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311发布日期:2020-04-24 21:4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芯片散热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外机的芯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会导致芯片的温度持续上升,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目前,多采用散热器对空调器室外机的芯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例如翅片式散热器。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以解决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气流散热部,被设置为基于流经的气流进行散热;相变散热部,设置有能够流通工质的工质流路,被设置为基于所述工质流路进行相变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如前述的散热构件,设置有第一工质流路;冷凝端,设置有第二工质流路;连通管路,被设置为连通所述第一工质流路和第二工质流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前述的散热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当设备需要采用多个芯片进行控制时,不同芯片的发热量不同。例如空调室外机的电控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其中,变频模块芯片的发热量较多,热流密度较大。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部分原因是因为不能对热流密度较大的芯片进行集中散热,导致电控板的局部过热,影响散热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气流散热部和相变散热部,其中,相变散热部内设置有工质流路,用于进行相变散热,散热能力强,可对发热量较大的芯片进行散热,提高了对高密度热流的散热能力;气流散热部可基于气体的流动对发热量较小的芯片进行散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可以针对性的对发热量大的芯片进行集中散热,同时兼顾对发热量小的芯片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散热构件;11:气流散热部;111:工质通道;12:相变散热部;121:工质流路;122:翅片;123:通孔;2:冷凝端;3:第一连通管路;4:第二连通管路;5:芯片;6:风机;7:风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构件,包括基体,基体包括:气流散热部,被设置为基于流经的气流进行散热;相变散热部,设置有能够流通工质的工质流路,被设置为基于工质流路进行相变散热。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1同时包括气流散热部11和相变散热部12,其中,气流散热部11被设置为基于流经该气流散热部11的气体对待散热元件进行散热,例如,采用流经气流散热部11的自然风或风机的风产生的对流气体对待散热元件进行散热;相变散热部2设置有能够流通工质的工质流路121,被设置为基于工质流路121进行相变散热,工质流路121内流经的工质可以为相变工质,例如空调的冷媒等,采用流动的工质将待散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带走。可选的,对散热构件1的基体的部分设置工质流路121,得到相变散热部12,剩余的未设置工质流路的基体的部分即为气流散热部11。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相变散热部12的散热方法是:相变散热部12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接收待散热元件的热量,工质从相变散热部12内的工质流路121的一端流入,在流经整个工质流路121的过程中进行相变,吸收热量,该过程中工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并从工质流路121的另一端流出,将热量带走。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构件1的基体中,同时包含有两种散热能力的气流散热部11和相变散热部12,这两种散热部的散热能力不同,可对待散热元件中产热量不同的热源进行针对性散热。例如,待散热元件包括产热量高的第一芯片组和产热量低的第二芯片组,将第一芯片组与相变散热部12导热接触,采用相变散热部12对第一芯片组中的芯片进行散热,将二芯片组与气流散热部11导热接触,采用气流散热部11对第二芯片组中的芯片进行散热。此处的产热量高与低是相互比较得出的,且,对第一芯片组和第二芯片组中芯片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第一芯片组中芯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类似的,第二芯片组中芯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1的基体中,对气流散热部11和相变散热部12在基体上所占的比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气流散热部11占基体体积的1/4-3/4,相变散热部12占基体体积的1/4-3/4,可选的,气流散热部11占基体体积的1/3,相变散热部12占基体体积的2/3,可选的,气流散热部11占基体体积的1/2,相变散热部12也占基体体积的1/2。本公开实施例对气流散热部11和相变散热部12在基体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制,可选的,气流散热部11设置于基体的一部分,相变散热部12设置于基体的另一部分,可选的,气流散热部11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设置于基体的两端的部分,相变散热部12设置于基体的中间部分,可选的,气流散热部11设置于基体的中间的部分,相变散热部12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设置于基体的两端的部分,等。具体的,可以根据产热能力不同的芯片的位置和基体的大小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对相变散热部12中工质流路121的形状和内径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工质流路121可以为直线型,工质流路121的内径可以根据基体的厚度进行设置,例如,工质流路121的内径为基体厚度的4/5或3/4。本公开实施例对工质流路12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为2-20条中的任意数值,如2、4、5、6、7、8、10、12、13、15、17、2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质流路121可以为设置于基体内部的热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质流路121贯穿设置于相变散热部12内部。

