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1318发布日期:2020-02-11 13: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换热结构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各类换热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传统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为:换热介质从进口管进入换热器,并在换热器的冷却管中流动,通过管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将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然后从出口管流出,现有的换热器中主要是通过换热管进行换热,由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的流速较为缓慢,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换热器的换热介质流速较慢而带来的换热器换热性能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结构,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若干个换热管,还包括水室,所述水室设有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第一腔室和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腔室,所述进液管的换热介质经所述第一腔室流入不少于1根的换热管并汇入至第二腔室后从所述出液管流出。

所述水室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腔室,相邻两个腔室通过不少于1根的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换热介质经所述第三腔室汇入所述第二腔室中。

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水室的外部,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各自连接在不同的腔室上。

所述换热管为u型,所述水室内的腔室沿直线排列,所述换热管的直管部位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腔室的排列方向。

所述水室内部由隔板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设于所述水室的中部,所述水室的上、下两端各设有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

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设于所述水室的同一侧。

所述换热管设于所述水室相对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侧。

所述水室由钣金构成。

一种换热器,包括所述的换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进液管与水室的第一腔室连通,出液管连通第二腔室,进液管的换热介质经第一腔室流入换热管并汇入至第二腔室后从出液管流出,第一腔室的设置使得流入到换热管的换热介质阻力减小,加快了换热介质的流速,进而使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得到优化;同时,还使得换热器的空间减小,换热管用的无缝钢管的用量也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水室的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结构和换热器,如图1所示,换热器包括外壳1、散热翅片(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外壳1上的换热结构,其中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2、进液管3、出液管4以及水室5。

具体地,换热管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换热结构的水室5安装在外壳1的一侧,在水室5的另一侧同时连通有进液管3和出液管4,将进液管3和出液管4设于水室5的同一侧使得换热器的体积减小,节省面积;其中水室5的内部形成多个独立的腔室,其中包括一个第一腔室51、第二腔室52和第三腔室53。

如图1到2所示,第一腔室51与进液管3相连通,进液管3的温度较高的换热介质(以下简称换热介质)在进入换热管之前先流通到第一腔室51内,第一腔室51同时还与至少一根的换热管2相连通,进而使第一腔室51能够对各换热管2稳定分配换热介质,由于换热介质先经第一腔室51再分配到各换热管2内,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将换热介质直接从进液管分流至多根换热管的方式,换热介质先经第一腔室51的分配方式减小了换热介质的流动的阻力,从而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速。

第二腔室52与出液管4相连通,同时第二腔室52的另一侧还与不少于1根换热管2相连通,换热管2中的换热介质先汇流到第二腔室52然后从出液管4中流出。

第三腔室53为整个换热介质流动的中间腔室,即换热介质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的先后流动顺序为:换热介质先流入到第一腔室分流至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先汇流到第三腔室53进行重新分流,最终换热介质汇流到第二腔室52后经出液管4流出,第三腔室53作为中间腔室,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减少换热介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速。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换热介质在第一、第二、第三腔室的流动方向为竖直方向,具体为:水室5的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6将其内部分隔成为多个呈上下设置的独立腔室,其中第一腔室51设置在整个水室5的中部,第二腔室52设有两个,这两个第二腔室52分别设于水室的上下两端,第三腔室53设置在第二腔室52和第一腔室51之间,因此,一部分换热介质从第一腔室51能够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进行流动,而另一部分换热介质能够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进行流动,使得换热介质分配均匀、换热管的排布更加对称且合理。

换热管2为u型的管路结构,其主要包括相邻的两根直管以及连接两根直管的端部的弯头,换热管2的两个端部的开口朝向同一侧设置,其中一个端口为换热介质的流入端,另一个端口为换热介质的流出端,换热管2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相邻的两个腔室,水室5内的腔室沿从上到下沿直线排列,换热管的直管部位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腔室的排列方向设置,例如:第一腔室51包括上下两行的换热介质的流出口c1,换热管2的一端接入流出口c1,接入到上行的流出口的换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腔室51上方的第三腔室53,接入到下行的流出口的换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腔室51下方的第三腔室53;第三腔室53亦设有两行与换热管2接通的开口,其中一行为第三腔室53的流出口c1,另一行为流入口c2,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腔室53的数量包括多个,第三腔室53与第三腔室53之间也是通过换热管相接通;第二腔室52位于水室5的上下两端,由于第二腔室52的功能要求,因此第二腔室52仅设有一行流入口c2,换热管2一端连接到第三腔室53的流出口c1,换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三腔室的流入口c2。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水室5由若干个钣金构成,其中包括开孔形成所述形成流出口c1和流入口c2的左侧板、与进液管3和出液管4连通的右侧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共同围成一个密封结构的封板、将水室5内部分隔开来的所述隔板6;换热管2与水室5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进液管和出液管也可以是焊接固定在水室上,换热管2的主体由外壳1支撑并辅助固定。

本发明中换热结构的原理为:冷冻水或者高温水(换热介质)从进液管3流入第一腔室,水流分别经过上下两层的流出口c1流入换热管2,并通过流入口c2流入到第三腔室53,然后在通过流出口c1重复上一流程流入下一个第三腔室,经过若干个流程后从上下两个第二腔室52流出,上下两个第二腔室52各连接一根出液管4,两根出液管4汇总为一根总管流出。

由于水室5的设置,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器中所受到的阻力减小,从而加快了换热介质的流动速度,流速的加快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水室代替部分管路,这样还可以减少无缝钢管的用量;同理,当同等换热介质流速的情况下,这样设置所需要的换热管的长度就要比常规换热器的管长小,从而减小了换热器的体积。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