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控制柜。
背景技术:
在商用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控制柜的高度,以保证显示屏在适当的高度上,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通常保证显示屏设计在1.5m-1.7m左右的高度。
但是,同一机型可能出口不同国家,操作人员身高差异较大,高度固定的显示屏使用起来极其不便捷。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观察固定高度的显示屏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度固定的显示屏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控制柜的柜体上,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连接结构,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和安装框架,所述显示屏本体装配到安装框架上;在所述安装框架上转动连接有一水平布设的阻尼转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杆,每个连杆包括第一子连杆、第二子连杆、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所述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阻尼转轴平行布设,且分别与第一子连杆、第二子连杆垂直;所述第一子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柜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第二子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框架的背面形成有安装折边,所述安装折边包括两个间隔布设的竖直折边,所述阻尼转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竖直折边转动连接,所述阻尼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竖直折边转动连接。
又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折边还包括两个间隔布设的水平折边,其中一个水平折边分别与两个竖直折边的顶端固定,另一个水平折边分别与两个竖直折边的底端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为矩形框架,其中一个竖直折边靠近安装框架的一竖直侧面,另一个竖直折边靠近安装框架的另一竖直侧面。
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的连杆;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一子连杆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一子连杆平行,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二子连杆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二子连杆平行;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一阻尼转轴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一阻尼转轴的中轴线重合,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二阻尼转轴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二阻尼转轴的中轴线重合。
一种控制柜,包括柜体以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柜体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前端具有开口,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连接结构带动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从开口进入和退出容纳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显示屏进入容纳腔内时,止挡部止挡显示屏,使得显示屏与柜体外表面平齐。
又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设置在容纳腔内靠近开口底部的位置。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柜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开口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开设在开口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组件及控制柜,显示屏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到柜体上,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显示屏高度和俯仰角度的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显示屏,方便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度固定的显示屏使用不便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控制柜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p、控制柜;
1、柜体;11、容纳腔;12、开口;13、止挡部;14、凹槽;
2、显示屏组件;
21、显示屏;211、显示屏本体;212、安装框架;2121、竖直折边;2122、水平折边;213、阻尼转轴;
22、连接结构;
221、第一子连杆;222、第二子连杆;223、第一阻尼转轴、224、第二阻尼转轴;
225、第一子连杆;226、第二子连杆;227、第一阻尼转轴、228、第二阻尼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2,安装在控制柜p的柜体1上,显示屏组件2包括显示屏21和连接结构22,显示屏21包括显示屏本体211和安装框架212,显示屏本体211装配到安装框架212上;在安装框架212上转动连接有一水平布设的阻尼转轴213,用于与连接结构22转动连接;参见图1、图2所示。
连接结构22包括至少一个连杆,每个连杆包括第一子连杆、第二子连杆、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阻尼转轴213相互平行布设,且分别与第一子连杆、第二子连杆垂直;第一子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柜体1转动连接,第一子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第二子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子连杆的另一端与阻尼转轴213转动连接,即第二子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213与安装框架212转动连接。
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显示屏21时,向远离柜体1的方向拉动显示屏2,然后根据自身身高,向上或向下拉动显示屏2以调节显示屏2的高度,而且可以调节显示屏2的俯仰角度,将显示屏2调节到适合使用的高度和角度,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2,显示屏21通过连接结构22连接到柜体1上,在连接结构22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显示屏21远离或靠近柜体1,并实现对显示屏21高度和俯仰角度的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显示屏21,方便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度固定的显示屏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2,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阻尼转轴213与安装框架212的转动连接以及提高连接稳定性,在安装框架212的背面形成有安装折边,安装折边包括两个间隔布设的竖直折边,阻尼转轴21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竖直折边2121转动连接,阻尼转轴21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竖直折边(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转轴213分别与两个竖直折边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以进一步提高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折边还包括两个间隔布设的水平折边,其中一个水平折边2122分别与两个竖直折边的顶端固定,另一个水平折边(图中未示出)分别与两个竖直折边的底端固定,以增强两个竖直折边的强度,增强两个竖直折边与安装框架212的连接稳定性。即,两个水平折边与两个竖直折边形成矩形的安装折边,以提高安装折边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架212为矩形框架,其中一个竖直折边2121靠近安装框架212的一竖直侧面,另一个竖直折边靠近安装框架212的另一竖直侧面。即,两个竖直折边之间的距离尽量大,以增强显示屏21在高度调节和俯仰角度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显示屏21在高度调节和俯仰角度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22包括两个所述的连杆。
在其中一个连杆中,第一子连杆221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223与柜体1转动连接,第一子连杆2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224与第二子连杆22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子连杆222的另一端与阻尼转轴213转动连接。
在另一个连杆中,第一子连杆225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227与柜体1转动连接,第一子连杆22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228与第二子连杆226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子连杆226的另一端与阻尼转轴213转动连接。
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一子连杆221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一子连杆225平行,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二子连杆222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二子连杆226平行;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一阻尼转轴223的中轴线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一阻尼转轴227的中轴线重合,其中一个连杆的第二阻尼转轴224的中轴线与另一个连杆的第二阻尼转轴28的中轴线重合。也就是说,两个连杆对称设计,以提高显示屏在高度调节和俯仰角度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显示屏组件2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柜p,包括柜体1以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2,参见图1所示;柜体1包括容纳腔11,容纳腔11前端具有开口12,显示屏组件2的连接结构22带动显示屏组件2的显示屏21从开口12进入和退出容纳腔11。
通过在控制柜p中设计所述的显示屏组件2,实现对显示屏21高度和俯仰角度的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显示屏21,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控制柜,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柜的使用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纳腔11内设置有止挡部13,显示屏21通过开口12进入容纳腔11内时,止挡部13止挡显示屏21,使得显示屏21与柜体1外表面平齐。止挡部13的设计,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显示屏21过于进入容纳部,既实现容纳腔11对显示屏21的容纳保护作用,又实现即使显示屏在容纳腔内也不影响观察使用显示屏。
为了不影响连接结构22的运动,止挡部13设置在容纳腔11内靠近开口12底部的位置。
当显示屏21位于容纳腔11内时,为了便于向外拉动显示屏21,在柜体1上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与开口12连通,操作人员手指伸入凹槽14,拉住显示屏21边缘,然后向外拉动显示屏2。
为了便于身材矮小的操作人员向外拉动显示屏21,凹槽14开设在开口12底部,与开口12连通。当显示屏21位于容纳腔11内时,操作人员手指伸入凹槽14,拉住显示屏下边缘,然后向外拉动显示屏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