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5612发布日期:2020-04-10 17:1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



背景技术:

目前熔炼炉是指融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他们熔炼成所需的合金的设备。现有的高效熔炼速凝炉包括壳体、坩埚、成型组件以及捣碎组件,成型组件包括安装在坩埚下方的承接槽以及用于将金属溶液挤压成金属薄片的成型滚筒,金属溶液通过承接槽自动冷却,坩埚内的金属溶液通过成型组件掉落到壳体的底部,再通过成型组件将掉落到壳体底部的金属溶液压制成金属薄片,再捣碎组件将金属薄片捣碎,但是上述熔炼速凝炉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金属溶液从承接槽上直接掉落,金属溶液整股流下,容易导致金属薄片在壳体的顶部的成型不均匀,对产品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具有使得金属薄片在生产的过程中厚薄更加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坩埚以及安装在壳体底部的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还包括安装在坩埚下方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在坩埚下方的承接槽以及安装在承接槽下方的成型滚筒,所述成型滚筒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承接槽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成型滚筒的侧壁设置有驱动成型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壳体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接槽的底部设置成型滚筒,使得金属液体从承接槽上落下后能够通过成型滚筒进行冷却成型,再通过设置在壳体底部的从而使得落在壳体底部的金属薄片的厚薄更加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后续的产品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滚筒的侧壁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直径大于成型滚筒的直径,相邻所述定位环之间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滚筒的侧壁设置定位环,从而方便了对成型滚筒之间的定位,且金属液体能够通过两定位环之间的间隙进行冷却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定位环相互抵接的一面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定位凸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环的侧壁设置相互啮合的定位凸齿,当其中一个定位环通过驱动件转动时能够带动另一个成型滚筒进行转动,从而节约了驱动成型滚筒转动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滚筒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呈波浪状沿成型滚筒的内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滚筒的内部设置冷凝管,且将冷凝管设置为波浪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冷凝管的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滚筒的侧壁开设有供冷凝管放置的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侧壁设置有将冷凝管卡接在滚筒侧壁的卡接扣,所述卡接扣具有与滚筒侧壁之间固定的竖杆以及用于支撑冷凝管的横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滚筒的侧壁开设有供冷凝管饭放置的放置凹槽,并且在放置凹槽的侧壁设置供冷凝管卡接的卡接扣,冷凝管直接放置在放置凹槽内,然后通过卡接扣进行定位,方便了冷凝管与成型滚筒之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的底部设置有供冷凝管部分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杆的底部设置供冷凝管嵌入的嵌入槽,从而增加了冷凝管与成型滚筒之间的定位强度,降低了成型滚筒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冷凝管与成型滚筒之间发生分离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滚轮,所述旋转滚轮的底部具有安装座,所述旋转滚轮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旋转滚轮与杆之间铰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接在安装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底座的底部设置旋转滚轮,当旋转底座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旋转滚轮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旋转底座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运动更加稳定,使得金属薄片在成型的过程中厚薄更加均匀,且当捣碎组件在进行捣碎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对于驱动电机以及旋转底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旋转底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连接杆的侧壁设置有球头弹簧柱塞,所述球头弹簧柱塞的侧壁与定位环槽之间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座的侧壁设置定位环槽,且在连接杆的侧壁周向设置球头弹簧柱塞,当连接杆插入安装座内时,球头弹簧柱塞的端部嵌入定位环槽内,从而使得连接杆与安装座之间能够通过球头弹簧柱塞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上述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通过设置成型组件,具有使得金属薄片在生产的过程中厚薄更加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的效果;

2.上述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凝管,具有初步对金属溶液进行的效果;

3.上述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滚轮,具有使得旋转底座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运动更加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滚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成型滚筒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扣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横梁;2、坩埚;21、固定支架;3、旋转底座;31、旋转滚轮;32、安装座;321、定位环槽;33、连接杆;331、球头弹簧柱塞;34、驱动电机;4、夹紧组件;41、承接槽;42、成型滚筒;421、定位环;422、定位凸齿;43、驱动件;44、冷凝管;441、进水口;45、端盖;451、密封块;46、放置凹槽;47、卡接扣;471、竖杆;472、横杆;47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高效熔炼速凝炉,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坩埚2、安装在壳体1底部的旋转底座3以及安装在坩埚2下方的夹紧组件4。

参照附图1和附图2,壳体1的顶部旋转安装有供坩埚2放置的横梁11,坩埚2的侧壁设置有与横梁11之间固定安装的固定支架21,固定支架21与横梁11之间铰接安装。

参照附图2,旋转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34,夹紧组件4包括安装在坩埚2下方的承接槽41以及安装在承接槽41下方的成型滚筒42。

参照附图2和附图4,成型滚筒42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承接槽41的底部,其中一个成型滚筒42的侧壁设置有驱动成型滚筒42转动的驱动件43,驱动件43安装在壳体1的侧壁。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3为伺服电机。

参照附图4,成型滚筒42的侧壁设置有定位环421,定位环421的直径大于成型滚筒42的直径,相邻定位环421之间抵接。相邻定位环421相互抵接的一面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定位凸齿422。本实施例中,两定位环421之间的厚度为0.5mm。

参照附图4,成型滚筒42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44,冷凝管44呈波浪状沿成型滚筒42的内壁设置,冷凝管44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441,进水口441的端部设置有盖合进水口441的端盖45,端盖45的底部设置有嵌入进水口441内的密封块451。

参照附图4和附图5,成型滚筒42的侧壁开设有供冷凝管44放置的放置凹槽46,放置凹槽46侧壁设置有将冷凝管44卡接在滚筒侧壁的卡接扣47,卡接扣47具有与滚筒侧壁之间固定的竖杆471以及用于支撑冷凝管44的横杆472,横杆472的底部设置有供冷凝管44部分嵌入的定位槽473。本实施例中,竖杆471与滚筒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

参照附图2和附图3,旋转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滚轮31,旋转滚轮31的底部具有安装座32,旋转滚轮31和安装座3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3,旋转滚轮31与杆之间铰接,连接杆33的另一端插接在安装座32内。

参照附图2和附图3,安装座32的侧壁开设有定位环421槽321,连接杆33的侧壁设置有球头弹簧柱塞331,球头弹簧柱塞331的侧壁与定位环槽321之间抵接。

上述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金属液体从承接槽41上落下后能够通过成型滚筒42进行冷却成型,再通过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从而使得落在壳体1底部的金属薄片的厚薄更加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后续将金属薄片压碎之后形成的产品的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