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408发布日期:2019-08-31 02:2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流体作为冷却介质的热交换设备,尤其是船用发动机用到海水的热交换设备,由于设备壳体、冷却芯管等一般用铸铁、钢、铜等非活跃金属制成,热交换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流体冷却介质的接触和腐蚀;需要用一种活跃金属作为防腐介质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并与流体冷却介质接触,一般选用锌等活跃金属作为防腐介质,通过电化学反应腐蚀活跃金属,保护和减缓由非活跃金属制成的壳体、冷却芯管等热交换设备零部件的腐蚀,防止因腐蚀损坏热交换设备,出现泄漏等故障,从而保障热交换设备的可靠运行。

传统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一般是把中间开孔的防腐块用螺栓从热交换设备里面安装在壳体内腔上,或者把防腐块嵌入中空螺栓中从外面安装入壳体内腔,传统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从热交换设备里面安装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从外部无法更换,而从内部更换,需要拆开壳体,不方便,且由于防腐介质需定期更换,经常拆装会损坏密封件。

2.从热交换设备里面安装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由于防腐块被壳体包裹在里面,无法观察防腐块腐蚀情况,导致因无法及时更换引起设备的腐蚀损坏。

3.从热交换设备里面安装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由于防腐块腐蚀不均匀,可能造成偏腐蚀导致防腐块脱落进去冷却芯管堵塞,或者造成提前脱落、防腐性能消失、防腐介质的浪费。

4.从热交换设备外侧安装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由于采用的是中空螺栓包裹,无法观察防腐块腐蚀情况,导致因无法及时更换引起设备的腐蚀损坏。

5.从热交换设备外侧安装的防腐介质安装结构,更换防腐介质时,因中空不是通透的,须与中空螺栓一起更换,导致零件和材料浪费。

6.虽制定了定期更换的要求,但是由于使用时间或者工况不同,防腐介质往往出现未到期就腐蚀完全没有起到很好保护设备作用,或者到期后仍剩余较多导致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该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能够从外面把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能够直观查看防腐介质腐蚀程度,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减少防腐介质和附属零件的浪费、避免因无防腐介质导致的设备腐蚀、维护便利、减少密封件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包括:防腐介质;转接头,其为空腔结构,一端具有防腐介质插口,所述防腐介质通过防腐介质插口穿设在转接头内;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中部开设有观察口,所述防腐介质的尾部由该观察口伸出;所述转接头外周的一端具有壳体外螺纹,所述转接头外周的中部具有旋拧头;所述转接头外周的另一端具有罩盖外螺纹;以及透明罩盖,其螺接在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腐介质的外周为锥形结构,所述转接头具有与防腐介质的外周适配的锥形空腔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腐介质通过螺纹连接穿设在转接头内。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腐介质的尾部采用锥形或梯形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接头的旋拧头内侧布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转接头的旋拧头外侧布设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转接头结构,使防腐介质可以嵌入内孔结构部分,主螺纹可以从外面把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转接螺纹可以安装透明盖。

2.转接头尾部安装透明盖,可以直观查看防腐介质腐蚀程度,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3.防腐介质由内往外腐蚀,最大限度利用完防腐介质,减少防腐介质的浪费,同时避免防腐介质脱落,进入管道。

4.防腐介质与转接头分离,更换防腐介质时,转接头、密封圈和透明盖可以重复利用,减少金属材料的浪费。

5.采用螺纹接头安装结构,可以通过加密封垫圈的形式密封,防止流体冷却介质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具有使用直观、更换判断准确、减少防腐介质和附属零件的浪费、避免因无防腐介质导致的设备腐蚀、维护便利、减少密封件损坏等特点。该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具体包括:防腐介质1、转接头2和透明罩盖5。其中,防腐介质1穿设在转接头2的一端,使防腐介质可以嵌入内孔结构部分,可以从外面把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透明罩盖5设置在转接头2的另一端,可以直观查看防腐介质腐蚀程度,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防腐介质1穿设在转接头2的一端(头部),选用锌等活跃金属,通过电化学反应腐蚀活跃金属,保护和减缓由非活跃金属制成的壳体、冷却芯管等热交换设备零部件的腐蚀,防止因腐蚀损坏热交换设备,出现泄漏等故障,从而保障热交换设备的可靠运行。

转接头2采用非活跃金属,其为空腔结构,一端具有防腐介质插口,防腐介质1通过防腐介质插口穿设在转接头2内;转接头2的另一端中部开设有观察口,防腐介质1的尾部由该观察口伸出。转接头2外周的一端具有壳体外螺纹,用于从外面把转接头2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转接头2外周的中部具有旋拧头,用于通过扳手把转接头2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上;转接头2外周的另一端具有罩盖外螺纹,用于固定透明罩盖5。

透明罩盖5设置在转接头2的另一端,可以直观查看防腐介质腐蚀程度,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优选的,防腐介质1的外周为锥形结构,转接头2具有与防腐介质1的外周适配的锥形空腔结构,以便与转接头装紧一起,加强密封和减少腐蚀后期的防腐介质浪费。

优选的,防腐介质1通过螺纹连接穿设在转接头2内。

优选的,防腐介质1的尾部采用锥形或梯形结构,便于防腐介质1的尾部由该观察口伸出。

优选的,转接头2的旋拧头内侧布设有第一密封圈3,转接头2加第一密封圈3可以方便装入、拆出热交换设备壳体,便于在不需要装拆热交换设备的情况下更换防腐介质。

优选的,转接头2的旋拧头外侧布设有第二密封圈4,防止冷却流体泄漏,又方便拆卸清理剩余防腐介质和流入的冷却流体。

综上,该热交换设备防腐介质安装结构6能够从外面把防腐介质安装结构安装到热交换设备壳体7上,能够直观查看防腐介质腐蚀程度,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减少防腐介质和附属零件的浪费、避免因无防腐介质导致的设备腐蚀、维护便利、减少密封件损坏。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