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泵站及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1545发布日期:2020-02-04 10:08阅读:1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热泵站及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泵站及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或气动压力的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动力设备集成装置。供热或供冷属于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确保在寒冷冬天提供稳定、安全的热源动力,保障供暖区域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因此安全、可靠的供热泵站是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

针对模块化的泵站,泵站内的补水箱连接于市政的自来水管道,补水箱通过补水管道连接于供热管道,但是由于补水箱及补水管道是间歇性工作,因此在低温环境下,补水管道和补水箱内很容易结冰,影响正常补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泵站及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补水管道和补水箱内很容易结冰,影响正常补水的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供热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送管道、补水箱及散热器,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机构,所述补水箱通过补水管道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所述补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机构,所述散热器通过支管路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所述散热器被配置为向所述箱体内输送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均连接于所述支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泵站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支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泵站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所述第一支管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和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机构下游的所述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第二支管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和位于所述第一输液机构上游的所述输送管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输入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液机构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液机构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机构为循环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液机构为补水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供热泵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热泵站,通过设置散热器,能够利用输送管道内部分热媒向箱体内输送热量,使得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箱体内的温度仍然能够保持在预设温度,避免补水箱和补水管道内的水结冰,保证补水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热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供热泵站,能够避免补水箱和补水管道内的水结冰,保证补水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热泵站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1、输入管道;22、输出管道;3、第一输液机构;4、补水箱;41、补水管道;5、第二输液机构;6、散热器;7、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循环系统及散热设备。其中,热源是制取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热媒(蒸汽或水)的设备,比如锅炉。散热设备主要将热媒内的热量传递到用户端的室内,比如暖气片等。热循环系统包括管网和设置在管网上的供热泵站,供热泵站使得热媒在热源和散热设备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不断地的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热泵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泵站,该供热泵站为撬装式泵站,主要应用于北方冬季的供暖系统,为热媒的流动提供动力,使热媒(水、蒸汽等)通过管网在用户端和热源之间循环流动。

具体而言,该供热泵站包括箱体1、输送管道、补水箱4和散热器6。其中,箱体1为四方形结构,便于加工制造。输送管道设置于箱体1内,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机构3。具体而言,输送管道包括输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第一输液机构3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入管道21,第一输液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于输出管道22,输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分别为位于第一输液结构3的上游和下游。输入管道21用于连接热源或与热源连接的管道,输出管道22用于连接散热设备或与散热设备连接的管道,第一输液机构3能够将热源产生的热媒输送到散热设备。在供热系统中,热媒一般采用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机构3为循环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液机构3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比如当热媒为气体时,第一输液机构3为真空泵。

补水箱4同样设置于箱体1内,通过管道连接于市政的自来水管道,并且补水箱4通过补水管道41连接于输送管道。补水箱4内能够储存预设量的水,以对供热系统进行补水。第二输液机构5设置于补水管道41上,当第二输液机构5工作时,能够将补水箱4内的水输送到输送管道内,以对供热系统进行补水。在供热系统中,热媒一般采用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液机构5为补水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输液机构5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比如当热媒为气体时,第一输液机构3为真空泵。

供热泵站还包括控制柜7,控制柜7设置于箱体1内,控制柜7中设置有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电连接于循环泵和补水泵,实现供热泵站的自动化控制,无人值守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上述控制柜7是现有技术中的泵站中常见的控制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目前,为了避免热媒在管网中流动时热量散失,提高供热效率,一般在管网中的管路的外部或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因此,虽然输入管道21和输出管道22内的热媒的温度较高,但是散发到箱体1内的热量很少,几近于零,因此,在北方冬季,箱体1内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小,所以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补水箱4和补水管道41内的水容易结冰,从而影响补水的正常进行。因此,为了避免补水箱4和补水管道41内的水结冰,供热泵站还包括散热器6,散热器6设置于箱体1内,用于向箱体1内提供热量,以使箱体1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为5℃±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6包括多个散热管,散热管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器6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散发热量的结构。散热器6通过支管路连接于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内的热媒通过散热器6将热量传递到箱体1内,避免补水箱4和补水管道41内水结冰。上述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第一支管路一端连接于输出管道22,另一端连接于散热器6,第二支管路一端连接于散热器6,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管21道。经过循环泵加压之后的部分热媒通过第一支管路进入到散热器6内,在散热器6内热媒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热媒通过第二支管路进入到输入管道21内,因为经过循环泵加压之后的热媒的压力较大,流速较快,而且支管路的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备)较小,因此支管路上无需再设置泵等输送机构,热媒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输送管道、支管路和散热器6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散热器6内放出热量。此外,由于流入到散热器6内的热媒的量很少,对整个供热系统的影响很小,几近于无。

此外,上述第一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图中未示出),控制柜7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图中未示出),控制阀和温度检测器均电连接于plc控制系统。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箱体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可传递信号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控制阀关闭;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箱体1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可传递信号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控制阀开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为电磁阀,温度检测器为温度传感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阀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开启和关闭的结构,温度检测器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检测温度的结构。

综上,通过设置散热器6,能够利用输送管道内部分热媒向箱体1内输送热量,使得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箱体1内的温度仍然能够保持在预设温度,避免补水箱4和补水管道41内的水结冰,保证补水的正常进行。

本实施例提出的供热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供热泵站,能够避免补水箱4和补水管道41内的水结冰,保证补水的正常进行。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