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4598发布日期:2019-12-17 21:5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与普通型燃气热交换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换热器的不同。为充分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同时便于收集凝结水,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一般采用二次换热方式。根据整机的结构特点,可在其上方设置冷凝换热器,下方安装显热换热器,两者之间安置冷凝水收集器。高温烟气由下至上依次进入显热换热器和冷凝换热器,换热器吸收显热和潜热后烟气温度降至常温,由上部烟道排出。为安全可靠的排出低温烟气,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采用强制排烟方式排除烟气。普通型热交换器未考虑烟气潜热的利用问题,排烟温度必须高于烟气的露点,以避免烟气中水蒸汽的凝结,因此普通型燃气热交换器无法利用水蒸汽的潜热。相反,冷凝式燃气放大器希望烟气中的水蒸汽尽量多凝结,以得到更多的凝结热。排烟温度越低,烟气的凝水量就越多,被加热水吸收的潜热量和显热量就越大,节能效果就越好。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之所以能够省气节能,完全是因为利用了普通型热交换器作为排烟损失掉的热量,把排烟热损失变成了有用热,这部分热量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决定了冷凝式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可比普通燃气热交换器节能10%以上。

现有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的冷凝管与出水接头管直接相连,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冷凝水可能会存在一些灰尘和杂质,直接将冷凝管与出水接头管相连通,会使水中的杂质始终不能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对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它可以实现对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内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同时减小冷凝水对热交换器内管道接头处的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上端开凿有出水孔,所述冷凝管下端开凿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左右两端内壁分别开凿有收纳槽,所述冷凝管左右两端内壁均开凿有滑孔,所述收纳槽与滑孔相互连通,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加长杆,所述加长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收纳槽相互匹配,所述连接块靠近收纳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收纳槽内端壁相固定,所述螺纹槽内设有圆弧形块,所述圆弧形块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端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端开凿有多个通孔,可以实现对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内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同时减小冷凝水对热交换器内管道接头处的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外端固定连接有塑胶垫,所述塑胶垫与限移槽过盈配合,便于将连接块能够固定在限移槽内,使连接块与支撑板相互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过滤网的过程中,对过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远离冷凝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方便工作人员对加长杆的握持,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块的施力作用,便于拉动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外端开凿有直线槽,增大固定块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提升工作人员对固定块的使用提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内开凿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pva泡沫纤维,使流入到螺纹槽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pva泡沫纤维进行吸收,减小螺纹槽内流入的冷凝水的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螺纹槽受到冷凝水的腐蚀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使把手辅助工作人员对圆弧形块的转动操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对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内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同时减小冷凝水对热交换器内管道接头处的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

(2)连接块外端固定连接有塑胶垫,塑胶垫与限移槽过盈配合,便于将连接块能够固定在限移槽内,使连接块与支撑板相互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过滤网的过程中,对过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

(3)加长杆远离冷凝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方便工作人员对加长杆的握持,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块的施力作用,便于拉动固定块。

(4)固定块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外端开凿有直线槽,增大固定块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提升工作人员对固定块的使用提体验。

(5)支撑板内开凿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pva泡沫纤维,使流入到螺纹槽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pva泡沫纤维进行吸收,减小螺纹槽内流入的冷凝水的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螺纹槽受到冷凝水的腐蚀速率。

(6)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使把手辅助工作人员对圆弧形块的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管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冷凝管、2出水接头管、3支撑板、4过滤网、5通孔、6圆弧形块、7限移槽、8收纳槽、9滑孔、10连接块、11压缩弹簧、12加长杆、13固定块、14把手、15出水孔、16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冷凝管1,冷凝管1上端开凿有出水孔15,冷凝管1下端开凿有螺纹槽16,出水孔15与螺纹槽16相互连通,使冷凝水能够通过出水孔15和螺纹槽16流出,请参阅图2-3,螺纹槽16左右两端内壁分别开凿有收纳槽8,冷凝管1左右两端内壁均开凿有滑孔9,收纳槽8与滑孔9相互连通,便于工作人员对连接块10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支撑板3的拆卸和固定。

滑孔9内滑动连接有加长杆12,加长杆1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与收纳槽8相互匹配,使工作人员沿滑孔9水平拉动加长杆12时,能够使连接块10不与冷凝管1相互脱离,同时能够对支撑板3的位置进行限制,连接块10外端固定连接有塑胶垫,塑胶垫与限移槽7过盈配合,便于将连接块10能够固定在限移槽7内,使连接块10与支撑板3相互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过滤网4的过程中,对过滤网4的位置进行固定,连接块10靠近收纳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与收纳槽8内端壁相固定,使连接块10在压缩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将连接块10限制在限移槽7内,对支撑板3的位置进行固定。

加长杆12远离冷凝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方便工作人员对加长杆12的握持,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块13的施力作用,便于拉动固定块13,固定块13外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外端开凿有直线槽,增大固定块13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提升工作人员对固定块13的使用提体验,螺纹槽16内设有圆弧形块6,圆弧形块6与螺纹槽16相互匹配,圆弧形块6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内开凿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pva泡沫纤维,使流入到螺纹槽16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pva泡沫纤维进行吸收,减小螺纹槽16内流入的冷凝水的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螺纹槽16受到冷凝水的腐蚀速率,支撑板3内端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过滤网4外端开凿有多个通孔5,通过过滤网4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减小冷凝水在循环过程中的杂质,支撑板3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使把手14辅助工作人员对圆弧形块6的转动操作。

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过滤网4安装在冷凝管1内时,请参阅图3和图4,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14,带动圆弧形块6沿螺纹槽16竖直向上转动,同时工作人员拉动固定块13,在克服压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将连接块10水平向外拉动至收纳槽8内,工作人员将圆弧形块6继续向上移动,使限移槽7与连接块10的位置相互匹配,工作人员停止拉动固定块13,在压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能够将连接块10固定在限移槽7内,从而使圆弧形块6能够固定在冷凝管1的内端壁,将过滤网4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将出水接头管2拧入螺纹槽16内,使出水接头管2与冷凝管1相互固定,对比现有技术中,冷凝管1与出水接头管2之间没有设置过滤网4与圆弧形块6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过滤网4,对冷凝水内的灰尘和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同时在圆弧形块6的作用下,能够减小进入螺纹槽16内的冷凝水的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螺纹槽16受到冷凝水的腐蚀,增加了冷凝管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