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3432发布日期:2020-02-07 22:1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风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暖风机主要由空气加热器和风机组成,空气加热器散热,然后风机送出,使室内空气温度得以调节,空气加热器由螺旋翅片管组成。现有的家用暖风机一般以筒状暖风机为主,现有的筒状暖风机的出风角度固定,不可调,或者是调节不方便、角度固定不牢固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角度可调、调节容易方便的改进暖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暖风机,包括出风筒和支撑架,所述出风筒的中部水平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出风筒内设有电热元件、控制电路板和风机,所述出风筒的两端敞开,所述出风筒的一端为进风口,出风筒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筒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出风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出风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卡紧把手、连接螺栓以及旋转卡轴,所述支撑架对应出风角度调节组件设有卡紧沉孔,所述卡紧把手的内端设有卡紧凸轮,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由内往外依次穿过出风筒侧壁、支撑架的卡紧沉孔,并与旋转卡轴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卡轴转动连接在卡紧把手的内端,所述卡紧凸轮抵靠在卡紧沉孔的卡紧沉台上,所述卡紧把手活动设置在卡紧沉台上,连接螺栓的头部抵靠在出风筒的内壁。当用户想调节本实用新型改进暖风机的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为中心,向中心转动卡紧把手的外端,卡紧把手绕旋转卡轴转动,以使卡紧凸轮转动,卡紧凸轮不再压紧在卡紧沉台上,连接螺栓的头部不再压紧出风筒,用户可以自由转动出风筒,以调节出风角度。当用户调好出风角度,想固定该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为中心,向外转动卡紧把手的外端,卡紧把手的外端抵靠在支撑架上,卡紧凸轮逐渐抵靠并压紧在卡紧沉台上(卡紧凸轮卡紧后不能自由转动),连接螺栓的头部将出风筒压紧在支撑架上,从而实现固定出风筒的出风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角度可调、出风角度调节方便,出风角度固定牢靠。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卡紧把手的内端呈u型状。

所述卡紧把手的内端的两端设有转动连接耳,所述旋转卡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转动连接耳上。

所述转动连接耳呈凸轮状,以构成所述卡紧凸轮。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呈u形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往上延伸出支撑臂,两支撑臂相离设置,所述出风筒转动连接在两支撑臂之间,所述卡紧沉孔设于支撑臂的上端。。

所述卡紧沉孔的周缘设置倒圆角,从而避免卡紧沉孔的周缘对转动的卡紧把手产生干涉。

所述电热元件旁或出风口旁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出风筒的侧壁上设有把手,从而便于用户携带。

所述电热元件是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位于风机的后方,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被风机快速带走。

