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8635发布日期:2020-04-14 20:4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室内机主要包括风机和蒸发器,风机为换热气体的流通提供动力,而流通的换热气体经过蒸发器时进行换热后排入室内。随着空调应用的普遍化,对于空调的末端装置室内机的能效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用户而言,换热效果为最直观的品质体验。但是随着室内机逐渐趋于小型化的过程中,其能效很难得到保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室内机和空调,使得室内机在小型化的过程中保障能效,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室内机,包括外壳、蒸发器、风机、节流元件以及均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分液管和集气管,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气流区和辅助区,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气流区,所述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位于所述辅助区中与所述蒸发器对应的位置,所述节流元件位于所述辅助区,且所述分液管与所述节流元件在纵向上依次设置。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将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分为了气流区和辅助区,室内空气则在所述气流区依次经过所述风机以及所述蒸发器形成的换热腔。而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分液管、集气管位于所述辅助区,所述节流元件也位于所述辅助区,且所述分液管与所述节流元件在纵向上依次设置。即相对于所述分液管和集气管,所述节流元件间隔布置在靠近风机的位置,从而有效减小堆积在所述辅助区中位于所述蒸发器侧方的器件数量,进而减小所述辅助区在横向上的宽度,减小整机尺寸。通过合理布置所述外壳中的以上各个器件,在不减小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情况下减小室内机的整机尺寸,从而达到在实现小型化的过程中保障换热能效,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区在纵向上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为位于所述蒸发器侧方的区域,所述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节流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盖设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机的侧方,所述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均位于所述侧板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侧板上与所述节流元件对应的部分向内侧凹陷,形成安装区,所述节流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辅助管和第二辅助管,所述侧板上与所述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对应的位置设有走管孔,所述第一辅助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与所述分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辅助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与所述集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后壳,所述后壳沿横向设置,所述后壳位于所述风机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后壳上与所述辅助区对应的位置设有穿管孔,用于供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与室外机的管路穿过,以及供连通所述节流元件与所述室外机的管路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侧方设有侧盖,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侧板位于所述侧盖的内侧,所述侧盖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或所述侧盖与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元件位于所述风机的侧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与所述风机对应的位置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横向延伸至所述节流元件的上方,所述回风口处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元件包括保护壳和电子膨胀阀本体,所述电子膨胀阀本体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室内机。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室内机,在实现整机小型化的过程中不减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从而保障换热能效,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室内机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室内机,101、回风口,1011、格栅,102、出风口,11、外壳,111、气流区,112、辅助区,1121、第一区,1122、第二区,12、蒸发器,13、风机,14、节流元件,15、分液管,151、第一辅助管,16、集气管,161、第二辅助管,17、侧板,171、安装区,172、走管孔,18、后壳,181、穿管孔,19、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机10,包括外壳11、蒸发器12、风机13、节流元件14以及均与所述蒸发器12连通的分液管15和集气管16。使用的过程中,在所述风机13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室内机10的回风口101进入,经过风机13以及流道后到达所述蒸发器12对应的换热腔,经过换热的空气再从室内机10的出风口102进入室内。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11围成的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气流区111和辅助区112,所述风机13和所述蒸发器12位于所述气流区111,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中与所述蒸发器12对应的位置,所述节流元件14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且所述分液管15与所述节流元件14在纵向上依次设置。

这里所述的横向和纵向是指图3中所标注的方向。具体地,横向为所述蒸发器长度方向,纵向为图3中从蒸发器到风机的方向。

所述外壳11围成的空间在横向上分为了气流区111和辅助区112,室内空气则在所述气流区111依次经过所述风机13以及所述蒸发器12形成的换热腔。而与所述蒸发器12连通的分液管15、集气管16位于所述辅助区112,所述节流元件14也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且所述分液管15与所述节流元件14纵向上依次设置。即如图3所示,相对于所述分液管15和集气管16,所述节流元件14间隔布置在靠近风机13的位置,从而有效减小堆积在所述辅助区112中位于所述蒸发器12侧方的器件数量,进而减小所述辅助区112在横向上的宽度,减小整机尺寸。通过合理布置所述外壳11中的以上各个器件,在不减小蒸发器12换热面积的情况下减小室内机10的整机尺寸,从而达到在实现小型化的过程中保障换热能效,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分液管15与所述节流元件14在纵向上依次设置,是指所述节流元件14与所述分液管15和集气管16不是在横向上堆积。因此,当蒸发器12在纵向上的宽度足够大时,所述节流元件14和所述分液管15仍然也可以同时位于所述蒸发器12的侧方,此方案也属于上述方案所述范围。

