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4449发布日期:2021-03-30 21:2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一般包括圆形集流管和多个扁管,圆形集流管上设置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扁管与多个插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扁管插设在相应的插接孔内,随后再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扁管将受到集流管的插接孔的刚性约束,即使扁管受到夹具的预紧力,扁管在高度方向上也几乎不会有位移,尤其是在靠近集流管的端部位置的扁管。由于焊接时,扁管的板表面复合层会融化,靠近集流管的插接孔的部分焊接点将难以焊合,容易形成虚焊,影响产品的耐压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流管与扁管的连接强度较弱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扁管,扁管为多个,多个扁管间隔设置;第一密封垫块,设置在相邻两个扁管之间,第一密封垫块位于扁管的端部,以通过第一密封垫块对相邻两个扁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集流壳体,集流壳体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一密封垫块的至少部分和扁管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开口部内,以使集流壳体、扁管和第一密封垫块围成集流通道。

进一步地,集流壳体包括主体部和插接部,插接部设置在主体部上,插接部设置在主体部的端部,插接部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一密封垫块的至少部分和扁管的端部插接在插接部。

进一步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相对设置在主体部的两端,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开口部,以使第一密封垫块的至少部分和扁管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垫块包括第一主体块和第一插接块,第一插接块设置在第一主体块上,第一主体块设置在扁管的端部,第一插接块插设在第一开口部内。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块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弧形凹面,第一侧面、弧形凹面和第二侧面依次连接设置,弧形凹面位于第一插接块远离第一主体块的一侧,第一侧面用于插接在第一插接板处,第二侧面用于插设在第二插接板处。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垫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扁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对第一密封垫块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凹槽相对设置,第一定位凸起设置在第一定位凹槽内以对第一密封垫块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垫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扁管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贴合面与扁管端部的第一表面配合设置,第二贴合面与扁管端部的第二表面配合设置,以使第一贴合面贴合第一表面设置、第二贴合面贴合第二表面设置。