工质流路121通过对基体进行贯穿得到,即工质流路121与基体一体成型,提高了工质流路121内工质与基体的导热性能,提高了散热构件1的散热能力。此处的“贯穿”可以相对于“镶嵌”进行理解,例如,热管为镶嵌于基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散热部11与相变散热部12一体成型。

此处的“一体成型”可以理解为,气流散热部11与相变散热部12为一体的。如,镶嵌有热管或贯穿有工质流路121的部位为基体的相变散热部12,剩余的未进行热管镶嵌或贯穿工质流路的部位为基体的气流散热部11。气流散热部11与相变散热部12一体成型,简化了散热构件1的制备工序,提高了对待散热元件的散热能力。通常情况下,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芯片均焊接在同一块电控板上,气流散热部11与相变散热部12一体成型,两个散热部之间可以进行热量传递,当其中某一散热部承受的热量较大时,可传导至另一散热部进行散热,例如,当相变散热部12承受的热量较大,且来不及将热量及时散失时,气流散热部11与相变散热部12一体成型,可将部分热量传递至气流散热部11进行散热。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呈阶梯状,阶梯包括相邻的低阶台阶和高阶台阶;其中,气流散热部11构成低阶台阶,相变散热部12构成高阶台阶。

当同一电控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时,多个芯片的厚度可能有所差异,或者,有些芯片有特殊要求,例如有些芯片不可与散热构件1直接导热接触,需要与散热构件1之间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体呈阶梯状,具有高低不同的两个部位,可以适用于对不同厚度的芯片进行散热,或者,可以使散热构件1的基体与特定芯片之间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此时的特定芯片可以为前述的不能与散热构件1直接接触的芯片。

可选的,阶梯包括相邻的低阶台阶和高阶台阶,其中,气流散热部11构成低阶台阶,相变散热部12构成高阶台阶。此处的低阶台阶可以理解为基体中厚度较小的部位,高阶台阶可以理解为基体中厚度较大的部位。将厚度较小的基体部位作为气流散热部11,有利于热量的散失,将厚度较大的基体部位作为相变散热部12,有利于基体内工质流路121的设置,可提高工质流路121的厚度和数量,例如,相变散热部12中工质流路121可以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增加了工质流路121的数量,提高了相变散热部12的散热能力。可选的,相变散热部的厚度为8-15mm,例如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气流散热部的厚度为3-7mm,例如3mm、4mm、5mm、6mm、7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散热部11设置有工质通道111,工质通道111与工质流路121相连通。

气流散热部11设置有与工质流路121相连通的工质通道111,工质流路121内的工质可通过工质通道111流入或流出基体。此处的工质通道111可以直接作为工质流动的管路,此时,工质通道111的内径可以与相变散热部中工质流路121的内径相同,或者,工质通道111与工质流路121垂直,或者工质通道121与工质流路111之间形成锐角或钝角的倾斜角。工质通道111还可以作为连通管道的疏通通道,用于容纳连通管路。此处的工质通道111与工质流路121相连通,可以是工质通道111与工质流路121直接连通,或者,当工质流路121具有多条时,多条工质流路121具有汇流流路,工质通道111与工质流路121的汇流流路直接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质通道包括第一工质通道和第二工质通道;其中第一工质通道与工质流路12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工质通道与工质流路121的另一端相连通。

通常情况下,工质流路121内的工质需要在工质流路121内循环流动,以发挥相变散热部的散热能力,这种“循环流动”需要工质流路121具有工质的入口和出口两个端口。当工质通道111包括第一工质通道和第二工质通道时,第一工质通道可以与工质流路121的一端相连通,如入口端,第二工质通道可以与工质流路121的另一端相连通,如出口端,以提高了工质的循环流动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质通道111为凹槽,凹槽被设置为容纳连通工质流路的连通管路。

