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8995发布日期:2020-04-14 20:5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由此严重损伤人体呼吸道系统,损害人体健康。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在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同时往往还增加了加湿或是加热的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范围,但是在应对空气较为复杂室内情况时,往往只能通过额外增加一台加湿器或是加热器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目的,不仅额外增加了用户的开支,而且还占用生活空间。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旨在使空气净化器具有多种处理空气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用以对进入所述风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容置于所述风道,且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以及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用以对所述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所述安装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使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显露或隐藏于所述风道内。可选地,所述安装件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凸设形成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柱;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夹持于两所述定位柱之间;或,所述定位柱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中框,所述安装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框,以使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显露或隐藏于所述风道内。可选地,所述中框的内底壁凸设形成定位凸起,所述安装件的外侧壁凹设形成定位凹槽,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中框滑动时,所述定位凸起可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可选地,所述中框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凸起形成至少一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止挡于所述安装件的开口端,所述安装件在所述中框的内底壁和所述限位凸筋之间进行滑动。可选地,所述中框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凸起形成至少一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对应于所述安装件的开口端设置,以与所述中框的内底壁配合限位所述安装件。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加湿器或加热器。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背离所述过滤件的一侧,空气依次流经所述过滤件、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以及所述离心风机后向外部吹出。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用以电离所述风道内的空气。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底座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安装件、过滤件以及空气处理装置,安装件容置于风道内,并与壳体活动连接,空气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于安装件。本申请中空气处理装置可以对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由于空气处理装置与安装件可拆卸连接,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空气处理装置,使得空气净化器具有不同的空气处理功能;与此同时,安装件与壳体为活动连接,使空气处理装置可显露或隐藏于风道内,如此用户拆装并更换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程较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安装加热器后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空气净化器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安装加湿器后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处的细节放大图;图7为图5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空气净化器121a连接孔110壳体122定位凹槽113中框131加湿器1131定位凸起132加热器1132凸起结构141水箱1133限位凸筋142出水阀门110a风道150过滤件110b进风通道160负离子发生器110c出风通道170底座120安装件180驱动组件120a容置槽190离心风机121定位柱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图4以及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10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有风道110a;过滤件150,所述过滤件150安装于所述风道110a内,用以对进入所述风道110a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安装件120,所述安装件120容置于所述风道110a,且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10;以及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件120,用以对所述风道110a内的空气进行处理,所述安装件120相对于所述壳体110运动,以使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显露或隐藏于所述风道110a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加湿器131或加热器13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10、安装件120、过滤件150以及空气处理装置,壳体1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10,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10均由塑胶材料制成,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10围合形成用于安装空气净化器100的各个零部件的风道110a;壳体110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连通风道110a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具体地,外部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风道110a后,通过过滤件150的过滤作用,由出风口向外吹出,如此即实现了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的效果。本申请中过滤件150具体为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滤网,hepa滤网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由其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过滤有效率达到99.998%以上,通过空气净化器100的净化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粒含量,达到降低pm2.5的效果。风道110a内的空气通过滤件150过滤后,流向安装于风道110a内的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进一步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处理,由于空气处理装置与安装件120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件120与壳体110为活动连接,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空气处理装置,使得空气净化器100具有不同的空气处理功能;与此同时,安装件120与壳体110为活动连接,使得用户拆装并更换空气处理装置的操作较为方便。