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9515发布日期:2020-03-31 16:0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气污染控制体系中,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当前主要的so2控制技术,因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含湿量较高(15~18%),同时烟温较低(50~60℃),这些低温饱和湿烟气直接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气将逐渐冷凝成雾,从而在烟囱出口处形成“白烟”,产生“白色烟羽”,造成烟雾缭绕,虽然单纯的“白色烟羽”对环境质量没有影响,但是影响环境感观,容易引起周边群众误解,甚至会被误认为有毒、有害废气,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因此,许多燃煤电厂把消除“白色烟羽”即消白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消白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消白过程不易控制,导致消白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易于控制的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包括内部为烟气通道的烟气再热装置本体,烟气再热装置本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烟气再热装置,所述烟气再热装置为在烟气通道中设置的热交换管组,所述热交换管组上部通过集箱连接载热体进口并平均分流载热体至热交换管组中,用于在烟气通道内通过热交换提高流经烟气通道内烟气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烟气携带水蒸汽的能力,消除白色烟羽,实现烟气的消白。

进一步地,所述的烟气通道的烟气进口设置在烟气再热装置本体的下部,烟气出口设置在烟气再热装置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组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热交换管所组成的管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横向或纵向并排设置在烟气通道内,烟气横向或纵向冲刷管束,与管束内的蒸汽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为中空、蛇形弯管,其内部通入载热体,热交换管竖直部分横向或纵向并排设置在烟气通道内,竖直部分端部弯折180度,形成蛇形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组的上部连接上集箱,用于将载热体平均地导入热交换管内,热交换管组的下部连接下集箱,用于收集热交换管中完成热交换的载热体并导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热装置单位容积所提供的换热面积大、布置简单、制造方便,而且换热效果好,易于达到烟气从烟囱向大气排放时消白的效果,温度稳定易控制。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烟气再热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控制消白处理参数,例如可以根据排入烟气流量大小、烟气温度高低等,调整烟气再热装置的加载数量,或者调整通入热交换管组内载热体的流量,实现烟气高效消白处理,同时避免通入烟气升温过高而出现热量/能耗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还可根据实际工况针对其缠绕翅片增加换热面积,减少消白能耗,进一步地提高换热/消白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较理想的烟气再热装置结构型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消白处理的烟气再热装置,包括内部为烟气通道2的烟气再热装置本体1,烟气再热装置本体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烟气再热装置3,所述烟气再热装置3为在烟气通道2中设置的热交换管组,所述热交换管组上部通过集箱连接载热体进口并平均分流载热体至热交换管组中,用于在烟气通道2内通过热交换提高流经烟气通道2内烟气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烟气携带水蒸汽的能力,将进入烟囱的饱和湿蒸汽加热达到可排放的标准,消除白烟,实现烟气的消白。

进一步地,所述的烟气通道2的烟气进口8设置在烟气再热装置本体1的下部,烟气出口9设置在烟气再热装置本体1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组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热交换管31所组成的管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31横向或纵向并排设置在烟气通道2内,烟气横向或纵向冲刷管束,与管束内的蒸汽换热,提高烟气温度从而达到烟气从烟囱向大气排放时消白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31为中空、蛇形弯管,其内部通入载热体,热交换管竖直部分横向或纵向并排设置在烟气通道2内,竖直部分端部弯折180度,形成蛇形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管组的上部连接上集箱5,上集箱5连接载热体入口4,用于将载热体平均地导入热交换管内,热交换管组的下部连接下集箱7,下集箱7连接载热体出口6,用于收集热交换管中完成热交换的载热体并导出。所述的载热体为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热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烟气流程为:脱硫塔出口的湿饱和烟气通过设置在烟气再热装置本体下部的烟气进口8向上进入烟气通道2,并由蛇形弯管组成的热交换对流管束31进行充分换热,烟气温度逐渐升高后再从顶部的烟气出口9排出;在此过程中,热载体即高温水蒸气通过上集箱5上的载热体入口4导入上集箱5,并通过上集箱5将载热体平均地导入热交换管内进行热交换,加热烟气通道2内的烟气,热交换后的载热体即冷凝水通过下集箱7收集并通过下集箱7上的载热体出口6导出。

含湿量较高的烟气从烟囱口排出后是否会出现白烟及出现白烟的长度,不仅与烟气流量、本身含湿量、烟气的温度有关,而且与它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有关。以烟气流量为例,脱硫塔出口的湿饱和烟气流量不能一直保持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在烟气流量较大时,需要增加烟气再热装置的热交换量,以保证消白效果;在烟气流量降低时,需要减少烟气再热装置的热交换量,以降低能耗,实现高效消白。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热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烟气再热装置3的加载数量,或者调整通入热交换管组内载热体的流量,实现烟气高效消白处理,同时避免通入烟气升温过高而出现热量/能耗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