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261发布日期:2020-02-28 07: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可以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相关技术中,空调器自身的送风距离和送风角度有限,无法实现室内全屋气流循环,导致用户使用舒适度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扰动,实现全屋气流循环,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内具有换热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换热风道不连通的第二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为至少四个且相互隔开,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为至少一个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相互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空调器可以实现面出风,利于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且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扰动,实现全屋气流循环,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向外送风,保证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有效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面板部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风道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可以减少空调器的开口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均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由此,方便了换热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的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均设有第一风机组件,实现第一出风风道向外送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均设有第二风机组件,实现第二出风风道向外送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设有第二风机组件,且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不设有风机组件。由此,减少了风机组件的布置,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一端、或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宽度两侧中的至少一个。由此,第二壳体布置灵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可以扩大第二出风风道的送风范围,以便实现大范围的气流扰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在收纳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位置和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第一壳体外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方便了空调器的搬运、收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多行多列布置,所述空调器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同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或者,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数量,多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一正对以向外送风;或者,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送风。由此,保证了空调器实现面出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换热风道100a;第一出风风道100b;第二出风风道100c;

第一出风口100d;第二出风口100e;第一进风口100f;第二进风口100g;

第一壳体1;第一风机组件11;第一风轮111;第一电机112;静叶轮组件12;

第二壳体2;转轴20;第二风机组件21;

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

面板部件5;

第一导风圈61;第二导风圈62;

支架板7;底座部件8;后箱部件9;换热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其中,空调器100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空调器10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空调器100,而不限于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如图1-图3所示,空调器100内具有换热风道100a、与换热风道100a连通的第一出风风道100b、以及与换热风道100a不连通的第二出风风道100c,流经换热风道100a的气流可以与空调器100的换热器换热,由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与换热风道100a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00c与换热风道100a不连通,则通过第一出风风道100b流至空调器100的出风口处的气流为换热气流,换热气流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等,通过第二出风风道100c流至出风口处的气流为循环气流、并非是换热气流,循环气流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扰动、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实现全屋气流循环,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其中,换热风道100a可以位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上游,使得气流依次流经换热风道100a和第一出风风道100b,此时第一出风风道100b内的气流为换热后的气流,则换热气流通过第一出风风道100b流向出风口;或者,换热风道100a可以位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下游,使得气流依次流经第一出风风道100b和换热风道100a,此时第一出风风道100b内的气流未进行换热,且第一出风风道100b内的气流流经换热风道100a可以形成为换热气流并流向出风口。当然,换热风道100a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只需保证换热风道100a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连通,使得通过第一出风风道100b流至出风口处的气流为换热气流即可。

第一出风风道100b为至少四个,则第一出风风道100b可以为四个或四个以上,这些第一出风风道100b相互隔开,使得这些第一出风风道100b之间可以相互独立,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运行与其余第一出风风道100b之间互不干涉,这些第一出风风道100b可以“并联”设置,使得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都可以实现独立送风。由此,通过设置至少四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使得空调器100可以实现面出风,空调器100出风比较分散,使得用户具有包围感,利于空调器100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第二出风风道100c为至少一个,则第二出风风道100c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出风风道100c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相互隔开,使得第二出风风道100c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之间相互独立,保证第二出风风道100c与换热风道100a不连通,使得通过第二出风风道100c流至出风口处的气流为循环气流。其中,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数量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至少四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使得空调器100可以实现面出风,空调器100出风比较分散,使得用户具有包围感,利于空调器100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而且自第二出风风道100c送出的循环气流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扰动、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实现全屋气流循环,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10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00e,则第一出风口100d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出风口100e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00d与第二出风口100e可以间隔设置,第一出风口100d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连通,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第二出风口100e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00c通过第二出风口100e向外送风。由此,第一出风风道100b和第二出风风道100c分别通过不同的出风口向外送风,保证第一出风风道100b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有效隔开。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空调器100上具有6个第一出风口100d和1个第二出风口100e,6个第一出风口100d和1个第二出风口100e可以均形成在空调器100的前侧,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上述6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第二出风风道100c通过上述第二出风口100e向外送风。

又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空调器100上具有6个第一出风口100d和2个第二出风口100e,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上述6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第二出风风道100c通过上述2个第二出风口100e向外送风。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100的第一出风口100d的数量与第二出风口100e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出风口100d的数量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出风口100e的数量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面板部件5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由此,第一出风风道100b对应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对应的出风口可以至少部分相同,避免在空调器100上开设过多的出风口,从而可以减少空调器100的开口数量,提升空调器100例如面板部件5的结构强度,简化空调器100的加工工序,提升空调器100的外观性。

