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3783发布日期:2019-10-13 01:3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暖气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产品。随着我国供暖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采暖方式不断涌现,其中电采暖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采暖方式,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

由于室内有多个房间,多个房间设置散热器需要大量的水暖管道进行铺设,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用以解决多个房间设置散热器浪费水暖管道材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交叉墙体,十字交叉墙体的其中一个墙角设置散热器,散热器内部设置加热器,十字交叉墙体的其余三个墙角均设置若干循环暖气片,散热器与循环暖气片依次通过水暖管道串联。

为了使散热系统中加热器与循环暖气片中的水实现分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器包括散热管片,散热管片内部设置换热暖气片,换热暖气片上端设置换热出水口,换热暖气片下端设置换热回水口,换热出水口和换热回水口均与散热管片密封连接,换热出水口和换热回水口分别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循环暖气片连通。

为了使散热管片对室内散热效果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管片为两块且在墙角呈直角式连接,两块换热暖气片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角管连通。

为了使散热管片中的液体加热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两块散热管片之间设置加热腔,两块散热管片的上下两端均与加热腔通过横管连通,角管的直径小于横管的直径,加热腔内部对应上下两端的横管之间为密封腔体,密封腔体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加热器设置在密封腔体中。

为了使散热管片中液体温度可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系统还包括温控器,加热腔内设置加热器,温控器与加热器电连接。

为了使散热管片中液体循环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加热腔顶部设置第一蓄水槽,第一蓄水槽与加热腔通过管道连通。

为了防止加热腔中液体溢出第一蓄水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蓄水槽顶部连通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阻水槽,阻水槽的截面尺寸小于缓冲槽的截面尺寸,阻水槽与缓冲槽底部通过阻水管固定连接,阻水管侧壁设置若干第一透水孔,阻水槽侧壁设置若干第二透水孔。

为了使加热腔中热水散发的水蒸气对室内进行加湿,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缓冲槽上端连通设置排气管,排气管顶端设置安全排气阀,排气管侧面固定连接有加湿管,加湿管侧面均匀开设若干细孔,缓冲槽侧面设置加水阀门。

为了使循环暖气片中的水循环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其中一个循环暖气片的上端设置第二蓄水槽,第二蓄水槽与循环暖气片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

为了使循环暖气片内部的热水循环更快,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循环暖气片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循环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通过在十字交叉墙体的其中一个墙角设置散热器,十字交叉墙体的其余三个墙角均设置若干循环暖气片,然后通过水暖管道将散热器与循环暖气片依次串联,进行循环加热,仅仅通过在墙角处设置少量水暖管道即可将散热器与循环暖气片连接,避免了水暖管道在室内墙壁大量布设,减少了水暖管道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缓冲槽侧面剖视图;

其中,10-十字交叉墙体;20-散热器;21-加热器;22-循环暖气片;23-散热管片;24-换热暖气片;25-换热出水口;26-换热回水口;27-角管;28-第二蓄水槽;29-循环水泵;30-加热腔;31-横管;32-密封腔体;33-密封板;34-温控器;35-第一蓄水槽;36-缓冲槽;37-阻水槽;371-第一透水孔;38-阻水管;381-第二透水孔;39-排气管;40-安全排气阀;41-加湿管;42-加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交叉墙体10,十字交叉墙体10的其中一个墙角设置散热器20,散热器20内部设置加热器21,十字交叉墙体10的其余三个墙角均设置若干循环暖气片22,散热器20与循环暖气片22依次通过水暖管道串联。也可通过散热器20连接地暖、生活用热水等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式水暖墙角散热系统,通过在十字交叉墙体10的其中一个墙角设置散热器20,十字交叉墙体10的其余三个墙角均设置若干循环暖气片22,然后通过水暖管道将散热器20与循环暖气片22依次串联,进行循环加热,仅仅通过在墙角处设置少量水暖管道即可将散热器20与循环暖气片22连接,避免了水暖管道在室内墙壁大量布设,减少了水暖管道的浪费。

