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2556发布日期:2019-11-13 01: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风管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管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温设备已经成为建筑构成的必需部分。随着现代高层建筑及智能大厦的普及,诸如中央空调等调温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风管式空调机简称为风管机,是一种室内空调机,用于输送冷暖风,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备受用户喜爱。

然而,传统的风管机在使用时,回风阻力大,致使风管机的回风量较低,室内空气在换热时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风管机在使用时,回风阻力大,风管机的回风量较低,室内空气在换热时损耗较大。提出了一种风管机及空调,该风管机及空调具备回风量大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新风板及回风板,所述新风板与所述回风板连接并呈夹角设置,所述新风板开设有新风口,所述回风板开设有回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及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沿所述回风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回风板。

上述风管机在使用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沿所述回风口进入壳体内,室外新风沿新风口进入壳体内,并沿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吹至所述换热器换热,当换热后的空气排至室内时,则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提升且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换热损耗,进而提升对室内空气换热的效率;进一步,由于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沿所述回风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回风板,此时室内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更加顺畅的进入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风机吸风阻力较低,进而可以提升回风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风叶和电机,所述风叶、所述电机及所述回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风叶相对所述电机靠近所述回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进风端朝向所述回风板,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进风端与所述回风板间隔设置形成进风空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沿所述回风板的长度方向投射在所述新风板上的投影存在重叠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风管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水盘用于接取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且所述换热器相对所述接水盘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的角度为a,其中,70°≤a<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出风板,所述新风板及所述回风板固设于所述出风板的侧壁,且所述新风板、所述回风板及所述出风板两两呈夹角设置,所述出风板开设有排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回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二进风口靠近所述回风口。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管机。

上述空调在使用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沿所述回风口进入壳体内,室外新风沿新风口进入壳体内,并沿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吹至所述换热器换热,当换热后的空气排至室内时,则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提升且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换热损耗,进而提升对室内空气换热的效率;进一步,由于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沿所述回风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回风板,此时室内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更加顺畅的进入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风机吸风阻力较低,进而可以提升回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风管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风机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管机;100、壳体;110、出风板;112、排风口;120、回风板;122、回风口;130、新风板;132、新风口;140、安装板;150、顶板;200、换热器;300、风机;310、风叶;320、电机;330、蜗壳;332、第一进风口;334、第二进风口;336、风机的出风口;40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风管机10,包括:壳体100、换热器200及风机300,壳体100包括新风板130及回风板120,新风板130与回风板120连接并呈夹角设置,新风板130开设有新风口132,回风板120开设有回风口122;换热器200设置于壳体100内;风机300设置于壳体100内,风机300与换热器2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风机300设置于新风板130与换热器200之间,风机300的进风口朝向回风板120,风机300用于将气流沿回风口122及新风口132吸入并吹至换热器200。

上述风管机10在使用时,在风机30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沿回风口122进入壳体100内,室外新风沿新风口132进入壳体100内,并沿风机的出风口336吹至换热器200换热,当换热后的空气排至室内时,则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提升且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换热损耗,进而提升对室内空气换热的效率;进一步,由于风机300与换热器2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风机300设置于新风板130及换热器200之间,风机300的进风口朝向回风板120,此时室内空气在风机300的作用下更加顺畅的进入风机300的进风口,风机300吸风阻力较低,进而可以提升回风量。有必要指出的是,长度方向为壳体100或回风板120中尺寸中长度数值较大的为长,不比其值大或者在“侧边”的为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00还包括出风板110,新风板130及回风板120固设于出风板110的侧壁,且新风板130、回风板120及出风板110两两呈夹角设置,出风板110开设有排风口112,风机300用于驱动气流沿新风口132及回风口122吸入并吹至换热器200后沿排风口112排出,此时室外新风及室内空气汇合后沿风机的出风口336吹至换热器200,在换热器200换热后沿排风口112排出至室内;本次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包括顶板150和安装板140,壳体100由顶板150、安装板140、出风板110、两个新风板130及回风板120围成形成,顶板150与出风板110相对设置,安装板140与回风板120相对设置,两个新风板130相对设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机300包括风叶310和电机320,风叶310、电机320及回风口122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风叶310相对电机320靠近回风口122。如此,电机320和风叶310在安装时能够充分利用壳体100内在宽度上的空间,降低壳体100的长度尺寸;进一步,由于风机300的进风口朝向回风口122设置,且通过将风叶310相对电机320靠近回风口122设置更有利于吸入室内空气。

