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锅架支撑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670发布日期:2019-11-05 22:0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锅架支撑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部件领域,尤其与一种燃气灶锅架支撑圈。



背景技术:

燃气灶锅架平整度及表面搪瓷光洁度、锅支脚的角度以及锅手柄的轻重导致的锅中心偏移等因素都会造成锅无法稳定地放置在锅支架上,特别是在炒菜过程中,锅较容易在锅支架上滑动。专利号为201120024399.9公开了一种防滑挡溢液锅支架,包括锅支架圈和设于锅支架圈上的若干个锅支脚,锅支脚上设有一圆形支撑圈,通过圆形支撑圈与炒锅底部接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圆形支撑圈由于在加工中的误差以及炒锅重心的位置等原因,炒锅还是无法配合平稳贴靠在圆形支撑圈中,炒锅的平稳性还是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炒锅放置于锅架上存在的平稳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燃气灶锅架支撑圈。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锅架支撑圈,包括配合放置于锅架上的支撑圈,支撑圈通过铸铁铸造成形,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设置有炒锅抵靠部,炒锅抵靠部的内侧外缘部设置有斜向上的尖状支撑部;或者炒锅抵靠部的内侧面往外侧或者内侧倾斜,炒锅抵靠部的内侧面呈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呈不大于40度的斜面,该斜面的顶部与炒锅抵靠部的顶面的连接过渡处为弧形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设置有尖状支撑部的所述的炒锅抵靠部为一段与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完整贴靠配合的圆环部,圆环部的内侧面往内侧倾斜。

设置有尖状支撑部的所述的炒锅抵靠部为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多个靠架,靠架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上,通过设置多个靠架的优点还可以利于靠肩之间的空间方便火苗导向,使火苗贴靠锅底燃烧。

炒锅抵靠部的内侧面呈斜面的炒锅抵靠部为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多个靠架,靠架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上,通过设置多个靠架的优点还可以利于靠肩之间的空间方便火苗导向,使火苗贴靠锅底燃烧。

所述的支撑圈的底部设置有与锅架上的锅支撑脚的多个凹槽,凹槽的排列方式为具有与四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且具有与五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且与四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和与五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中具有一个共用凹槽,从而方便适应两个型号的锅支撑脚的使用。

所述的支撑圈与锅架一体铸造成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过尖状支撑部可以更好的与炒锅的底部嵌入配合实现炒锅的稳定贴靠,或者通过炒锅抵靠部的外侧往外倾斜,也可以更好的使炒锅贴靠在炒锅抵靠部上,提高了炒锅放置于锅架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3所示,支撑圈1a通过铸铁铸造成形,支撑圈的顶部设置有炒锅抵靠部2a,炒锅抵靠部2a为一段与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完整贴靠配合的圆环部,圆环部的内侧面往内侧倾斜,炒锅抵靠部的内侧外缘部设置有斜向上的尖状支撑部3a。

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支撑圈1b通过铸铁铸造成形,支撑圈的顶部设置有炒锅抵靠部2b,炒锅抵靠部为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的顶部多个靠架,靠架圆周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圈上,炒锅抵靠部2b往外侧倾斜,且炒锅抵靠部2b的内侧面呈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呈不大于40度的斜面,该斜面的顶部与炒锅抵靠部的顶面的连接过渡处为弧形面3b,支撑圈的底部设置有与锅架上的锅支撑脚的8个凹槽,凹槽的排列方式为具有与四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且具有与五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且与四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和与五脚式锅支撑脚配合的凹槽中具有一个共用凹槽,从而方便适应两个型号的锅支撑脚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