在本申请中该空气处理装置为加湿器131或是加热器132,具体而言,加湿器131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中空部分的加湿布,该加湿布由具有吸水性的布艺制成,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加湿布通过框体固定于风道110a内,并设置在过滤件150的下游。流动的空气经过过滤件150的过滤后,再经过加湿布的加湿作用向外部吹出,即可实现调节室内湿度的效果。加热器132为正温度系数热敏材料(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加热器132,同样的,经过过滤后的空气经过ptc加热器132的加热后再向外部吹出,即可实现对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装置也可以为对空气起杀菌作用的紫外线灯,也可以为对空气起制冷效果的制冷器,空气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具体选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所述安装件120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槽120a,所述容置槽120a的槽底壁凸设形成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柱121;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夹持于两所述定位柱121之间;或,所述定位柱121开设有连接孔121a,所述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孔121a。请再次参阅图4和图5,本申请中安装件120整体呈矩形设置,并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容置槽120a,空气处理装置部分容纳于该容置槽120a内,使得安装后的空气处理装置于风道110a内较为稳固,并且当空气处理装置为加湿器131时,该容置槽120a可以用于容纳水,加湿布可以吸收容置槽120a内的水,持续地对风道110a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本申请中,容置槽120a的槽底壁凸设形成有四个相对设置定位柱121,每一定柱都开设有连接孔121a,如此用户可以采用夹持或是连接件的方式将空气处理装置安装于容置槽120a内,空气处理装置安装方式灵活,操作方便,空气净化器100的兼容性较好。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安装加湿器131时,只需要将加湿器131的框体插入两定位柱121之间,通过两定位柱121的夹持作用即可将其固定于风道110a内;当用户需要安装加热器132时,只需要将连接件穿设于加热器132的安装孔和定位柱121上的连接孔121a,即可将加热器132固定于容置槽120a内,可以理解的是该连接件可以为螺钉或是销钉,连接孔121a可以为螺钉孔或是销钉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请结合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器131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安装件120的水箱141,该水箱141具有连通容置槽120a的出水口,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门142,当水箱141连接于安装件120时,出水阀门142打开,水箱141中的水由出水口流入容置槽120a内,通过水箱141直接加大了容置槽120a容纳水的容量,用户无需频繁添加水,使得空气净化器100更便于使用。可选地,所述壳体11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110a内的中框113,所述安装件120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框113,以使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显露或隐藏于所述风道110a内。具体地,该中框113设置于风道110a内,将风道110a分隔形成进风通道110b和出风通道110c,过滤件150安装于进风通道110b,离心风机190安装于出风通道110c,如此可使得空气净化器100的内部结构更简洁,规整;中框113的外侧具有一通槽,当中框113安装于壳体110上时,壳体110于外部形成一缺口,安装件120可由该缺口插入风道110a内,即安装件120与中框113形成一抽屉式结构,如此当需要安装或是更换空气处理装置时,只需要将安装件120抽出,即可对容置槽120a内的空气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操作。可选地,所述中框113的内底壁凸设形成定位凸起1131,所述安装件120的外侧壁凹设形成定位凹槽122,所述安装件120相对所述中框113滑动时,所述定位凸起1131可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22。请同时参阅图3,本申请中该定位凸起1131设置于中框113内底壁的中部,该定位凸起113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设置,即定位凸起1131朝向风道110a内侧和外侧的两个斜面,当用户将安装件120插入中框113时,该斜面可将安装件120的前端顶起,从而避免其卡死,用户继续将安装件120向风道110a内推进,最终定位凸起1131被容置于定位凹槽122内,通过定位凹槽122与定位凸起1131的配合,一方面可以保证安装件120的安装到位,另一方面可以对安装件120进行前后限位,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安装件12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影响空气处理的效果。可选地,所述安装件120的外侧壁朝向所述中框113的内底壁一侧凸设形成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凸起结构1132,所述凸起结构1132沿所述安装件120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起结构1132贴合于所述中框113的内底壁,以使所述安装件120可相对于所述中框113滑动。请结合参见图6,通过设置凸起结构1132,减小安装件120与中框113内底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安装件120与中框113的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安装件120相对于中框113更易于滑动,用户将安装件120抽出或是安装较为省力。进一步地,该凸起结构113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使得安装件120与中框113内底壁呈线接触,最大程度的减小安装件120与中框113的摩擦力,用户将安装件120抽出或是安装更省力。可以理解的是凸起结构1132的横截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梯形或是矩形,在此凸起结构1132的形状和数量均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所述中框113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安装件120的一侧凸起形成至少一限位凸筋1132,所述限位凸筋1132对应于所述安装件120的开口端设置,以与所述中框113的内底壁配合限位所述安装件120。本实施例中,中框113的相对两侧朝向安装件120凸设形成两限位凸筋1132,限位凸筋1132位于安装件120的开口端,并且抵接于安装件120开口端的端面,如此通过相对设置两限位凸筋1132以及中框113内底壁的配合作用可将安装件120于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避免使用的过程中安装件120运动,保证空气处理装置的稳固。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160,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60安装于所述风道110a内,用以电离所述风道110a内的空气。请再次参阅图1,该负离子发生器160安装于风道110a内,并且邻近于出风口一侧设置,当空气经过过滤件150和空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由负离子发生器160对其进行电离处理,产生小粒径的负离子,小粒径的负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由此使得空气净化器100具有改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提高抵抗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100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该负离子发生器160的型号为旗达w700,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用其它型号或是其它形式的负离子发生器16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底座170和驱动组件180,所述驱动组件180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10和所述底座170,所述驱动组件180驱动所述壳体110相对于所述底座170转动。具体而言,驱动组件180包括伺服电机和连杆,伺服电机固定于壳体110内,连杆的一端套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套接于底座170,伺服电机转动,从而使得壳体110相对于底座170进行转动,如此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器100的出风角度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