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火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燃烧器主要包括直火燃烧器和旋火燃烧器,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燃气灶均采用直火燃烧器,因此导致旋火燃烧器的发展出现停滞,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旋火燃烧器很难兼顾大负荷和高效率,火焰高度不一致导致火力不均匀,以至于不能实现均匀加热之目的。此外,在旋火燃烧器燃烧时,不能对其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由此会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火燃烧器,其火焰均匀、加热效率高。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所述火盖呈圆环形且设置于所述炉头上,在所述火盖的顶面上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沿所述火盖的周向倾斜设置,在所述斜面结构上设置有多条间隔排布的火槽,多条所述火槽相互平行且沿所述斜面结构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斜面结构上、相邻两条所述火槽之间的距离为两条所述火槽的槽宽之和的2至3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结构具有竖直高度相对较低的第一侧和竖直高度相对较高的第二侧,沿所述第一侧往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上,所述火槽的槽宽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条所述火槽之间的槽宽差是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竖直高度差的0.08至0.12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竖直高度差为3-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斜面结构上、靠近所述第二侧的火槽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炉头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外凸起和呈环形的内凸起,在所述外凸起上形成外燃气腔,在所述内凸起上形成内燃气腔,在所述外燃气腔上和所述内燃气腔上均设置有所述火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凸起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外空气通道,所述外空气通道沿径向贯穿所述外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内凸起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内空气通道,所述内空气通道沿径向贯穿所述内凸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灶,其火焰均匀、加热效率高。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气灶,具有如上述所述的旋火燃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旋火燃烧器和燃气灶,其火焰均匀、加热效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燃烧器和燃气灶大火力、高效率的使用需求,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火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火燃烧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火燃烧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火燃烧器,包括炉头1和火盖2,火盖2呈圆环形且设置于炉头1上,在火盖2的顶面上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斜面结构20,斜面结构20至少为3个,斜面结构20沿火盖2的周向倾斜设置,在斜面结构20上设置有多条间隔排布的火槽200,多条火槽200相互平行且沿斜面结构20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的旋火燃烧器,其火焰均匀、加热效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燃烧器大火力、高效率的使用需求,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多条火槽200采用相互平行的设计方式,使得可以一次加工形成多条火槽200,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每个斜面结构20上的火槽200包括3个,从斜面结构20相对较低一侧往斜面结构20相对较高一侧,依次为第一火槽201、第二火槽202和第三火槽203。
进一步的,在同一个斜面结构20上、相邻两条火槽200之间的距离为两条火槽200的槽宽之和的2至3倍,通过合理设计火槽200的槽宽和相邻火槽200之间距离的关系,以利于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斜面结构20具有竖直高度相对较低的第一侧21和竖直高度相对较高的第二侧22,沿第一侧21往第二侧22的方向上,火槽200的槽宽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火槽201的槽宽大于第二火槽202的槽宽,第二火槽202的槽宽大于第三火槽203的槽宽,由此使得位置相对较低的火槽200燃烧量更大以使其燃烧火焰的高度与位置相对较高的火槽200其燃烧火焰的高度大致相当,进而达到火焰均匀、均匀加热之目的。
通过对火槽实行高度和火槽宽度的按一定的比例调节,其可按火焰高度公式计算得到,以此保证火焰加热到锅底的时候的火焰高度一致,进而达到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烟气低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火槽200之间的槽宽差是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之间竖直高度差的0.08至0.12倍,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之间竖直高度差为3-10mm。以本实施例的燃烧器为例,第一火槽201的槽宽为1.2mm,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之间竖直高度差为5mm,依次倍数选0.01,以此可计算所得:第二火槽202的槽宽为1.15mm,第三火槽203的槽宽为1.1mm,采用此设计参数的燃烧器,其燃烧效果相对更高、火力相对更为均匀。
优选的,在斜面结构20上、靠近第二侧22的火槽200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二侧22的侧面上,以此利于相邻的斜面结构20之间火槽200的传火,以保障燃烧器的正常使用。
更优选的,在炉头1上设置有呈环形的外凸起11和呈环形的内凸起12,在外凸起11上形成外燃气腔110,在内凸起12上形成内燃气腔120,在外燃气腔110上和内燃气腔120上均设置有火盖2。具体的,在外凸起11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外空气通道111,外空气通道111沿径向贯穿外凸起11,在内凸起12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内空气通道121,内空气通道121沿径向贯穿内凸起12,通过设置的外空气通道111和内空气通道121可利于为火盖2补充二次空气,利于保障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本燃烧器采用双面二次空气补充,内外环的燃烧器都是双面补充二次空气,保证二次空气充分。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具有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旋火燃烧器。因为具有同样的旋火燃烧器,因此燃气灶同样具有火焰均匀、加热效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燃烧器大火力、高效率的使用需求,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优点。
因为已在实施例一中对燃烧器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节省篇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