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换热器200的进风端朝向回风板120,风机的出风口336朝向换热器200设置,如此,无需额外设置导风件,风机300就可以将吸入的空气直接吹向换热器200进行换热降温。进一步,风机的出风口336朝向换热器200设置,又由于风机300的进风口朝向回风口122设置,此时,一方面,室内空气更加容易沿回风口122进入风机300进口,另一方面,此时风机300的轴线是沿宽度方向的,可以充分的利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可以尺寸,利于后期安装。在本次实施例的基础上,换热器200的进风端与回风板120间隔设置形成进风空间,风机的出风口336朝向进风空间,如此,沿风机的出风口336排出的空气可以更加顺畅的进入进风空间,通过进风空间进入换热器200进行散热降温。在本次实施例中,换热器200的进风端相对出风口靠近回风口122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风管机10还包括接水盘400,接水盘400设置于壳体100内,接水盘400用于接取换热器200产生的冷凝水,如此,避免换热器200产生的冷凝水对壳体100内的其他元器件造成损伤。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到在本次实施例中,接水盘400设置于换热器200的底部,且换热器200相对接水盘400倾斜设置,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100的宽度,另一方面可以相对增加排风口112的分布宽度,换句话说可以增加排风口112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提升出风量。本次实施例的基础上,换热器200与接水盘400之间的角度为a,其中,70°≤a<90°,在该范围内,一方面可以降低接水盘400的宽度,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风管机中换热器采用垂直设置于接水盘的设置方式,在本次实施例中,通过将换热器200与接水盘400之间按上述角度设置,可以增加进风面积和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具体地,a可以为70°、75°、80°、85及90°。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风机300和换热器2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投射在新风板130上的投影存在重叠部分(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投影方向),此时,可以降低壳体100宽度的尺寸,使风管机10伸进基体内的部分更少,提升后期维修和维护的便捷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风机300为离心风机300,风机300的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332及第二进风口334,风机的出风口336设置于第一进风口332和第二进风口334之间,回风口122、第一进风口332及第二进风口334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进风口332相对第二进风口334靠近回风口122,此时,室外新风可通过新风口132进入第一进风口332,室内空气可以沿回风口122进入第二进风口334,进而实现吸入新风与吸入室内空气;此外,新风口132、第一进风口332及第二进风口334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此时充分利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降低壳体100长度方向的尺寸。在本次实施例中,风机300还包括蜗壳330、蜗壳330开设有第一进风口332及第二进风口334。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升风管机10吸风量和出风量,在本次实施例中,风机3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换热器200设置于两个风机300之间,换热器200及风机3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新风板130的数量及回风口122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一个新风板130、一个回风口122对应一个风机300,如此,在提升风管机10吸风量和出风量的同时,由于换热器200及风机3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进而可以降低了壳体100的宽度,对风管机10进行减薄,利于后期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管机10。

上述空调在使用时,在风机30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沿回风口122进入壳体100内,室外新风沿新风口132进入壳体100内,并沿风机的出风口336吹至换热器200换热,当换热后的空气排至室内时,则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提升且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换热损耗,进而提升对室内空气换热的效率;进一步,由于风机300与换热器200沿回风板1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风机300设置于新风板130及换热器200之间,风机300的进风口朝向回风板120,此时室内空气在风机300的作用下更加顺畅的进入风机300的进风口,风机300吸风阻力较低,进而可以提升回风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