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7881发布日期:2019-12-24 21:0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室用家电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浴室取暖装置(俗称浴霸),是现代浴室装修中一件重要的家电,目前市面上的浴室取暖装置多采用灯暖或风暖方式加热。灯暖方式是以特制的红外线石英加热灯泡作为热源,通过直接辐射加热室内空气,不需要预热,但热辐射区域较小,会造成离浴霸近的地方很烫、远的地方又暖不起来的情况,并且灯暖方式光线比较刺眼,容易刺伤眼睛,特别是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再加上四周墙壁瓷砖的反光,长时间使用容易使人产生头晕目眩等症状,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洗浴时舒适感、安全感的要求。此外,取暖灯泡必须采用防水防爆型,以降低安全隐患,增加了使用成本。

相比于灯暖方式,风暖方式的原理类似于空调和暖风机,利用ptc陶瓷元件对冷空气加热,吹出暖风并循环流动带动室内升温。风暖方式改变了其散热不均、光线刺眼的问题,即使较大的浴室也可以得到均匀的供热,但风暖式系列的加热时间较长,需要在洗澡之前进行室内的预热,能耗大、噪音大,风暖式浴霸在送风时会让刚洗完澡的人体产生寒冷感,也会降低舒适感。

不管灯暖还是风暖,浴霸一般都是安装在浴室的顶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浴室的天花板,减少了浴室的室内高度,并且产品发热都是以固定的几个功率工作,未实现温度的连续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其在增加取暖舒适性、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动调温,以使室内温度恒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包括壳体、发热元件、主控板、隔板和控温装置;所述隔板内置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将所述内腔分为上层内腔和下层内腔;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有散热保护层,所述隔板下方设有隔热层;所述发热元件为柔性发热元件,均匀铺设在所述壳体下层内腔的所述散热保护层上,与所述壳体上层内腔中的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控温装置单独安装在浴室墙面上,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控温装置通过所述主控板启闭所述发热元件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隔热层之间还设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中,并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热元件的实时温度,并将所述温度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装置包括led触摸板、菜单功能区和电源开关;所述菜单功能区和所述电源开关分别通过所述led触摸板内部的电路板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装置还包括温度选择键;所述温度选择键通过所述led触摸板内部的电路板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控温装置还包括定时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led触摸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led灯带,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面板上,所述led灯带通过所述主控板与所述led触摸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包括柔性碳材料,所述柔性碳材料包括耐热纤维布、碳纤维加热材料、石墨烯加热材料或石墨烯纤维,所述耐热纤维布包括耐高温纤维网层和微晶石墨层,所述微晶石墨层包覆在所述耐高温纤维网层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层内腔,并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湿度信息启闭所述换气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节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换气风机、换气口和风道,所述换气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层内腔中,并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换气风机通过所述风道与所述换气口相连,所述换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所述面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取暖装置厚度,质量轻,减小了安装时占用的空间,减小了天花板下降的高度,安装方便,形状不受加热元件限制,也可随意安装在浴室的四周。另外,通过隔板和隔热层、反射层的设置,可防止热量散失,也可充分保护主控板电路。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控温装置可实现自助调温及自助调节空气湿度,多种加热模式可适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led灯带布局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发热元件、3-温度传感器、4-散热保护层、5-隔热层、6-反射层、7-主控板、8-隔板、9-led触摸板、10-菜单功能区、11-电源开关、12-温度选择键、13-温湿度传感器、14-换气风机、15-换气口、16-led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如图1所示,该取暖装置通过壳体1安装在浴室内,利用柔性碳材料制备的发热元件2产生的热辐射实现浴室的取暖要求。

所用的柔性碳材料可以为耐热纤维布,耐热纤维布包括耐高温纤维网层和微晶石墨层,微晶石墨层包覆在耐高温纤维网层外侧,柔性碳材料还可以为碳纤维加热材料(一维丝状、二维膜状)、石墨烯加热材料(包括一维石墨烯纤维/一维碳纳米管、二维石墨烯薄膜(纸)、三维石墨烯)、石墨烯纤维(一维丝状、二维膜状)等一系列碳基柔性加热材料。该柔性碳材料质量轻,具有热电转换效率高、能耗小的特点,可减小所制备的发热元件体积,进而减小取暖装置厚度,且升温迅速,无需预热,同时该柔性碳材料自身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便于精准控温,还具有疏水、抑菌的效果,另外,该柔性碳材料可水洗,长时间使用也不会积累细菌,安全性能强。该柔性碳材料发热时,噪音小,其热能辐射产生远红外光波,无光照射,对眼睛没有伤害,而且远红外光波具有红外理疗功能,无有害电磁波辐射,安全性能高。