例如,第一出风口100d可以为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和第二出风风道100c均通过该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此时第一出风风道100b和第二出风风道100c可以通过相同的出风口向外送风;第一出风口100d可以为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如果第二出风风道100c为一个,则该第二出风风道100c通过多个第一出风口100d中的至少一个向外送风,如果第二出风风道100c为多个,则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多个第一出风口100d中的至少一个向外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换热风道100a和第一出风风道100b均形成在第一壳体1内,第一壳体1上具有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00f,第二出风风道100c形成在第二壳体2内,第二壳体2上具有与换热风道100a第二出风风道100c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00g。由此,方便了换热风道100a、第一出风风道100b和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布置,便于保证第一出风风道100b与换热风道100a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00c与换热风道100a不连通。

其中,第一进风口100f和第二进风口100g可以同侧设置,例如第一进风口100f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后侧,第二进风口100g形成在第二壳体2的后侧;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进风口100f还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宽度两侧(例如,图1和图2中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第二进风口100g形成在第二壳体2的后侧。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对应的出风口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上,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对应的出风口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上,或者,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对应的出风口和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对应的出风口可以均形成在第一壳体1上,或者第一出风风道100b对应的出风口形成在第一壳体1上,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对应的出风口形成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2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上,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第二壳体2可以固定安装与第一壳体1上,或者第二壳体2可活动地设在第一壳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均设有第一风机组件11,第一风机组件1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内,第一风机组件11驱动第一出风风道100b内的气流流动,使得第一出风风道100b向外送风,同时方便了第一风机组件11的布置,有利于节省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减小空调器100的机身厚度。

其中,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第一风机组件1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则第一风机组件11为至少四个,每个第一风机组件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风轮111,每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可以位于120mm~450mm范围(包括端点值)内,满足了空调器100的出风量,同时每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大小设计合理,便于第一风轮111的安装,同时使得空调器100具有合适的宽度,避免空调器100占据过多的空间,而且第一风轮111运行时具有合适的风压,以保证空调器100的送风距离,进一步利于整个环境的气流循环,同时有利于整个环境的温度较为均衡。

其中,第一风轮111可以为轴流风轮,轴流风轮推动气流沿轴流风轮的轴向流动,即轴流风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位于轴流风轮的轴向两侧,使得轴流风轮进风、出风简单,利于简化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结构。

当然,至少一个第一风机组件11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112,第一电机112用于驱动对应第一风机组件1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风轮111转动,第一电机112为内转子电机或外转子电机。

进一步地,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风轮111为轴流风轮,至少一个第一风机组件11还可以包括静叶轮组件12,静叶轮组件12可以固定设在支架板7或面板部件5上,静叶轮组件始终保持静止,且静叶轮组件12设在第一风轮111的下游,以减少第一风轮111下游侧的散风,保证空调器100的出风量。

此外,通常情况下,第一风轮111的直径越大,则第一风轮111的轴向尺寸越大;本申请,通过设置每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第一风轮111的轴向尺寸过大导致空调器100整体较厚,从而进一步节省了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具体设置所有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第一风机组件11的具体参数和相互配合工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送风效果,使得空调器100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送风效果,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出风效果的差异化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均设有第二风机组件21,第二风机组件2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出风风道100c内,第二风机组件21驱动第二出风风道100c内的气流流动,使得第二出风风道100c向外送风,同时方便了第二风机组件21的布置,有利于节省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减小空调器100的机身厚度。

其中,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第二风机组件2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则第二风机组件21为至少一个,第二风机组件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风轮;风轮可以为离心风轮、轴流风轮、和贯流风轮等中的至少一种。

当然,每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可以设有离子风模块,离子风模块可以产生电场,电场力会让离子运动,并且推动空气分子,使得空气流动;也就是说,离子风模块同样可以驱动第二出风风道100c内的气流流动,使得第二出风风道100c向外送风;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出风风道100c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设有第二风机组件21,第二风机组件2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对应第二出风风道100c内,且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00c不设有风机组件,则第二风机组件21可以诱导未设有风机组件的第二出风风道100c内的气流流动,从而在保证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送风量的前提下,减少了风机组件的布置,简化了空调器100的结构,降低成本。

可选地,第二壳体2设在第一壳体1的长度一端,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可以竖直布置(例如分体式落地空调器),第二壳体2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的顶端,此时第二进风口100g可以位于第一进风口100f的上方,或,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可以水平布置(例如壁挂式空调器),第二壳体2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的左端或右端,此时第二风进口可以位于第一进风口100f的左侧或右侧;或者,第二壳体2设在第一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者,第二壳体2设在第一壳体1的宽度两侧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一壳体1可以竖直布置(例如分体式落地空调器),第二壳体2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或第一壳体1可以水平布置(例如壁挂式空调器),第二壳体2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的上下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由此,第二壳体2布置灵活,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空调器100。