但是一般情况下,所述辅助区112中位于所述蒸发器12侧方的区域不足以同时放置分液管15、集气管16和节流元件14,且所述分液管15与所述节流元件14在纵向上依次设置,所以可以将所述节流元件14放置到所述辅助区112中与所述风机13对应的位置。或者,在所述风机13与所述蒸发器12之间设有隔板或其他部件时,所述节流元件14也可以放置到所述辅助区112中位于所述风机13与所述蒸发器12之间的区域。以上这些方案均属于前述将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放置于所述辅助区112中与所述蒸发器12对应的位置,所述节流元件14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且所述分液管15与所述节流元件14在纵向上依次设置的范围。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辅助区112在纵向上分为第一区1121和第二区1122,所述第一区1121为位于所述蒸发器12侧方的区域,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均位于所述第一区1121,所述节流元件14位于所述第二区1122。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室内机10还包括侧板17,所述侧板17盖设在所述蒸发器12和所述风机13的侧方,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均位于所述侧板17和所述蒸发器12之间,如图4所示,所述侧板17上与所述节流元件14对应的部分向内侧凹陷,形成安装区171,所述节流元件14安装在所述安装区171。

所述侧板17将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保护在内侧,而所述节流元件14则外置在所述侧板17外,方便对所述节流元件14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辅助区112分为所述第一区1121和所述第二区1122时,所述安装区171则位于所述第二区1122。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室内机10还包括第一辅助管151和第二辅助管161,所述侧板17上与所述分液管15和所述集气管16对应的位置设有走管孔172,所述第一辅助管151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172与所述分液管15连通,所述第一辅助管151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元件14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161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管孔172与所述集气管16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16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侧板17的外侧。从而实现所述节流元件14与所述分液管15之间的连通。

制冷剂经过所述节流元件14节流后通过所述第一辅助管151到达所述分液管15,通过所述分液管15进入所述蒸发器12,进行换热后从所述集气管16输出。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11包括后壳18,所述后壳18沿横向设置,所述后壳18位于所述风机13远离所述蒸发器12的一侧,所述后壳18上与所述辅助区112对应的位置设有穿管孔181,用于供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161与室外机的管路穿过,以及供连通所述节流元件14与所述室外机的管路穿过。

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经过所述集气管16后到达所述第二辅助管161,然后经过管路进入室外机,而所述穿管孔181则供连通所述第二辅助管和室外机的管路穿过,所述节流元件14与室外机之间连通的管路也从所述穿管孔181通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的侧方设有侧盖(图中未示出),所述节流元件14和所述侧板17位于所述侧盖的内侧,所述侧盖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连接,或所述侧盖与所述侧板17可拆卸连接。

在需要维修时,可以将所述侧盖拆下,然后对所述节流元件14进行检修。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元件14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中与所述风机13对应的位置,即位于所述辅助区112中在所述风机13侧方的区域。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上与所述风机13对应的位置设有回风口101,所述回风口101横向延伸至所述节流元件14的上方,所述回风口处设有格栅1011,所述格栅1011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连接。

从而当需要检修所述节流元件14时,可以直接将所述格栅1011拆下,维修操作更加便利。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元件14包括保护壳和电子膨胀阀本体,所述电子膨胀阀本体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从而所述电子膨胀阀本体产生的凝露被收集在所述保护壳中,而所述保护壳上可以设置导水通路,将聚集的凝露排出。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风机13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机13在横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风机13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12形成的换热腔连通,所述外壳11还包括接水盘19,所述接水盘19位于所述蒸发器12的下方。所述蒸发器12和所述分液管15上产生的凝露则掉入所述接水盘19中。

进一步地,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室内机10。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室内机10,在实现整机小型化的过程中不减小蒸发器12的换热面积,从而保障换热能效,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