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1828发布日期:2019-12-14 00:3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新风类产品因具有对新风过滤净化能力的同时能够利用排风中的能量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能量回收的效果。但在室外温度工况较低不宜使用热交换功能,或者仅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净化就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就需要机组具有内循环功能,此时不从室外引入新风,仅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净化。

现有的内循环功能主要应用在壁挂、柜式新风产品中,在吊顶式新风机中该项功能应用较少,主要是因为实现该项功能需要增加较多循环通路,使得机组尺寸增大很多不利于吊顶安装。现有内循环功能的机组实现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室内回风由回风进风口进入机组,通过滤网经回风风道通过风阀由新风风机重新送入室内,如图8所示,该方式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吊顶式新风机;另一种是在靠近机组新风进风口的位置开设内循环风口在开启内循环功能时新风口关闭,内循环风口开启此时室内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后重新送入室内,而针对吊顶式新风机组需要连接风管,采用新开设循环风口的方式会造成工程安装的复杂化,所以不宜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增加内循环模式后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尺寸需要加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内循环通道、风机系统、模式切换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所述风机系统包括新风风轮和排风风轮,所述排风风轮与所述新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

可选地,所述新风出风口正对所述新风风轮,所述排风出风口正对所述排风风轮。

可选地,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风机系统的出风位置。

可选地,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所述第一风阀位于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入口处,且能够将所述风机系统的出风可切换地引入所述内循环通道或所述排风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阀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为全热交换芯体。

可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换热单元沿水平方向层设。

可选地,所述全热交换新风机还包括过滤网组件,其设置于靠近所述新风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内循环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过滤网组件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道中。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过风面正对所述风机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机包括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控制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的开合实现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关闭所述第一风阀使所述内循环通道关闭,开启第二风阀使新风进风口打开;所述新风进风口、第一新风气室、第二新风气室、全热交换芯体和新风出风口相连通,将新风送入室内;所述排风进风口、第一排风气室、第二排风气室、全热交换芯体、排风风机气室和排风出风口相连通,将排风排至室外,机组进入全热交换模式;

开启所述第一风阀使所述内循环通道打开,关闭第二风阀使新风进风口关闭;所述排风进风口、第二排风气室、全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气室和新风出风口相连通,机组进入内循环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排风风轮与新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使得风机系统结构非常紧凑,大大节省空间,减小机组体积,控制了新风机由于增加内循环而增大的机身尺寸;而且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排风风轮与新风风轮,在内循环模式下新风风轮和排风风轮共同实现送风,在同风量下电机转速下降,噪音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全热交换新风机运行在全热交换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全热交换新风机运行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全热交换新风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全热交换新风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过滤网组件与全热交换芯体平行放置;

图7是图6中全热交换新风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风侧结构件;2、排风出风口;3、排风风道;4、第一风阀;5、内循环通道;6、过滤网组件;7、新风进风口;8、第二风阀;9、第一新风气室;10、全热交换芯体;11、第一分隔板;12、排风进风口;13、第一排风气室;14、新风风道;15、新风出风口;16、新风侧结构件;17、第二分隔板;18、新风风机;19、排风风机;20、第二新风气室;21、第二排风气室;22、新风风机气室;23、排风风机气室。

图8是现有技术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风进口;2'、粗效过滤网;3'、回风风道;4'、内循环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进风口7、新风出风口15、排风进风口12、排风出风口2、内循环通道5、风机系统、模式切换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风机系统包括新风风机18和排风风机19,新风风机18包括新风风轮,排风风机19包括排风风轮,排风风轮与新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

排风风轮与新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使得风机系统结构非常紧凑,节省空间,减小机组体积。排风风轮与新风风轮上、下水平设置(轴为竖直设置),电机同时驱动,不但节省空间,在内循环模式下新风风轮和排风风轮共同实现送风,在同风量下电机转速下降,噪音降低。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新风出风口15正对新风风机18的新风风轮,排风出风口2正对排风风机19的排风风轮。

全热交换新风机的新风出风口15正对新风风轮,排风出风口2正对排风风轮,排风更顺畅,且风机系统更紧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循环通道5的入口位于风机系统的出风位置。

内循环通道5的入口位于风机系统的出风位置,排风通道与内循环通道5在风机系统的出风位置并联,便于排风通道与内循环通道5之间的切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风阀4和第二风阀8,第一风阀4位于内循环通道5的入口处,且能够将风机系统的出风可切换地引入内循环通道5或排风出风口2;第二风阀8位于新风进风口7处。