可选地,在图3的示例中,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可以均由第一导风圈61限定出,也就是说,空调器100内具有至少四个第一导风圈61,多个第一导风圈61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其中,每个第一导风圈61可以大致形成为筒状结构,第一导风圈61套设在对应第一风机组件11的外侧;每个第一导风圈61可以均一体成型于同一个支架板7上,使得多个第一导风圈61与支架板7形成为一个整体件不可拆分,保证了第一导风圈61与支架板7的连接可靠性;或者,每个第一导风圈61均可拆卸地安装于同一个支架板7上,此时第一导风圈61与支架板7为互相独立的部件,采用装配的手段连接在一起,使得空调器100具有良好的拆装灵活性,便于后期维护;或者,每个第一导风圈61均设于空调器100的面板部件5上,此时每个第一导风圈61可以一体成型于面板部件5上,使得多个第一导风圈61与面板部件5形成为一个整体不可拆分,或者每个第一导风圈61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板部件5上,以便于空调器100的后期维护。

其中,支架板7可以安装于空调器100内;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空调器100可以包括底座部件8,底座部件8位于空调器100的底部,支架板7固定安装在底座部件8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5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可以通过转轴20转动相连,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壳体2相对第一壳体1转动,从而当与第二出风风道100c对应的出风口的至少部分形成在第二壳体2上时,第二壳体2相对第一壳体1转动,可以扩大第二出风风道100c的送风范围,以便实现大范围的气流扰动,进一步有利于实现全屋气流循环。

可选地,第一驱动装置3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二壳体2直接或间接相连以驱动第二壳体2相对于第一壳体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可活动相连,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第二壳体2相对第一壳体1在收纳于第一壳体1的第一位置和至少部分伸出到第一壳体1外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需要使用第二壳体2时,第二驱动装置4可以驱动第二壳体2运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二壳体2的至少部分伸出到第一壳体1外,此时如果第二壳体2上形成有出风口,出风口可以露出至第一壳体1外;当不需要使用第二壳体2时,第二驱动装置4可以驱动第二壳体2运动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二壳体2收纳于第一壳体1,此时如果第二壳体2上形成有出风口,第一壳体1可以遮挡出风口。由此,在实现全屋气流循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二壳体2的收纳,节省了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方便了空调器100的搬运、收纳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式可以为移动和/或转动;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第二壳体2相对第一壳体1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至少四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多行多列布置,也就是说,所有第一出风风道100b可以多行多列布置,或者所有第一出风风道100b中的一部分可以多行多列布置、其余部分可以呈其他方式布置。由此,方便了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布置,便于空调器100的结构布局、组装,同时由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规律化布置,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器100可以实现面出风的效果。

空调器10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第一出风口100d的数量小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数量,至少两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同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即至少两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共用同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100d的数量等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数量,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00d一一正对以向外送风,即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中的任意两个均不共用同一个第一出风口100d;或者,第一出风口100d的数量大于第一出风风道100b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100d向外送风。

在图3的示例中,空调器100具有后箱部件9,后箱部件9可以与面板部件5前后设置,且后箱部件9与面板部件5相连,后箱部件9和面板部件5的底端可以设有底座部件8;后箱部件9上形成有与第一出风风道100b连通的进风口,空调器100的换热器10在气流方向上可以位于上述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100d之间,换热器100的底部设有接水盘,以收集冷凝水和排出冷凝水;每个第一风机组件11均设在面板部件5和换热器10之间,则在气流方向上,每个第一风机组件1可以位于换热器10的下游;在垂直于面板部件5的方向上,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中靠近换热器10设置的第一风机组件11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在0.18d-0.55d的取值范围内,则当第一出风风道100b设有一个第一风机组件11时,该第一风机组件11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满足上述要求,当第一出风风道100b设有多个第一风机组件11时,多个第一风机组件11中靠近换热器100设置的一个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满足上述要求。其中,d为全部第一出风风道100b中靠近换热器10设置的所有风轮21的直径平均值。由此,避免了第一风机组件11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第一风机组件11的进气噪音上升,同时也避免了第一风机组件11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空调器100在垂直于面板部件5方向上的尺寸较大,从而在空调器100的占用空间和第一风机组件11的进气噪音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保证了空调器100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出风风道100b为6个,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00b设有一个第一风机组件11,每个风机组件11包括一个第一风轮111,每个第一风轮111的轴线垂直于面板部件5设置,则在垂直于面板部件5的方向上,该6个第一风机组件11与换热器10之间的距离在0.18d-0.55d的取值范围内,此时,d为6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平均值,由于6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均相同,则d为任一个第一风轮111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