为了使散热系统中加热器21与循环暖气片22中的水实现分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器20包括散热管片23,散热管片23内部设置换热暖气片24,换热暖气片24的材料为换热铜盘管,换热效率高,换热暖气片24上端设置换热出水口25,换热暖气片24下端设置换热回水口26,换热出水口25和换热回水口26均与散热管片23密封连接,换热出水口25和换热回水口26分别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循环暖气片22连通。

为了使散热管片23对室内散热效果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管片23为两块且在墙角呈直角式连接,两块换热暖气片24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角管27连通。

为了使散热管片23中的液体加热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两块散热管片23之间设置加热腔30,两块散热管片23的上下两端均与加热腔30通过横管31连通,角管27的直径小于横管31的直径。

为了使散热管片23中液体温度可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散热系统还包括温控器34,加热腔30内设置加热器21,温控器34与加热器21电连接。加热器21使用碳纤维电热管,当加热器21为碳纤维电热管时,加热器21位于加热腔30内部,并且加热腔30内部对应上下两端的横管31之间为密封腔体32,密封腔体32通过密封板33进行密封,碳纤维电热管设置在密封腔体32中,碳纤维电热管的导线通过密封腔体32侧壁伸出并与电源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温控器34控制加热器21的加热温度,加热器21对加热腔30和散热管片23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加热腔30中的液体向两边的散热管片23流动,进而使液体以加热腔30上端为起点在散热管片23中循环流动,最终流到加热腔30下端实现循环;散热管片23通过内部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换热暖气片24,换热暖气片24通过角管27以及各循环暖气片22之间的水暖管道传递热水,优于换热暖气片24为换热铜盘管,热交换效率高,由于角管27的直径小于横管31的直径,角管27不妨碍散热管片23中液体的循环;碳纤维电热管设置在密封腔体32中,通过密封板33防止水进入密封腔体32内,进而使散热系统中碳纤维电热管与循环暖气片22中的水实现分离,减少碳纤维电热管损坏几率,呈直角设置的两块散热管片23向室内辐射热量,使散热管片23从墙角两个墙壁向上散发热量,然后再室内循环,使散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2

为了使散热管片23中液体循环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加热腔30顶部设置第一蓄水槽35,第一蓄水槽35与加热腔30通过管道连通。

为了防止加热腔30中液体溢出第一蓄水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蓄水槽顶部连通有缓冲槽36,缓冲槽36内设置阻水槽37,阻水槽37的截面尺寸小于缓冲槽36的截面尺寸,阻水槽37与缓冲槽36底部通过阻水管38固定连接,阻水管38侧壁设置若干第一透水孔371,阻水槽37侧壁设置若干第二透水孔381。

为了使加热腔30中热水散发的水蒸气对室内进行加湿,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缓冲槽36上端连通设置排气管39,排气管39顶端设置安全排气阀40,排气管39侧面固定连接有加湿管41,加湿管41侧面均匀开设若干细孔,缓冲槽36侧面设置加水阀门42。

为了使循环暖气片22中的水循环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其中一个循环暖气片22的上端设置第二蓄水槽28,第二蓄水槽28与循环暖气片22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

为了使循环暖气片22内部的热水循环更快,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循环暖气片2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循环水泵2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加水阀门42向第一蓄水槽35和第二蓄水槽28中加水,第一蓄水槽35和第二蓄水槽28中初始存放一定比例的水,加热腔30中液体加热后沸腾,热水向缓冲槽36中溢出,阻水管38上的第一透水孔371对溢出的热水进行第一次阻挡,阻水槽37的侧面及地面对溢出的热水进行第二次阻挡,落入阻水槽37中的热水通过第二透水孔381向下落下,通过阻水管38和阻水槽37对溢出的水进行了缓冲,防止热水从第一蓄水槽35中溢出;热气上升到缓冲槽36上方的排气管39中,热气通过排气管39侧面加湿管41上的细孔排出,对室内进行加湿,当排气管39中气压过高后,热气通过安全排气阀40排出,防止排气管39中气压过高;第二蓄水槽28中添加水,使循环暖气片22中热水循环更快,通过循环水泵29使循环暖气片22内部的热水循环更快。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