当工质通道111用于容纳连通工质流路的连通管路,且,散热构件1的基体呈阶梯状,气流散热部11构成低阶台阶,气流散热部11的厚度较小时,可将气流散热部11的工质通道111设置为凹槽状,此时,部分连通管路位于凹槽内,部分连通管路裸露于基体的外部,此时,即可以实现对连通管路的容纳作用,又可以使裸露于外部的连通管路与电控板接触,承接电控板的力,不至于使部分电控板悬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可选的,凹槽的大小被限定为容纳的连通管路的外表面的大小。当连通管路的外表面为圆形时,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可以更好的与连通管路相契合,如图1所示。

可选的,基体的相变散热部12的工质流路12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变散热部12设置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质流路121进行汇流的汇流部或汇流件,工质通道111与汇流部或汇流件连通。

可选的,如图1所示,散热构件1的基体上还设置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翅片122,可选的,基体与翅片一体成型。可选的,翅片的厚度为1.0-2.0mm,例如,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可选的,翅片的高度为30-50mm,例如,30mm、32mm、34mm、36mm、38mm、40mm、42mm、44mm、46mm、48mm、50mm,翅片的高度是指,定义翅片与基体直接接触的一端为连接端,翅片不与基体接触的一端为自由端,翅片的高度为连接端至自由端的长度,或者,连接端与自由端的垂直距离。

可选的,散热构件1的基体设置有连接孔123,如图1所示。可选的,连接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例如,连接孔123的数量与待散热的芯片的数量相同。可选的,连接孔123避让工质流路121设置,或者,连接孔123避让翅片122设置。可选的,连接孔123为内螺纹孔。

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前述的散热构件,设置有第一工质流路;冷凝端,设置有第二工质流路;连通管路,被设置为连通第一工质流路和第二工质流路。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前述的散热构件1,冷凝端2和连通管路。其中,散热构件1可以作为散热器的蒸发端,散热构件1的基体的相变散热部12内的工质流路121即为此处的第一工质流路。连通管路可以包括第一连通管路3和第二连通管路4。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对待散热元件的散热方法可以是:散热构件1作为蒸发端,接收来自于待散热元件的热量,通过风机的风冷作用或自然风散失部分热量,例如气流散热部11的热量和相变散热部12的部分热量,相变散热部12未散失的热量被第一工质流路中的工质吸收,工质受热后快速汽化并将热量带走,通过第一连通管路3进入冷凝端2的第二工质流路,冷凝端2可以同时进行风冷散热和自然对流,第二工质流路内的气态工质通过冷凝端2将热量散失,降低温度后,变为液体,液态的工质通过第二连通管路4流回散热构件1的第一工质流路内,进行下一个吸热变为气态的循环。可见,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对待散热元件进行散热时,可通过散热构件1与冷凝端2同时对待散热元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可将待散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有效散失,保证了待散热元件的顺利运行,进而保证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第一工质流路、第二工质流路、第一连通管路3和第二连通管路4构成工质回路,工质回路内填充有相变工质。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可经过焊接、抽真空、灌注工质等制备过程制备得到。本实施例对工质的种类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是可进行相变的流体,如冷媒等。本实施例对工质回路中工质的填充量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第一连通管路3的材质为金属,类似的,第二连通管路4的材质为金属。

可选的,冷凝端2可以为均温板,例如可以是吹胀式均温板,由两层铝板压合而成,内部设置有互相连通的第二工质流路。设置有第二工质管路的冷凝端2,同时具有工质管路和散热片的功能,可同时进行自然对流与风冷散热,具有高传热能力、高热传导率、重量轻等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包含前述散热器的空调器。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外机如图3所示,散热器在空调室外机中的安装位置可以是:散热器的散热构件1与芯片5接触,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获取芯片5的热量,进而进行热量散失。

可选的,冷凝端2可安装在空调室外机的风机支架7上,与现有的安装在风机6侧部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位置在空调室外机中的空间较大,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且,风机6上部的气流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了冷凝端2的散热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