所述出风筒的侧壁上设有调温旋钮和功率档位旋钮,用户通过调温旋钮和功率档位旋钮来分别控制本实用的出风温度和功率。

所述出风筒的两端设有保护网,避免杂物、硬物进入出风筒,损坏扇叶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风筒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处设置出风角度调节组件,以使出风筒的出风角度可调、且固定牢靠,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螺栓的头部将出风筒压紧于支撑架上,并利用旋转卡轴和卡紧把手及其凸轮固定连接螺栓的螺杆,以使连接螺栓保持压紧出风筒。当用户想调节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转动卡紧把手的外端,以使卡紧凸轮转动,卡紧凸轮不再压紧在卡紧沉台上,连接螺栓的头部不再压紧出风筒,出风筒可以绕连接螺栓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角度可调、出风角度调节方便,出风角度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改进暖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改进暖风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改进暖风机,包括出风筒1和支撑架2,所述出风筒1的中部水平转动设置在支撑架2上,所述出风筒1的两端敞开,所述出风筒1内设有电热元件(图中未示出)、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风机4,所述出风筒1的一端为进风口11,出风筒1的另一端为出风口12,所述出风筒1与支撑架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出风角度调节组件3,所述出风角度调节组件3包括卡紧把手33、连接螺栓31、固定轴套35以及旋转卡轴32,所述支撑架2对应出风角度调节组件3设有卡紧沉孔24,所述卡紧把手33的内端设有卡紧凸轮34,固定轴套35设于卡紧沉孔24内,所述连接螺栓31的螺杆由内往外依次穿过出风筒1侧壁的通孔16、固定轴套35、支撑架2的卡紧沉孔,并与旋转卡轴32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卡轴32转动连接在卡紧把手33的内端,所述卡紧凸轮34抵靠在卡紧沉孔24的卡紧沉台23上,所述卡紧把手33活动设置在卡紧沉台23上,连接螺栓31的头部抵靠在出风筒1的内壁。当用户想调节本实用新型改进暖风机4的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24为中心,向中心转动卡紧把手33的外端,卡紧把手33绕旋转卡轴32转动,以使卡紧凸轮34转动,卡紧凸轮34不再压紧在卡紧沉台23上,连接螺栓31的头部不再压紧出风筒1,用户可以自由转动出风筒1,以调节出风角度。当用户调好出风角度,想固定该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24为中心,向外转动卡紧把手33的外端,卡紧凸轮34逐渐抵靠并压紧在卡紧沉台23上,连接螺栓31的头部将出风筒1压紧在支撑架2上,从而实现固定出风筒1的出风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卡紧把手33的内端呈u型状。

所述卡紧把手33的内端的两端设有转动连接耳36,所述旋转卡轴3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转动连接耳上。

所述转动连接耳36呈凸轮状,以构成所述卡紧凸轮34。

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呈u形状,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往上延伸出支撑臂21、22,两支撑臂21、22相离设置,所述出风筒1转动连接在两支撑臂21、22之间,所述卡紧沉孔设于支撑臂的上端。

所述卡紧沉孔24的周缘设置倒圆角,从而避免卡紧沉孔24的周缘对转动的卡紧把手33产生干涉。

所述电热元件旁或出风口12旁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出风筒1的侧壁上设有把手13,从而便于用户携带。

所述电热元件是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位于风机4的后方,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被风机4快速带走。

所述出风筒1的侧壁上设有调温旋钮14和功率档位旋钮15,用户通过调温旋钮和功率档位旋钮来分别控制本实用的出风温度和功率。

所述出风筒1的两端设有保护网17,避免杂物、硬物进入出风筒1,损坏扇叶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调节出风角度的原理是:

当用户想调节本实用新型改进暖风机4的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24为中心,向中心转动卡紧把手33的外端,卡紧把手33绕旋转卡轴32转动,以使卡紧凸轮34转动,卡紧凸轮34不再压紧在卡紧沉台23上,连接螺栓31的头部不再压紧出风筒1,用户可以自由转动出风筒1,以调节出风角度。当用户调好出风角度,想固定该出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以卡紧沉孔24为中心,向外转动卡紧把手33的外端,卡紧凸轮34逐渐抵靠并压紧在卡紧沉台23上,卡紧把手的外端抵靠在支撑架上(卡紧凸轮34卡紧后不能自由转动),卡连接螺栓31的头部将出风筒1压紧在支撑架2上,从而实现固定出风筒1的出风角度。

当用户发现即使卡紧凸轮34卡紧在卡紧沉台23上时,本实用新型改进暖风机4的出风筒1也能自由转动时,即表明连接螺栓31松动了,用户可以先往卡紧沉孔24中心转动卡紧把手33,以松开卡紧把手33,然后用户可以以连接螺栓31为中心,以使卡紧把手33绕连接螺栓31旋转,卡紧把手33带动旋转卡轴32旋转,由于旋转卡轴32与连接螺栓31螺纹连接,旋转卡轴32带动连接螺栓31的螺杆水平往外移动,连接螺栓31的头部压紧出风筒1内壁,之后,用户再以卡紧沉孔24为中心,向外转动卡紧把手33的外端,卡紧凸轮34再压紧在卡紧沉台23上,从而实现固定出风筒1的出风角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