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6968发布日期:2020-06-02 20:27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卫生间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间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隔墙是指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空间隔开的墙,隔墙内由于空气不流通,容易出现结露冷凝现象。现有的排风装置通常只能将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无法实现将隔墙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造成隔墙内霉变、发臭,用户体验差,同时冷凝水的不断累积也会造成住宅的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排风系统,能够将隔墙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使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卫生间排风系统,包括与墙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的隔墙侧板、以及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的隔墙顶板,所述隔墙侧板与所述隔墙顶板围合成形成室内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隔墙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通风口,所述隔墙顶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风装置,所述单向通风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排风装置分别与所述室内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排风装置对所述室内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进行排风。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机本体、排风管道和控制器,所述排风机本体内设置有隔墙排风组件和室内排风组件,所述隔墙排风组件和所述室内排风组件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排风机本体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墙排风组件和所述室内排风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隔墙排风组件和所述室内排风组件的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隔墙排风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

所述室内排风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室内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隔墙通孔,隔墙排风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隔墙通孔内的第一百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百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百叶的开启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主控制杆、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子控制杆,所述第一主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控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百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室内空间连通的室内通孔,所述室内排风组件包括第二控制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通孔内的第二百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百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二百叶的开启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第二主控制杆、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控制杆,所述第二主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控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百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本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风暖组件,所述风暖组件为所述室内空间提供热风。

进一步的,所述风暖组件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道连通,所述加热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通风口内设置有百叶或者栅栏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隔墙侧板的底部设置单向通孔口,以及在隔墙顶板上设置排风装置,实现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间内的空气流通的同时,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生间排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后视图;

图6是图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生间排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与墙体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1的隔墙侧板20、以及与墙体10之间形成第二空间12的隔墙顶板30,隔墙侧板20与隔墙顶板30围合成形成室内空间40,第一空间11与第二空间12连通,隔墙侧板20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通风口21,隔墙顶板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风装置50,单向通风口21与第一空间11连通,排风装置50分别与室内空间40和第二空间12连通,排风装置50对室内空间40、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进行排风。

隔墙顶板30可以为吊顶顶板,隔墙侧板20和隔墙顶板30的背面分别与墙体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即隔墙内。隔墙侧板20与隔墙顶板30围合形成室内空间40,即卫生间室内。

排风装置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室内空间40的大小设定,室内空间40越大,排风装置50的数量越多。优选地,可以在室内空间40的长度方向的对角分别设置排风装置50,能够快速流通第一空间11、第二空间12和室内空间40的空气。

单向通风口21是指室内空间40内的空气单向流入第一空间11内。当需要对室内空间40进行除湿换气时,开启排风装置50,室内空间40内的潮湿空气通过单向通风口21依次进入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内,并通过排风装置50排出至室外,实现将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间40内的空气流通的同时,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卫生间排风系统,通过在隔墙侧板的底部设置单向通孔口,以及在隔墙顶板上设置排风装置,实现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间内的空气流通的同时,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排风装置50包括排风机本体51、排风管道52和控制器(图中未示),排风机本体51内设置有隔墙排风组件511和室内排风组件512,隔墙排风组件511和室内排风组件512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排风管道52与排风机本体51连通,控制器分别与隔墙排风组件511和室内排风组件512连接,控制器控制隔墙排风组件511和室内排风组件512的开启或者关闭;

隔墙排风组件511处于开启状态时,排风管道52与第二空间12连通;

室内排风组件512处于开启状态时,排风管道52与室内空间40连通。

隔墙排风组件511用于将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排风组件512用于将室内空间40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

控制器用于控制隔墙排风组件511和室内排风组件512的开启或者关闭。

当隔墙排风组件511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隔墙排风组件511将排风管道52与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连通,将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当隔墙排风组件511处于关闭状态时,排风管道52与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隔断;当室内排风组件512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室内排风组件512将排风管道52与室内空间40连通,将室内空间40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排风组件512处于关闭状态时,排风管道52与室内空间40隔断。例如:当需要对室内空间40进行除湿换气时,控制器控制隔墙排风组件511开启,并控制室内排风组件512关闭,室内空间40内的潮湿空气通过单向通风口21依次进入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内,并通过隔墙排风组件511排出至室外,实现将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间40内的空气流通的同时,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控制器可以为机械控制开关,也可以为远程遥控设备。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排风机本体51的至少一个侧面513设置有与第二空间12连通的隔墙通孔(图中未示),隔墙排风组件511包括第一控制部件(图中未示)、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机5111、以及设置在隔墙通孔内的第一百叶5112,第一控制部件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111连接,第一控制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百叶5112连接,第一电机5111通过第一控制部件控制第一百叶5112的开启或者关闭。

第一电机5111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部件的转动。当需要开启隔墙排风组件511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5111正转或者反转,通过第一控制部件的转动带动第一百叶5112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第一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主控制杆511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子控制杆5114,第一主控制杆511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111连接,第一主控制杆5113的另一端与第一子控制杆5114的一端连接,第一子控制杆5114的另一端与第一百叶5112连接。

第一子控制杆5114的数量与第一百叶5112的数量有关,第一百叶5112的数量与第一子控制杆51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优选地,为了节约耗电,降低成本,第一电机5111为变速电机。

优选地,为了便于控制第一百叶5112的开启或者关闭,第一子控制杆5114分别与第一主控制杆5113和第一百叶5112铰接。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排风机本体51的底部514设置有与室内空间40连通的室内通孔(图中未示),室内排风组件512包括第二控制部件(图中未示)、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电机5121、以及设置在室内通孔内的第二百叶5122,第二控制部件的一端与第二电机5121连接,第二控制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百叶5122连接,第二电机5121通过第二控制部件控制第二百叶5122的开启或者关闭。

第二电机5121用于控制第二控制部件的转动。当需要开启室内排风组件512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5121正转或者反转,通过第二控制部件的转动带动第二百叶5122开启或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底部514是指排风机本体51安装时靠近地面的一端,侧面513是指与底部514相邻的面。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第二控制部件包括第二主控制杆512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控制杆5124,第二主控制杆5123的一端与第二电机5121连接,第二主控制杆5123的另一端与第二子控制杆5124的一端连接,第二子控制杆5124的另一端与第二百叶5122连接。

第二子控制杆5124的数量与第二百叶5122的数量有关,第二百叶5122的数量与第二子控制杆5124的数量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优选地,为了节约耗电,降低成本,第二电机5121为变速电机。

优选地,为了便于控制第二百叶5122的开启或者关闭,第二子控制杆5124分别与第二主控制杆123和第二百叶5122铰接。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排风机本体51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风暖组件(图中未示),风暖组件为室内空间40提供热风。

当用户进行沐浴时,控制器控制风暖组件和室内排风组件512开启,并控制隔墙排风组件511关闭,风暖组件将外界新鲜干燥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室内排风组件512送入室内空间40,与室内空间40内的空气循环,实现室内加热效果。

可选地,风暖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加热元件的一端与排风管道52连通,加热元件的另一端与室内通孔连通。

通过加热元件分别与排风管道52和室内通孔连通,无需增加配件,降低成本。

可选地,为了提高美观,单向通风口21内设置有百叶或者栅栏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卫生间排风系统,通过在隔墙侧板的底部设置单向通孔口,以及在隔墙顶板上设置排风装置,实现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和卫生间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间内的空气流通的同时,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卫生间漏水隐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