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隔板8和面板,隔板8内置在壳体1内腔中,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同时对上层内腔中所安装部件起到支撑作用,顶板位于上层顶部,面板位于下层底部。

发热元件2安装在壳体1下层内腔中,安装后朝向浴室内。发热元件2为柔性碳材料制备而成的柔性发热元件,均匀铺设在壳体1下层内腔中,与壳体1上层内腔中的主控板7相连,主控板7控制发热元件2加热。

在发热元件2中还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3,多个温度传感器3分别与主控板7相连,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发热元件2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给主控板7。

壳体1底部的面板设有散热保护层4,散热保护层4置于发热元件2底部,用于保护发热元件2,散热保护层4选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如耐高温的黑色导热橡胶、黑色导热布或黑色导热涂层等。

在壳体1下层内腔的顶部设有隔热层5,隔热层5用于阻止热量向上扩散,由隔热材料制成,隔热材料可选用硅酸铝纤维棉、矿渣纤维棉、延绵、玻璃纤维棉、海泡纤维棉等一系列耐高温、防火、不燃的矿物纤维材料,或者蛭石、膨胀珍珠岩、硅酸钙保温绝热轻体材料等一系列不燃、防火的无机矿物类材料等。

隔热层5通过反射层6设置在隔板8的底部,反射层6选用铝箔、银浆反射涂料、铝银浆反射涂料、陶瓷纤维一系列反射材料,可向室内反射热量,进一步阻止热量向上扩散。

主控板7设置在壳体1的上层内腔中,用于控制本取暖装置的运转。

本取暖装置还配有控温装置,如图2所示,该控温装置包括led触摸板9、菜单功能区10、电源开关11、温度选择键12和温湿度传感器13,其中,菜单功能区10、电源开关11、温度选择键12和温湿度传感器13分别通过led触摸板9内部的电路板与主控板7相连,菜单功能区10用于显示该取暖装置预设的多种加热模式,包含但不局限于快速升温、慢速升温等模式,在不同条件下,可选择相适用的加热模式,以满足使用需求,电源开关11用于开关该取暖装置电源,温度选择键12用于选择预设温度,使用者可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温度,温湿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led触摸板9上显示加热模式、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等。该控温装置具有多种加热模式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在发热元件2的配合下可实现自助调温。另外,led触摸板9还可与定时器相连,实现定时加热功能。led触摸板9可单独安装在浴室墙面上。

该取暖装置还可增设换气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换气装置包括换气风机14、换气口15和风道,换气风机14安装在壳体1上层内腔中,并与主控板7相连,换气风机14通过风道与壳体1底部面板上的换气口15相连,该换气口15可与发热元件2并列或环绕等形式设置,换气风机14通过侧部的换气口15与通往室外的风道相连,以完成室内换气工作。

另外,由于该柔性碳基材料制成的柔性发热元件质量轻,体积小,本实施例的取暖装置安装位置不局限于天花板,在不添加换气装置时,还可以以壁挂形式设置在浴室的四周墙上,而取暖装置外形也不局限于常用的矩形,可实现外形形状多样性设计,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还可增强美观性。

另外,该取暖装置还可实现照明功能,如在壳体1底部面板上增设led灯带16,围绕在发热元件2四周,或发热元件2分割成几部分间歇设置(见图4),led灯带16设置在间隙里。led灯带16灯光柔和,明亮,不会刺激眼睛。led灯带16通过主控板7与led触摸板9相连,通过led触摸板9完成led灯带16的开关。

本实施例的取暖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电源开关11,选择合适的预设温度及加热模式,然后发热元件2开始辐射热量,提升室内温度,主控板7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3获得实时温度和实时湿度信息,调节发热元件2的加热量,以及换气功能的启闭,以确保浴室内达到恒温状态,且湿度不会过大,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