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827发布日期:2020-02-28 07:4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等。冷轧钢板的优越性能,使得市场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现代的钢铁行业不锈钢生产过程中,冷轧带钢退火处理是冷轧板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退火炉内温度较高,会向车间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导致车间的温度升高,恶化工作环境,同时造成热能的浪费,产生的余热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有效改善工作环境,实现退火炉热量循环回收利用,使其产生的余热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有效控制炉内温度变化的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外侧连接有热交换炉,所述热交换炉外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输出端接入气管,所述气管中设置有换热器,气管另一端连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抽风机无线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热交换炉、气管、换热器外铺设有石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中连接有波纹管,防止发生热胀冷缩损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螺旋管式换热器,一组或多组螺旋管置于壳体中,所述螺旋管两端穿出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双层密封结构,层与层之间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接入退火炉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退火炉外设置热交换炉,将退火炉内的高温烟气引入热交换炉内,当抽风机工作时热交换炉起到缓冲作用,能够防止退火炉内的高温烟气发生快速扰动,导致退火炉内温度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热交换炉、气管外铺设有石棉保温层,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阻止热量流失。

2、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为螺旋管式换热器,一组或多组螺旋管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为双层密封结构,层与层之间抽真空,所述螺旋管两端穿出壳体,壳体内通入气管中的高温烟气,螺旋管内通入水,由于螺旋管的传热面积大,保证了余热最大限度地加热水,热水可用于供暖、洗漱等多种用途,充分利用能源。

3、本实用新型的退火炉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抽风机无线通信连接,当退火炉内温度过高,则加大抽风机功率进行降温,当退火炉内温度较低时,则降低抽风机功率,能够实现退火炉内工作温度的智能化控制,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退火炉,2、热交换炉,3、抽风机,4、气管,5、换热器,5-1、壳体,5-2、螺旋管,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冷轧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1外侧连接有热交换炉2,所述热交换炉2外侧设置有抽风机3,所述抽风机3输出端接入气管4,所述气管4中设置有换热器5,气管另一端连接退火炉1,所述退火炉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抽风机3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5为螺旋管式换热器,一组或多组螺旋管5-2置于壳体5-1中,所述壳体5-1为双层密封结构,层与层之间抽真空,所述螺旋管5-2两端穿出壳体。

实际应用时,由于热交换炉与退火炉连通,所以启动抽风机,高温烟气通入气管中,当高温烟气经过换热器时加热螺旋管中的水,热水可用于供暖、洗漱等多种用途;换热后的烟气温度降低,在抽风机的运转下经气体导流板回到退热炉中,能够达到调节退火炉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退火炉外设置热交换炉,将退火炉内的高温烟气引入热交换炉内,当抽风机工作时热交换炉起到缓冲作用,能够防止退火炉内的高温烟气发生快速扰动,导致退火炉内温度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热交换炉、气管外铺设有石棉保温层,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阻止热量流失;退火炉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抽风机无线通信连接,当退火炉内温度过高,则加大抽风机功率进行降温,当退火炉内温度较低时,则降低抽风机功率,能够实现退火炉内工作温度的智能化控制,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