第一风阀4位于内循环通道5的入口处,第一风阀4方便地实现风机系统的出风与排风通道或内循环通道5的连通,结构紧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热交换装置为全热交换芯体10。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全热交换芯体10的换热单元沿水平方向层设。

即换热单元一层层地沿水平方向延伸,与传统的上下层叠设置的方式相比,节省了空间;在层数相同的情况下全热交换芯体10的体积增加,过风更均匀,而且过风通道面积增加,过风阻力减小,能耗降低。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全热交换新风机还包括过滤网组件6,其设置于靠近新风进风口7处,且位于内循环通道5中。

通过过滤网组件6对内循环气流进行过滤,提高对内循环气流的过滤效果,降低内循环通道5的阻力,减小机组能耗,降低整机噪音,拓展机组的运行使用范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过滤网组件6位于新风进风口7与热交换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道中。过滤网组件6位于全热交换芯体10的上游,过滤静化后的气体经全热交换芯体10进行换热,过滤网组件6的设置方式可如图1所示,过滤网组件6设置于全热交换芯体的左侧,与全热交换芯体10垂直放置;也可如图6和图7所示,过滤网组件6与与全热交换芯体10平行放置,平行放置时过滤网组件6的过风面积较大,过滤效果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热交换装置的过风面正对风机系统。

全热交换芯体10的斜面正对风机系统,与传统的全热交换芯体10的横截面正对风机系统的情况相比,过风均匀,过风阻力小,过风更顺畅,机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新风机包括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控制第一风阀4和第二风阀8的开合实现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之间的切换。

关闭第一风阀4使内循环通道5关闭,开启第二风阀8使新风进风口7打开;新风进风口7、第一新风气室9、第二新风气室20、全热交换芯体10和新风出风口15相连通,将新风送入室内;排风进风口12、第一排风气室13、第二排风气室21、全热交换芯体10、排风风机19气室和排风出风口2相连通,将排风排至室外,机组进入全热交换模式;

开启第一风阀4使内循环通道5打开,关闭第二风阀8使新风进风口7关闭;排风进风口12、第二排风气室21、全热交换芯体10、新风风机18气室和新风出风口15相连通,机组进入内循环模式。

如图1-图5所示,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新型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排风侧结构件1、排风出风口2、排风风道3、作为第一风阀4的内循环风阀a、内循环通道5、过滤网组件6、新风进风口7、作为第二风阀8的内循环风阀b、第一新风气室9、全热交换芯体10、第一分隔板11、排风进风口12、第一排风气室13、新风风道14、新风出风口15、新风侧结构件16、第二分隔板17、新风风机18、排风风机19、第二新风气室20、第二排风气室21、新风风机18气室和排风风机19气室。

当运行全热交换模式时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风阀4闭合使内循环通道5关闭,不与第一新风气室9连通;第二风阀8开启新风进风口7与第一新风气室9连通。室外新风沿实线箭头方向由新风进风口7进入第一新风气室9,经过过滤网组件6后进入第二新风气室20并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由处于新风风机18气室的新风风机18经新风风道14通过新风出风口15将新风送入室内。室内排风沿虚线箭头方向由排风进风口12进入第一排风气室13后进入第二排风气室21并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由处于排风风机19气室的排风风机19经排风风道3通过排风出风口2将排风排出室外。

当运行内循环模式时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风阀4开启使内循环通道5打开,与第一新风气室9连通;排风出风口2此时被第一风阀4关闭。第二风阀8闭合新风进风口7不与第一新风气室9连通,室外新风此时不进入机组。

室内排风沿箭头方向由排风进风口12进入第一排风气室13后进入第二排风气室21并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由处于排风风机19气室的排风风机19经排风风道3通过内循环通道5进入第一新风气室9,经过过滤网组件6后进入第二新风气室20并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由处于新风风机18气室的新风风机18经新风风道14通过新风出风口15将新风送入室内。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同时不必增加工程管路的安装。

采用离心风机与全热交换芯体10的新布局方式,可在不增加机组尺寸的条件下实现机组的内循环功能,减小机组的结构尺寸,同时内循环气流经过多层过滤,提高对内循环气流的过滤效果,降低内循环通道5的阻力,提高机组减小能耗,降低整机噪音,拓展机组的运行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