进一步地,集流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部和第三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位于集流壳体的一端,第三开口部位于集流壳体的另一端,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和第三开口部均连通设置;换热器还包括密封盖,第二开口部处和第三开口部处均设置有密封盖,以通过密封盖对第二开口部和第三开口部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垫块,第二密封垫块设置在密封盖和扁管之间,第二密封垫块靠近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定位结构,以通过第三定位结构对密封盖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垫块包括第二主体块和第二插接块,第二插接块设置在第二主体块上,第二主体块突出于第二插接块设置以围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形成第三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台阶对密封盖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扁管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结构,第二密封垫块上设置有与第四定位结构配合的第五定位结构,第四定位结构与第五定位结构相对设置,以通过第四定位结构和第五定位结构对第二密封垫块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第四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凸起,第五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第二定位凸起设置在第二定位凹槽内以对第二密封垫块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扁管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端口,弧形端口插设在第一开口部内,以使集流通道与扁管内的流体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集流壳体、扁管和第一密封垫块通过焊接围成集流通道。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将第一密封垫块的至少部分和扁管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开口部内,这样通过集流壳体、多个扁管和多个第一密封垫块即能够围成集流通道,这样,在进行焊接时,扁管在高度方向上不会受到约束。具体的,在换热器过炉焊接时,扁管在夹具的预紧作用下可以自由进行层降,当扁管表面复合层融化后,能够使得扁管的两个管板始终保持受压贴合,以保证管板上的全部焊点能够被焊合,提高了集流壳体与扁管的连接强度,确保了产品的耐压性。因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流管与扁管的连接强度较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密封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密封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a-a向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扁管的主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b-b向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扁管;11、弧形端口;12、第二定位结构;20、第一密封垫块;21、第一主体块;22、第一插接块;23、第一定位结构;30、集流壳体;31、第一开口部;32、第二开口部;33、第三开口部;34、主体部;35、第一插接板;36、第二插接板;40、密封盖;50、第二密封垫块;51、第二主体块;52、第二插接块;53、第五定位结构;60、换热翅片;70、边板;8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扁管10、第一密封垫块20和集流壳体30,扁管10为多个,多个扁管10间隔设置。第一密封垫块20为多个,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块20,第一密封垫块20位于扁管10的端部,以通过第一密封垫块20对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集流壳体30具有第一开口部31,第一密封垫块20的至少部分和扁管10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开口部31内,以使集流壳体30、扁管10和第一密封垫块20围成集流通道。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将第一密封垫块20的至少部分和扁管10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开口部31内,这样通过集流壳体30、多个扁管10和多个第一密封垫块20即能够围成集流通道。这样,在对换热器进行过炉焊接时,由于扁管10在高度方向上不受到第一开口部31的约束,这样,扁管10在夹具的预紧作用下可以自由进行层降。具体的,扁管10将沿第一开口部31的开口的延伸方向(第一开口部31的延伸方向与集流壳体30内的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同)进行层降。当扁管10表面复合层融化后,能够使得扁管10的两个管板始终保持受压贴合,以保证管板上的全部焊点能够被焊合,提高了集流壳体30与扁管10的连接强度,确保了换热器的耐压性。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流管与扁管10的连接强度较弱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集流壳体30包括主体部34和插接部,插接部设置在主体部34上,插接部设置在主体部34的端部,插接部具有第一开口部31,第一密封垫块20的至少部分和扁管10的端部插接在插接部。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密封垫块20的至少部分和扁管10的端部插接在第一开口部31处,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在焊接前进行预安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34为弧形壳体,以便于围成集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4和插接部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集流壳体30可以为c形开口壳体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相对设置在主体部34的两端。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开口部31,以使第一密封垫块20的至少部分和扁管10的端部均插设在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之间。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垫块20和扁管10与集流壳体30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在焊接前第一密封垫块20、扁管10与集流壳体30脱落。具体的,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还可以平行设置。或者沿主体部34至插接部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插接板35和第二插接板36之间的间隔距离逐渐减小,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插接的稳定性,便于更好地提高第一密封垫块20、扁管10和集流壳体30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块20包括第一主体块21和第一插接块22,第一插接块22设置在第一主体块21上,第一主体块21设置在扁管10的端部,第一插接块22插设在第一开口部31内。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一主体块21能够对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通过第一插接块22能够便于插设在第一开口部31内以便于围成集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块21和第一插接块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垫块20可以为t型块,t型块可以插入至c型集流壳体30的开口侧,c型集流壳体30的端部的内侧壁与t型块的外侧壁进行卡合,并通过钎焊后使第一密封垫块20、集流壳体30和扁管10成为一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设置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第一密封垫块2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插接块22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弧形凹面,第一侧面、弧形凹面和第二侧面依次连接设置,弧形凹面位于第一插接块22远离第一主体块21的一侧,第一侧面用于插接在第一插接板35处,第二侧面用于插设在第二插接板36处。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更好的进行插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增设有弧形凹面,能够减小第一插接块22对集流管内流体流动的阻挡作用,以增加集流管内的流动截面积,提高流体的流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密封垫块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23,扁管10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23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12,第一定位结构23与第二定位结构12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一定位结构23和第二定位结构12对第一密封垫块20进行定位。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的第一密封垫块20在组装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出现错位的情况,在第一定位结构23和第二定位结构12的配合下能够稳定地对第一密封垫块20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了第一密封垫块20的设置稳定性,便于保证焊接过程中第一密封垫块20或扁管10不会发生窜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结构23为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结构12为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凹槽相对设置,第一定位凸起设置在第一定位凹槽内以对第一密封垫块20进行定位。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凹槽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同时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凹槽的配合能够提高定位的稳定性,更好地避免第一密封垫块20相对扁管10发生晃动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块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扁管10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贴合面与扁管10端部的第一表面配合设置,第二贴合面与扁管10端部的第二表面配合设置,以使第一贴合面贴合第一表面设置、第二贴合面贴合第二表面设置。具体的,沿集流壳体30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第一密封垫块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采用这样贴合设置,能够更好地通过第一密封垫块20对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避免流体从第一密封垫块20和扁管10之间的间隙处漏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表面可以为第一弧形凸面,第二表面可以为第二弧形凸面,第一贴合面可以为第一弧形凹面,第二贴合面可以为第二弧形凹面。第一弧形凹面贴设在第一弧形凸面上,第二弧形凹面贴设在第二弧形凸面上,以便于第一密封垫块20更好地对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集流壳体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部32和第三开口部33,第二开口部32位于集流壳体30的一端,第三开口部33位于集流壳体30的另一端,第二开口部32和第三开口部33相对设置,第一开口部31、第二开口部32和第三开口部33均连通设置。换热器还包括密封盖40,第二开口部32处和第三开口部33处均设置有密封盖40,以通过密封盖40对第二开口部32和第三开口部33进行密封。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集流壳体30内的流体从第二开口部32或第三开口部33处流出,以通过密封盖40对集流通道的端部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垫块50,第二密封垫块50设置在密封盖40和扁管10之间,第二密封垫块50靠近密封盖4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定位结构,以通过第三定位结构对密封盖40进行密封。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定位结构与密封盖40进行抵接定位,以避免密封盖40相对第二密封垫块50发生位置偏移,提高了设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垫块50包括第二主体块51和第二插接块52,第二插接块52设置在第二主体块51上,第二主体块51突出于第二插接块52设置以围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形成第三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台阶对密封盖40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台阶的台阶面与密封盖40的端面相适配,以通过定位台阶的台阶面对密封盖40进行抵接定位,从而能够稳定地密封盖40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设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扁管10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结构,第二密封垫块50上设置有与第四定位结构配合的第五定位结构53,第四定位结构与第五定位结构53相对设置,以通过第四定位结构和第五定位结构53对第二密封垫块50进行定位。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通过第四定位结构和第五定位结构53的配合对第二密封垫块50进行定位,避免第二密封垫块50相对扁管10发生窜动的情况,提高了第二密封垫块50的设置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凸起,第五定位结构53为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第二定位凸起设置在第二定位凹槽内以对第二密封垫块50进行定位。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在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凹槽的配合,能够便于更好地限制第二密封垫块50的设置位置。

具体的,可以在扁管10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端口11,弧形端口11插设在第一开口部31内,弧形端口11与扁管10内的流体通道连通,以使集流通道与扁管10内的流体通道连通。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集流壳体30内的流通截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集流壳体30、扁管10和第一密封垫块20通过焊接围成集流通道,以使集流壳体30、扁管10和第一密封垫块20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翅片60、边板70和连接管80,换热翅片60设置在扁管10上,边板70位于换热器的端部,连接管80用于与集流通道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实施例二中的换热器与实施例一中的换热器的差别在于扁管10的结构的不同。实施例二中的换热器的扁管10结构如图10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实施例三中的换热器与实施例一中的换热器的差别在于扁管10的结构的不同。实施例三中的换热器的扁管10结构如图1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实施例四中的换热器与实施例一中的换热器的差别在于扁管10的结构的不同。实施例四中的换热器的扁管10结构如图12所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高了集流壳体和扁管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换热器的耐压性,增大了集流壳体内的流通面积,减小了集流通道内的流动阻力,减小了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