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2233发布日期:2020-04-24 21:5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是一种由特殊聚酯纤维制成的集空气分布和空气传输于一体的末端装置,具有送风均匀、无吹风感、防凝露、环保易清洗等优点。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最早应用在食品冷冻冷藏场所,仅仅通过纤维表面渗透向室内送风。随着材料技术以及加工技术的发展,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送风形式变得非常多样化,主要有纯渗透式、纯喷射式、条缝渗透式、喷射渗透式等。其中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不会由于送风量的增大而增加吹风感,能够很好的保证室内工作区域低空气流速,从而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近几十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不同送风形式的纤维空气分布系统进行了研究。2005年,丹麦教授nielsen等指出在相同负荷下,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空气流速比普通空调送风系统小,环境温度舒适,吹风感好。2009年,刘超通过实测室内气流相关数据,分析了传统送风系统以及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流场的气流特性,并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三维紊流数学模型,计算2种送风系统的模型,通过分析模拟得到气流组织分布图,对2种送风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2010年,陈孚江等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分析了渗透送风时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内部空腔区域及表面空气流动特性。2011年,李浩等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喷射式布袋风管送风系统内部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沿着气流方向,风管内部总压、动压呈下降趋势,静压逐渐增加。2013年,邢夏琼采用2种不同孔隙率的风管纤维层(织物)制成一定规格的圆柱型布风管,采用数值计算比较纤维层孔隙率对圆柱型布风管送风特征的影响。

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纺织风管是一种由特殊纤维织成的柔性空气分布系统,是替代传统送风管、风阀、散流器、绝热材料等的一种送出风系统。在制作上它外观犹如一条大的布袋,所以在中国,这种系统又常常被叫做布风管、布袋风管、布质风管、纤维布风管等等俗称。当然,这只是形象的说法,因为纺织风管系统不仅仅只是风管,不仅仅只起气流传递的作用,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送风装置,纺织风管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空间的送风效果、制冷、制热效果。

由于风管大多使用在大型商场,工厂,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所以必须具备以下特性,第一、阻燃,必须符合国家的防火标准;第二、抗静电;第三、防霉、抗菌;因此传统风管通常用镀锌铁皮制成,这种风管有以下不足,其一、镀锌铁皮很难清洗彻底,并且清洗成本很高,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其二、铁皮风管无法做到岗位送风,送风不均匀;其三;铁皮风管造价高,安装困难。最近几年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纺织风管,其主要特性:(1)可以清洗,当该风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风管变脏,可以很容易的取下来清洗,从而保证了在风管内送出的气体清洁,不会污染室内空气;(2)它的材料是聚酯纤维,外观为一种化纤的纺织品布,厚度1mm(毫米),可染任意颜色,当风管被吹起来送风时外观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3)它的功能是向受控区输送冷暖空气,并能做到岗位送风、均匀送风的目的。在使用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纺织风管是一种柔性的布,当管内气体成负压就会出现瘪掉,无法排风,严重影响排风效果;2)、纺织风管需要清洗时,拆卸及安装复杂,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如何使纺织风管在负压状态下时风管本体得到有效的支撑,如何便于纺织风管的拆卸及安装,如何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纺织风管在负压状态下时风管本体得到有效的支撑,便于纺织风管的拆卸及安装,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

一种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纺织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上设置有若干个上悬架,纺织风管前端的外圈中部两侧设置有数对等距且对称布置的风管挂耳,风管挂耳的中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腰型孔,纺织风管的外圈下部设置有u型夹,u型夹为圆钢弯制,u型夹开口的两端设置有螺栓段,u型夹开口两端的螺栓段分别穿过风管挂耳的腰型孔与上方的上悬架连接。

所述的风管挂耳的腰型孔宽度大于u型夹的直径。

所述的上悬架为ω型结构,上悬架的顶端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内与固定杆连接处设置有圆柱形滑块,上悬架能在固定杆上滑动。

所述的纺织风管前端外圈为等距布置的两对风管挂耳。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纺织风管在负压状态下时风管本体得到有效的支撑,便于纺织风管的拆卸及安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上悬架;3.u型夹;4.纺织风管;401.风管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净化纺织风管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1、纺织风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1上设置有若干个上悬架2,纺织风管4前端的外圈中部两侧设置有数对等距且对称布置的风管挂耳401,风管挂耳401的中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腰型孔,纺织风管4的外圈下部设置有u型夹3,u型夹3为圆钢弯制,u型夹3开口的两端设置有螺栓段,u型夹3开口两端的螺栓段分别穿过风管挂耳401的腰型孔与上方的上悬架2连接;

所述的风管挂耳401的腰型孔宽度大于u型夹3的直径;

所述的上悬架2为ω型结构,上悬架2的顶端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内与固定杆1连接处设置有圆柱形滑块,上悬架2能在固定杆1上滑动;

所述的纺织风管4前端外圈为等距布置的两对风管挂耳401。

实施例一、整段净化纺织风管的初次安装:1)、只需净化纺织风管前端的两个u型夹3穿过风管挂耳401的腰型孔与上悬架2连接;2)、通过推动前端的上悬架2将净化纺织风管整段展开;3)、展开后,其余的u型夹3套上纺织风管4的底部与上悬架2连接,其余的u型夹3在纺织风管4外圈视情况分布,应尽量保证均布,使纺织风管在负压状态下时,净化纺织风管得到有效的支撑;4)、净化纺织风管的后端与连接管固定。

实施例二、整段净化纺织风管的拆除:1)、拆除净化纺织风管的后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2)、拆除净化纺织风管前端的两个u型夹3与上悬架2的连接;3)、推动其余的u型夹3带动相应的上悬架2收缩;4)、取下整段净化纺织风管并清洗。

实施例三、整段净化纺织风管的二次及以上安装:1)、只需净化纺织风管前端的两个u型夹3穿过风管挂耳401的腰型孔与上悬架2连接;2)、净化纺织风管的后端穿过其余的u型夹3及其相应的上悬架2之间的空间;3)、推动其余的上悬架2将净化纺织风管展开;4)、展开后,净化纺织风管的后端与连接管固定。

具体实施时,拆除或二次及以上安装,只需拆除或安装净化纺织风管前端的两个u型夹3,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