水总管;11、燃烧器;12、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3、换热组件;14、外壳;15、排烟管;121、第一电磁阀;131、换热器;132、换热管;133、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水器外壳、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所述燃烧系统设置在热水器外壳内,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均设置在热水器外壳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为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

因为本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燃烧系统采用的是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而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既能够实现小负荷输出,又能够实现大负荷输出,所以本发明的燃气热水器能够解决目前的燃气热水器无法同时满足小负荷输出和大负荷输出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包括多个燃烧换热系统1、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排烟总管3、冷水进水总管4和热水出水总管5;多个燃烧换热系统1并联设置,且每个燃烧换热系统1均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排烟总管3、冷水进水总管4和热水出水总管5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燃烧换热系统相互并联设置,因为多个燃烧换热系统相互并联设置,所以当只有一个燃烧换热系统工作时,能够实现小负荷输出;而当多个燃烧换热系统同时工作时,能够实现大负荷输出的问题。

全预混燃气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进入燃烧换热系统1,冷水从冷水进水总管4进入燃烧换热系统1,全预混燃气在燃烧换热系统1内点燃,进而对燃烧换热系统1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将冷水转换成热水的目的,热水从热水出水总管5流出燃烧换热系统1,实现燃烧和换热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燃烧换热系统1的数量至少为2个,在本实施例中燃烧换热系统1的数量为4个。

在具体实施例中,燃烧换热系统1包括燃烧器11、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换热组件13、外壳14和排烟管15;燃烧器11、换热组件13和外壳14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燃烧器11与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连接,外壳14与排烟管15连通用于将燃烧器11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全预混燃气从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进入燃烧器11,经点火后在燃烧器11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实现对换热组件13的加热,此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外壳14内,并通过排烟管15排出,实现燃烧和换热的功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21,用于控制全预混燃气是否能够进入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内,以及用于控制全预混燃气进入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内的流量;多个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并联后,再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连接;从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进入的全预混燃气,经过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进入各个燃烧器11内,实现燃烧;当仅仅需要一个燃烧换热系统工作时,只需要打开一个第一电磁阀121,其余第一电磁阀121全部关闭;当需要所有的燃烧换热系统1都工作时,需要将所有的第一电磁阀121全部打开。

在具体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3包括换热器131、紧贴换热器131设置的换热管132,及第二电磁阀133;第二电磁阀133设置在所述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与换热管132热水出水端均穿出外壳14;

多个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并联后,再与冷水进水总管4连接,多个换热管132的热水出水端并联后,再与热水出水总管5连接。

换热器131紧邻燃烧器11设置,燃烧器11燃烧产生的热量先对换热器131进行加热,又因为换热管132紧邻换热器131设置,所以被加热后的换热器131将对换热管132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从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进入换热管132内的冷水进行加热的目的,被加热后的冷水变成热水,从换热管132热水出水端流出;

外界冷水从冷水进水总管4进入换热组件13,并经过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进入换热管132,换热管132内的冷水被加热后,经换热管132的热水出水端,流向热水出水总管5,最后流出燃气热水器。

又因为第二电磁阀133设置在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第二电磁阀133用于控制外界的冷水是否能够进入换热管132内,以及用于控制外界的冷水进入到换热管132内的速度;当只需要一个燃烧换热系统1工作时,只需要打开一个第二电磁阀133,供冷水进水总管4内的冷水能够进入换热管132内实现换热;当需要所有的燃烧换热系统1工作时,需要将所有的第二电磁阀133打开,供供冷水进水总管4内的冷水能够进入换热管132内实现换热。

无论是一个燃烧换热系统1工作,还是多个燃烧换热系统1工作,换热后产生的热水均是从换热管132的热水出水端,流向热水出水总管5,最后流出燃气热水器。

换热器131可以是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31为圆柱形结构,其套设在燃烧器11的外部,而换热管132套设在换热器131的外围。

在具体实施例中,燃烧器11的燃烧孔的孔径为0.6mm~1.2mm。

在具体实施例中,燃烧器11外表面套设有金属丝网层,属丝网层的厚度为1.2mm~1.8mm;设置金属丝网层是为了确保燃气能够充分燃烧。

本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过程:

外界燃气从进气管进入,进而经过全预混燃气进气总管2后,进入第一电磁阀121打开的全预混燃气进气管12后,再进入燃烧器11进行燃烧,实现对换热器131的加热,因为换热器131的外侧壁盘绕设置有换热管132,所以热量会传输给换热管132,进而实现对换热管132内冷水的加热,使冷水转变成热水;

外界冷水从进水管进入燃气热水器内,进而经过冷水进水总管4后,再从换热管132的冷水进水端进入换热管132内,冷水经过与换热器131换热后转变成热水,最终从换热管132的热水出水端流出,进入热水出水总管5,再流出燃气热水器;

因为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的多个燃烧换热系统相互之间是并联的关系,所以能够相互独立工作,而不发生干扰,当在炎热的夏天,燃气热水器中只有一个燃烧换热系统工作,能够实现燃气热水器的小负荷输出;而当在寒冷的冬季,并联全预混燃烧系统的所有燃烧换热系统(例如四个燃烧换热系统)同时工作,能够实现燃气热水器的大负荷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