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冷凝器。
背景技术:
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低压蒸汽,根据电厂发电工艺的需要,这些低压蒸汽还需冷凝为冷凝水,一方面满足发电过程的工艺需求,另一方面冷凝水可作为锅炉补充水或其它工业、医疗、生活用水,由于这种乏汽中还包含大量热量,因此电厂采用水冷冷凝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凝,冷凝后的热量由冷却水带入水冷塔,在干空气的驱动下,依靠水的蒸发将其中的热量带走,并把热量排入大气中;这种工艺方法仅仅使乏汽中的水分得到了利用,而乏汽中的热量却白白浪费掉了,这种工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量而且对环境造成热污染,由于现在使用的乏汽冷凝系统需要占用很大面积的土地,因此侵占了大片的良田,而且现有的冷凝散热器无法在较差的水质下长时间不维护运作,水总大量的杂质和高温管径极其容易堵塞管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一种用于火力电厂的低压蒸汽冷凝器,方便使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火力电厂的低压蒸汽冷凝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初冷散热部、中冷散热部以及终冷散热部,所述初冷散热部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储水灌底部,所述储水灌内设有滑泥锥,所述储水灌顶部通过管路连通于初冷散热部的进水口,所述储水灌内设有用于加速沉淀的两个电解电极,所述电解电极连接于蓄电池,所述初冷散热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电动降热扇,所述第一电动降热扇上部设有两个平行且连通于进水口的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一汇流管管壁垂直连接有若干第一冷凝管,所述若干第一冷凝管端部均连通于第二汇流管,所述第二汇流管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块,所述活性炭吸附块连通于中冷散热部,所述中冷散热部包括设于高处的第三汇流管和设于低处的第四汇流管,所述第三汇流管和第四汇流管端部通过若干凝结水支管连通,所述第四汇流管连通于终冷散热部,所述终冷散热部包括连接于第四汇流管的第五汇流管,所述第五汇流管中部连通有两组对称的蛇形的第二冷凝管,所述蛇形的第二冷凝管连通有第六汇流管,所述第六汇流管一侧设有第二电动降热扇,所述第二冷凝管内的冷凝片包括相对于管壁斜置的第一冷凝片,所述第一冷凝片端部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冷凝片,所述第一汇流管连通有清污管,所述清污管连通有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中部设有出淤孔,所述第一汇流管还连通有用于吹翻淤泥的气泵。
每个凝结水支管外周均密布有管状的热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冷凝片所在平面与管壁之间夹角为60°~85°。
所述第一电动降热扇出风方向朝向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二电动降热扇出风方向背离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5°~95°,并且第一冷凝管相对于第一汇流管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
所述储水灌中上部设有用于缓冲对流的蜂窝状隔板。
所述凝结水支管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用于通污的端盖,所述端盖中心处嵌有观察镜。
所述第六汇流管内设有流量检测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火力电厂的低压蒸汽冷凝器,通过初冷散热部、中冷散热部以及终冷散热部对低压蒸汽进行冷凝,并通过热管换热器提高冷凝效果,通过连通器和气泵提高清淤效果,通过电解电极提高沉淀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初冷散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火力电厂的低压蒸汽冷凝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初冷散热部、中冷散热部以及终冷散热部,初冷散热部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连通于储水灌2底部,储水灌2内设有滑泥锥3,储水灌2顶部通过管路连通于初冷散热部的进水口,所述储水灌2内设有用于加速沉淀的两个电解电极26,所述电解电极26连接于蓄电池27,初冷散热部包括底座4,底座4设有第一电动降热扇5,第一电动降热扇5上部设有两个平行且连通于进水口的第一汇流管6,第一汇流管6管壁垂直连接有若干第一冷凝管7,若干第一冷凝管7端部均连通于第二汇流管8,第二汇流管8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块9,活性炭吸附块9连通于中冷散热部,中冷散热部包括设于高处的第三汇流管10和设于低处的第四汇流管11,第三汇流管10和第四汇流管11端部通过若干凝结水支管12连通,第四汇流管11连通于终冷散热部,终冷散热部包括连接于第四汇流管11的第五汇流管15,第五汇流管15中部连通有两组对称的蛇形的第二冷凝管16,蛇形的第二冷凝管16连通有第六汇流管17,第六汇流管17一侧设有第二电动降热扇18,第二冷凝管16内的冷凝片包括相对于管壁斜置的第一冷凝片19,第一冷凝片19端部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冷凝片20,第一汇流管6连通有清污管21,清污管21连通有连通器22,连通器22中部设有出淤孔23,第一汇流管6还连通有用于吹翻淤泥的气泵24,每个凝结水支管12外周均密布有管状的热管换热器25,第一冷凝片19所在平面与管壁之间夹角为60°~85°,第一电动降热扇5出风方向朝向第一冷凝管7,第二电动降热扇20出风方向背离第二冷凝管16,第一冷凝管7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5°~95°,并且第一冷凝管7相对于第一汇流管6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储水灌2中上部设有用于缓冲对流的蜂窝状隔板14,凝结水支管12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用于通污的端盖13,端盖13中心处嵌有观察镜,第六汇流管17内设有流量检测器。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